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剑云 《新建筑》1997,(1):49-50
设计方法论是现代建筑理论中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六七十年代是形成与发展的初期,本文试对设计方法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作一简要回顾与介绍。  相似文献   

2.
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奇迹。在短短的17年中,(其间还经历了抗战的坎坷,)学社开创了中国营造学科,明确地提出了学科研究对象、目标,概括了方法论,并且身体力行,为学科积累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一笔亟待我们认真继承的宝贵文化遗产。在纪念学社成立80周年的时候,首先需要对这份遗产作一个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项目管理在古代主要表现在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设,因此可以说,建筑工程的实施是项目管理的一个主要发源地。现代项目管理及由此形成新兴的项目管理学科源于上世纪50年代。此后,项目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在国际上形成两大研究理论体系,即:以欧洲为首的体系——国际  相似文献   

4.
福州大学新校区环境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借鉴近现代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以中国山水园林手法为骨架,以现代校园文化活动为问题切入点进行一次现代校园环境规划尝试。福州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围绕着山体保护改造利用、现状池塘、湿地、溪流等水系的整理、大片的自然林地恢复等方面反复推敲,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水校园环境,以中国自然山水意境来创建和谐校园:设计同时考虑到校园交通、教学及校园文化活动等的需求,形成了培育高尚人文气息的物质空间。  相似文献   

5.
项目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目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变化的哲学观、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组织理论。它们是认识和理解项目管理学科的基本线索,项目管理学科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正是随着这些理论基础的日趋完善和日益受到广泛认可而日趋扩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仿生学的应用逐渐扩展到城市规划领域,为探究仿生学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演变历史,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城市规划与仿生学发展的时间脉络关系和两学科的耦合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形态模仿建城期、近代仿生命体美化期、现代仿“双生”(生物体结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期。对每个阶段城市规划、仿生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两学科交织产生的理论、成果进行介绍,发现仿生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从最早对模本形态的模仿转变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模仿。根据当前研究热点,对未来的应用方向做了简要预测,以厘清城市规划与仿生学的学科发展关系,为促进两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4)
我国现代美术理论的学科建设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通览我国现代美术理论探索的总体情况,学科化建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与相关学科比较,在某些方面上还表现出比较松散的缺点,而且方法相对简单;在研究过程中,还有更多依赖其他领域研究成果的形式,很难建立自身的学科特征与优点。这些情况都说明我国美术理论的学科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章通过历史回顾,研究并分析了我国现代美术理论的学科概念与学科建设等问题。我国美术学科建设的道路既艰辛又长远,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8.
浅谈“消防工程”学科的设置与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浅谈“消防工程”学科的设置与分类公安部消防局博士肖学锋人类对于火灾的认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对火灾的规律及对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各国科学家们在消防领域...  相似文献   

