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建筑的本质意义是居住和使用:建筑具有反映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顾奇伟 《新建筑》1999,(1):63-63
建筑文化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深厚也非常沉重的课题。刚好昨天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闭幕,我并非球迷,但几乎夜间的两场比赛都看了。除了观赏当代一个体育单项的世界水平外,更多的想从中得到启迪和心灵的碰撞,因为其中参赛的任何一国的球队,包括第一轮被淘汰的球队都比中国足球队要强。所谓知耻者才谓勇。作为一个建筑师、规划师,面对中国建筑传统历史的辉煌和现代中国建筑创作整体上落后于世界水平,目睹建筑领域中的一些怪现象,似乎同中国足球也差不多。齐康教授在主题报告中讲到建筑设计领域中的急躁和浮躁。在改革开放初,为赶快改…  相似文献   

3.
从评论与批评的概念比较分析的角度,说明建筑评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评论的目的不只在于评价,更在于论述和探讨,尤其要具有科学的批评意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深入分析重复性、“山寨现象”建筑,揭示其了历史、城市规划缺陷、以利润为导向建设等根源与因素。提出解决方案:采用区域主义,尊重传统,融入传统元素;强调再利用现有建筑的重要性;笔者呼吁多关注城市历史背景和环境,创建与传统和谐的建筑。其核心思想在呼吁建筑师停止重复建设,推崇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未来,重视历史和文化,实现中国批判性地域主义。同时文章表达了对中国建筑设计未来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7.
8.
徐清泉 《时代建筑》1994,33(4):8-10
文化人类学是解读建筑艺术文化本质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理解建筑艺术的文化本质恰恰也是文化人类学从宏观理论构建走向微观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中,建筑艺术提供给人们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  相似文献   

9.
北京首届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的开幕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阵痛的一种折射.这一届建筑双年展几乎拉开了掩盖中国当代建筑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帘幕,而不仅仅涉及当代展览体制和建筑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筑初步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琦 《山西建筑》2009,35(3):209-209
对《建筑初步》课程在建筑学设计教育中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建筑初步学习的目的意义、建筑学教学模式以及如何科学地制定计划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建筑学教育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介华 《华中建筑》1997,15(1):20-31
该文就“建筑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有所阐述,诸如:文化研究阈在向全方位拓展;时间观及科学认识论的变革;文化价值的评判应基于“有”—“无”统一观;对于“城市”应重新理解;全面理解建筑的“创新”。作者认为,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建设,应着力于提倡高雅建筑文化,引导大众建筑文化向健康道路发展;应当看到,我国文化战略中的主要优势就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建筑与文化”研究的主要专题。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各种建筑教育理念对中国建筑教育影响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从中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建筑教育对其艺术、人文精神建构的角度,思考在以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为核心的要求下改革“鲍扎”式的教育体系的辨证意义,并指出在当代适应现代建筑教育方式的同时,以传统建筑教育为基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丁卫 《重庆建筑》2012,11(5):54-55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事关国际民生,因而必须树立诚信意识,在建筑工作实践中一丝不苟,不出差错,力争避免一切质量问题,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本文探讨了建筑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诚信文化的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说“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潮 《华中建筑》1997,15(3):29-31
文章以大量考据材料对多年相沿的中国“建筑”一词源于日本之说作辨正,提出中国“建筑”一词原原本本出自中国,并进而对中国“建筑”一词之本义作了阐释,非“Architecture”可等同也。追究“建筑”一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尹国均 《重庆建筑》2014,(10):63-63
其实中国建筑出了问题,这也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时代和民族文化出了问题。高科技、前卫、夸张、解构、冷冰冰、酷,尤其崇尚"奢侈",大众传媒时代的机械化复制、快餐文化、商业化、话语权、文化霸权……近20年来,出现大量外国建筑师设计的很多"像穿了时装表演的衣服来上班"的建筑物:北京国家大剧院、奥运主场馆、中央电视台大楼……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德启 《华中建筑》1999,17(1):149-151,153
1先提两个问题跨入新世纪、面临新形势,建筑师会不会"下岗"?我们学院是"世锦赛"上的"巴西队"还是"法国队"?现在我们培养的学生,一个口径,一种模式;毕业出去与千军万马同抢一块"蛋糕"。90年代初,泡沫经济在建筑市场上造成了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别墅热、商住楼热,于是建筑学"皇帝女儿不愁嫁",那几年学生的方案都可以去卖钱,供不应求。我们建筑教育培养的人的基本模式是:规划局批一块地,然后出方案、(甚至不调研,不看现场也可以,)平立剖效果图,再就是顶多搞到扩初。我们国家城市"摊大饼"式的建设能无限制吗?去年国家就冻…  相似文献   

17.
1.目前,很多企业都在试行股份制,我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同样可以采用这种经营形式。因为,社会主义试行股份制与在资本主义初期发展起来的股份制有一个重要区别,即它的重点在了解决明确产权,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这样一些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聚集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8.
中川理  董黎 《华中建筑》1993,11(2):68-73,66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建筑和建筑师已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充分利用高新技手术成果是日本建筑发展的主流,同时伴随而行的还有两种值得注意的建筑文化现象。其一是重视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地采用多种措施保存原有的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特征,这些措施可归纳成下列三种方式:①从全国各地移建反映某一时代特征的典型作品,并集中在一特定地段陈列布置,如东京的“民家园”、名古屋的“明治街”等;②在城区保留某一历史风貌的特色街区,如东京的“浅草街”、京都的“哲学道”、“产宁坂”等;③在具有重大文物保存价值的城区之外,另辟地段集中建造与该城区传统风格差异过大的新建筑,以避免破坏该城区的整体特征,如京都的“北山建筑街”。前两种方式属常见手法,而第三种目前还只是新的尝试和探索。其二是建筑的名人化倾向日益突出,在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中都出现了无视建筑实用功能的纯思想性或纯探索性作品,建筑规模较小,但知名度颇高。由于各种建筑杂志和其他新闻媒界的广泛宣传,这种所谓的“无用途空间”形式成为建筑界的一种时尚,其理论和作品在我国的青年建筑师和学生中也有较大的影响。京都北山建筑街是日本保存城市历史文脉的新尝试和建筑的名人化倾向相结合的典型实例,日本各重要的建筑杂志都分别作了介绍和报道。本文是从文化的角度评述京都北山建筑街,读后颇有启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大莉 《新建筑》1997,(2):65-65
对建筑的一点思考刘大莉读了贵刊1996年第3期《北京青年建筑师畅谈建筑文化》一文有些感想。的确,今天年轻建筑师很幸运碰到当代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有干不完的工程项目。但当今社会上新建的建筑又令人感到不安,包括建筑师在内,人们对许多新建工程不满意。甚...  相似文献   

20.
建筑历史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大威 《新建筑》1994,(4):56-58
根据现阶段建筑学科的特点和作者的教学体会,系统地探讨了建筑历史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