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国建筑历史、建筑文化角度,通过对“窑”字与“窑洞”建筑的再发现、再认识、再探析,并结合实例解读了“窑”字与“窑洞”建筑所蕴涵的中国建筑历史文化,以便使中国古建筑唤回它应有的历史、文化和灵魂。  相似文献   

2.
"巢"字与"巢居"建筑所蕴涵的建筑历史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雷  邢燕 《四川建筑》2007,27(5):46-48
从中国建筑历史、建筑文化角度,通过对"巢"字与"巢居"建筑的再发现、再认识、再分析和再思考,并结合实例解读了"巢"字与"巢居"建筑所蕴涵的中国建筑历史文化,以便使"正在消失的巢居"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要福州马厂街区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受西方影响,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征。这些建筑蕴含着福州的历史与社会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印记。对现有历史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是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延续的需要。针对福州马厂街区的现状分析其建筑特征,思考当下马厂街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方法,以此试图探索一条适合马厂街区发展的建筑历史文化传承思路,为当下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焦雷  郑青松 《中外建筑》2007,(10):50-54
本文从河南叶县县衙群体空间布局、楹联文化、屋顶文化、风水文化等角度,通过对叶县县衙的再认识、再分析,解读了叶县县衙所蕴涵的建筑历史文化,提出了建筑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文化的观点,以便使"正在消失的中国县衙"所蕴涵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从罗东舒祠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观的建筑规模等角度,通过对罗东舒祠的再认识、再分析,解读了这座明代徽州古祠堂所蕴含的建筑历史文化,以及这种祠堂文化对古祠堂建筑风格的影响,以便使徽州传统祠堂建筑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从"县"字及河南内乡县衙群体空间布局、风水选址、"戒石牌坊"文化、对联文化等角度,通过对内乡县衙的再认识、再分析,解读了内乡县衙所蕴涵的建筑历史文化,提出了建筑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文化的观点,以便使"正在消失的中国县衙"所蕴涵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黎懿贤 《城市建筑》2023,(10):50-53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貌,保留着不同的空间特征。如何推进片区整体建筑风貌改造,以及对片区建筑进行置入、保护及修缮,是街区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难题。在符合城乡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的城市设计背景下,文章探究了将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与改造过程中的必要性,提出把握片区建筑设计的整体方向的城市设计理念,并针对不同风貌的建筑提出不同的设计与改造路径:新建建筑置入、建筑单体改造、建筑群落整合、建筑功能置换。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淑红 《华中建筑》2004,22(B07):161-163
澳门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单元,它因葡萄牙人的长期居留而与中国其他城市不同,长期以来,近代建筑作为澳门独特历史文化的一个方面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对这些既有研究作了回顾,梳理研究进程,对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并基于对澳门历史的认识与领悟,提出关于澳门近代建筑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整个人类文化不是唯一模式,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不同。但是,由于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在建筑文化中也呈现着多元化的特点。许多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和地区,已不满足于现代建筑的单一文化模式,而纷纷提出对本国、本地区文化的再认识。本文介绍了日本在发展现代化建筑的同时,如何实现不失其文化特点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关街区是研究明清中原商贸文化的最佳研究对象。该文通过追溯亳州北关历史街区商业的历史发展,总结北关老街文化特色,从而探究会馆形成的原因及分类,并通过会馆建筑平面形态、院落布局总结归纳会馆建筑的空间特征,以期对北关历史街区发展做基础研究,实现保护与再利用。  相似文献   

11.
建筑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长久以来以其特有的形式见证着社会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旧建筑有别于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物建筑或是历史建筑,是一些边缘化的,普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岁月积淀或经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般性建筑。旧建筑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通过对几个具体的西班牙旧建筑再利用实例的介绍,论述西班牙人在旧建筑再利用问题上的一些真知灼见。旧建筑的再利用重点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价值评估,区分并利用旧建筑中有价值的那部分因素,化腐朽为神奇,寓传统于现代,以现代手法发扬传统精神,将历史的记忆融入新世纪建筑中,重拾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12.
研究建筑文化就得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山东大地:历史文化积淀丰富而久远,其建筑文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文化对它起着主导作用,后又受到大运河的开通而带来的南.北文化和德日的侵略带进外来文化的冲击,另外,东夷文化代表地—莒县地区有很多建筑意蕴等待挖掘和利用。认识.总结建筑文化的外在特征,追究其深层根源,破译它们的文化内涵,采用多种方式弘扬本土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城市,延续固有的建筑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文化的角度,通过对建筑文化中数字蕴涵的意义的再分析、再认识和再思考,并结合实例解读了建筑文化中的数字在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坛庙建筑、古塔及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中的新旧关联,以"一颗印"民居为实地调研对象,测绘了三种具有不同功能的房屋,从平面组织布局、立面及屋顶形式、内部空间改造、陈设及材料装饰等方面对新旧关联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非文物类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方法和对策,使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历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得到重生,也为其他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居住类历史建筑量大面广,研究其再利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对其再利用过程中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探讨,并总结出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项目运营方面的经验,从而使得历史文化与经济取得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建筑历史、自然景观、中国传统文化等角度,在建筑实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景观空间的再认识、再思考,提出了建筑设计中营造自然景观空间的手法,为21世纪的建筑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从亭建筑功能演变、文化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亭"字蕴含的建筑文化内涵,以及不同时代亭建筑形式功能的再挖掘、再认识、再探索,探究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琼 《中州建设》2007,(9):33-33
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东方建筑文化是世界建筑文化的瑰宝.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社会对历史建筑文化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化;相关部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加大了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优秀近代建筑进行保护的力度。但由于过去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在国内一些地区出现因为保护方法和措施不当而造成的对历史建筑“保护性的破坏”。认知是保护的前提,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文分别从文化遗产本体和人类文化活动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再将两个观察的视角叠合,把历史建筑和其作用对象进行关联思考,力图剖析其文化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体验者个体或群体上生成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相关书籍的选读,特别是周卫教授的博士论文《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及模式研究》一书中的“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和阮仪三教授的基础理论,我对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观点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即从过程延续的角度来保护历史建筑。原真性关联和解释性关联是新旧空间的两种关联类型,国外建筑师基于新旧空间的关联特性做出不同倾向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我国在这个领域才刚刚起步,需要理论的跟进并重新审视历史建筑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