9.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期形成较完整的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全面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爆破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时间上不容易划分清楚。但是,随着起爆器材、炸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爆破测量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爆破理论的研究也经历几种不同的发展阶段,即早期发展阶段、爆破理论的确定和发展阶段、现代爆破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风景园林法制是从学科属性出发,探讨与风景园林 实践行为和现象相关的法律制度目标、原理、机制、体系等 议题的一种学理界定,是中国法制建设实践与理论的“横切 片”。法律制度在引导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规制规划、设计、 建设行为方面具有基础性地位。提出风景园林法制的立法综合 性、环境部门法两大学理特征,解析中国风景园林法制进程及 存在的典型问题,从目标和制度层面提出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 风景园林法制方向,提出制度意识与制度分析在风景园林教学 中的重要性,从法理学、法哲学、法律体系、具体法律制度层 面提出风景园林法制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2.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由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刘玉杰 《中国园林》2002,18(1):19-22
约翰@O@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是现代景观设计学的经典之作.书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结合西蒙兹的理论和方法,阐述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我国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申丽萍  张凯  李勇 《新建筑》2001,(5):30-33
将景观建筑学的理论用于实践,通过“温州市市府大道景观设计”投标,对当代景观设计的自然序列、结构序列和尺度序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费凡  岳邦瑞  聂静 《中国园林》2024,40(4):77-81
生态美学是一门面向生态危机、致力审美体验与环 境健康共赢的规范性学说,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如何借由景观感知研究助推生态美学观的传播,引导公 众审美意识转向自然关怀与伦理正义,是风景园林学科关注 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旨在借由理论综述与案例分析探讨以 景观感知为中介的生态美学践行途径。具体包括:1)在概念 框架层面,讨论了景观感知、生态美学观及风景园林实践的 关系;2)在价值规范层面,构建了践行生态美学的目标体系, 包含“安全氛围的暗示”“关怀意图的显露”“地方文脉的 反映”“生态规律的阐释”及“生态伦理的激发”5个关键维 度;3)在实践应用层面,凝练了围绕目标体系的一系列风景 园林营造策略。通过系统认识美学规范与景观实践间的作用关 系,以期为基于人本感知的、面向当代美学诉求的风景园林研 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知行合一,转识为智"为理念的中外园林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合一,转识为智"毋庸置疑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用于当今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是社会实践发展和专业教育不同阶段发展的需求。同济大学的中外园林史课程,以"知行合一,转识为智"为教学理念,把学习历史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增加了园林史教学的趣味性,丰富了园林历史的教学内容,提升了园林史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比特摩尔庄园是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的2个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作品之一。系统分析了庄园营造的专业理论、实践及社会背景、建筑与山水格局特征、道路系统及植物景观特色,以及项目中首次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极具代表性的"自维持"森林经营理念。研究认为:在本案例中,风景园林在面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等多因素影响的景观规划实践中,可以成功统领各相关专业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多重价值的、"自维持"森林经营理念在遍及美国国土的实践中证实了当初的前瞻性考量。该案例不仅影响和决定120多年来美国风景园林、森林经营等专业实践的内涵和走向,也将对中国的城乡生态环境修复与保育实践、生态智慧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许芗斌  杜春兰  李莉  夏晖 《风景园林》2017,24(9):118-122
古典园林测绘实习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调研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作为历史理论、规划设计、测量与制图等课程的实践延伸,另一方面也是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的基础。重庆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古典园林测绘课程在延续传统测绘实习课程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其特色主要在于通过"测绘—研究"全程化模式的建立,拓展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李莎  崔旭辉  陈镜雅  匡纬  杨鑫 《中国园林》2023,39(11):132-138
关于国际风景园林领袖对行业的时代引领贡献有待深入研究。希尔维娅·克罗女爵是20世纪“二战”后英国国土风景再塑的先锋领袖,以大量理论书籍、实践作品、国际影响力对风景园林行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分析希尔维娅·克罗女爵的职业履历,讨论“二战”刚结束时,英国风景园林职业在未被社会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希尔维娅以先锋思想为刃,划开时代的重重局限,以整合国土风景为核心的本质认知,奠定了英国林地风景管理原则,提出了应对工业扩张的风景园林方案,开启了英国景观规划与景观视觉影响评估新篇章,并以“技术实践-学术理论-景观政治”领导力模型引领国内外同行,开辟英国现代风景园林引领国土风景再塑的航道。  相似文献   

19.
本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为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机遇,但也对风景园林学科学性、学科性与知识生产提出了诘问。从学科困境、人才培养困境、执业注册制度困境3个维度反思风景园林学的问题与瓶颈。提出加快建立风景园林师执业注册制度、深入建构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以科学哲学理论解析风景园林学理论内核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课程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和框架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科新一轮课程体系调整背景下探讨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以"例释"为特色构建"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级目标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时空认知,形成对中国传统园林历史性的完整认识,探索园林历史学习对于当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意义,理解和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实现"知"与"行"的结合,"识"与"智"的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