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钱塘江河口治理与河口健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浪潮汹涌,河床宽浅,海域外来沙丰富,泥沙易冲易淤,主槽摆动频繁,河床冲淤幅度很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分析了流域建库和治江缩窄后钱塘江河口水沙和河床等河口自然属性的变化,以及因河口自然属性变化带来的河口社会属性如防洪御潮、水资源、岸线资源、航运资源、涌潮景观、古海塘、滩涂资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理后钱塘江河口的健康程度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3.
钱塘江河口为游荡性强涌潮河口,历史上曾用"以宽治猛",致使主流频繁摆动、河床冲淤变幅极大,相应潮汐变幅也很大,许多河口资源不能利用。建国后,一方面对古老的明清海塘进行加固维修,提高防洪标准;另一方面进行了治江缩窄工程,固定了90 km长的摆动河道,改善了两岸平原的排涝、通航、水资源利用条件,同时保护了涌潮景观和明清古海塘风貌,至2010年获得了12.6万hm2(189万亩)土地。据经济效益评估,海塘维修工程的效益费用比为11.3~4.3,土地的效益费用比为11.4~15.4,表明钱塘江河口治理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钱塘江自萧山市闻家堰至海盐县澉浦一段长101km 为河口段,该段两岸海涂资源丰富,围涂活动频繁,到1988年底止,已围海涂88万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已围海涂、两岸杭嘉湖、萧绍平原挡潮、灌溉、排涝、航运的需要,河口沿岸陆续兴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水闸。在该段河口建闸面临许多不利因素:潮差大、动力强、地基为粉砂土,防渗和抗冲性能极差,基础易被淘刷。本文对这些水闸在结构设计、地基处理、基础型式的选择、防渗抗冲处理、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技术上的问题,作一些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河口含沙量遥感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是钱塘江河口河床演变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借助卫星遥感新技术,建立了适合于钱塘江河口水域的含沙量遥感定量模式,经计算、处理、转化卫星数据成悬沙分布状况图,为定量分析钱塘江河口的悬沙特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钱塘江河口综合规划的编制是提高这一地区防洪御潮能力、开发利用保护和合理配置河口资源、确保周边地区重要工程正常运行、进一步规范和协调管理的需要。规划方案比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便于方案的比较和推荐。指标体系和科学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成果相结合,体现专家的参与意见,使得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王磊 《中国水利》2007,(5):I0002-I0002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如果您观赏过钱塘江大潮,那么一定会觉得刘禹锡的这曲千古绝唱并不夸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以涌潮闻名的钱塘江河口,动力强劲,破坏力极大,本文回顾了钱塘江河历代治理情况,重点记述了建国以来治理工作的进展,并分析了治理工程措施以及钱塘江治理后变化。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河口盐水入侵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七堡、闸口站多年实测潮汐资料,分析了钱塘江河口段潮汐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由于受大面积围涂和上游来水条件等的综合影响,河口潮汐呈明显增强态势,表现为潮汐次数增加、低潮位降低、高潮位抬高、涨潮历时缩短、江水含氯度增大。建议重视围涂治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治江缩窄后钱塘江河口泥沙淤积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炯  曹颖 《泥沙研究》2006,(1):17-24
通过分析长期连续水下地形,发现上世纪60年代末治江缩窄以来,四十多年间钱塘江河口段净淤泥沙26.73亿m3,淤积还在继续向口外海滨段(杭州湾)发展。泥沙淤积自上而下推进,主要发生在连续枯水年的初期,累积冲淤曲线呈阶梯状。分析认为,潮汐河口为了应对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的径流改变,通过长周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进行自动调整,达到冲淤平衡。钱塘江河口围涂缩窄后出现的累积性淤积,与改变了河口进行自动调整作用的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3.
钱塘江河口治理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涌潮闻名的钱塘江河口,动力强劲,破坏力极大.回顾钱塘江河口历代治理情况,重点记述1949 年以来治理工作的进展,论述60 年代提出的钱塘江河口治理规划的指导思想,即缩窄江道,减少进潮量,增大山潮水比值的整治原则.总结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治江围涂经验,特别是“以围代坝”和丁坝坝头保护等工程措施.分析钱塘江河口大规模治江围涂后对钱塘江河口潮汐、洪水位、河床以及杭州湾北岸深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维动床数学模型,对钱塘江河口段不同江道等因素影响下的洪水冲刷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洪水的冲刷效果与江道起始容积、洪峰流量、下游潮汐大小、洪潮遭遇等因素有关。江道起始容积越大,冲刷效率越低;洪峰流量越大,则冲刷效率越高;洪潮遭遇改变了冲刷的过程,但在24 h内不论如何遭遇,冲刷总量基本接近。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钱塘江河口段汛前江道调控确保防洪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钱塘江河口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稳定,科学推进治理工作,分析探讨了钱塘江河口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大规模实施"全线缩窄"治理方案以来,河口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洪水、潮汐作用进一步增强;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利用程度加大,跨流域配水量增加,水环境污染加剧;主槽摆动趋于平缓,河床冲淤幅度减小,河势趋于稳定;滩涂湿地资源总量减少,生态服务功能受到限制;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有下降趋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推进水环境治理、科学围垦和淤垦平衡、统一推进河口生态规划建设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钱塘江河口广泛分布的浅层粉土,经水力吹填后进行不同频率下的动力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土的轴应变随时间的发展是非线性的;随着频率的增大,粉土的动应力适当提高,试样达到破坏所需的振动次数也增多;动荷载的作用可使孔压的发展在最初的振次内急剧上升到最终孔压的50%~60%。  相似文献   

17.
钱塘江河口由于下游围涂缩窄,在遭遇连续枯水年时发生淤积,且淤积部位较以往下移。应用一维动床数值模型,验证了尖山围涂前后2次洪水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种典型地形,计算分析了淤积下移对钱塘江河口杭州段洪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口淤积下移后,在不利江道条件下,闸口、七堡洪水位分别抬高了0.18m和0.24m。  相似文献   

18.
钱塘江河口潮波变化过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2000年9月,组织实施了钱塘江河口潮涌同步观测,获得潮波变形过程的完整资料。潮波穿过杭州湾,潮差大幅增加,自湾顶澉浦开始,河床溯源抬升,在浅水效应影响下,潮波变形加剧,进而形成涌潮。形成以后,因涌潮后潮波仍处涨潮状态,指向上游的特征线聚集,涌潮高度与当地潮差的比值继续增大。涌潮逐渐成为整个涨潮波面。随后,因涌潮后潮波已进入落潮阶段,特征线分散,涌潮渐弱,潮位曲线出现双峰,且延伸相当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