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光源用钼窄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晋湘  王凌芝 《稀有金属》1996,20(6):433-437
通过与钼箔加工工艺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钼窄带的加工工艺流程。通过工艺实验,确定了钼窄带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其中包括开坯温度、开坯加工率、冷轧加工率及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冷轧产品易出现的黑斑缺陷问题,重点从退火工艺方面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和机理,通过控制不同温度阶段的氢气吹扫工艺和退火温度制度,较好消除了黑斑缺陷,对提高冷轧退火卷钢板表面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连续退火、镀锌和合金化模拟机制取了不同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条件下Galvalume钢板的退火试样,通过SEM、EDS、XRD等试验方法,进行了退火工艺对于Galvalume钢板镀层表面结构影响研究,阐明了表面相结构和w(Fe)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的增加,Galvalume镀层表面α相和α+β共...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制定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利用CAS300-Ⅱ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钛合金化HC700/980CP冷轧复相钢钢带的退火工艺,进行了复相钢连续退火工艺模拟,试验了带速、均热温度、快冷终冷温度对钢带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确定了HC700/980CP复相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采用OM、SEM检测手段以及利用扩孔实验方法,研究了退火工艺对780 MPa级微合金化双相钢扩孔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退火工艺的制定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800℃、缓冷温度690℃、快冷温度300℃和过时效温度290℃的条件下,实验钢的扩孔率为29.4%;快冷温度、加热温度、过时效温度和缓冷温度对扩孔率的影响依...  相似文献   

6.
热镀锌退火过程对热镀锌板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制定合理的退火温度制度,并精确控制板温,成为实现热镀锌板精准退火过程的核心问题.分析了退火工艺对热镀锌板性能的影响,针对现有退火工艺制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退火工艺制定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热镀锌板退火工艺的持续优化.同时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基于模型的热镀锌退火过程板温控制策略,针对热镀锌退火过程特点,提出了具有高适用性的数据与物理模型相混合的热镀锌退火过程温度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热镀锌板的精准热处理.  相似文献   

7.
孔繁鑫  张鑫 《鞍钢技术》2005,(2):35-36,42
针对本钢冷轧厂05CuPCrNi冷轧耐蚀钢退火后性能不均、板形不良等问题,通过实验室实验及生产试验,对退火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了退火温度、加热及保温时间,使生产出的带钢性能均匀、板形良好.  相似文献   

8.
阎江玲  韩际清 《山西冶金》2002,(1):31-33,52
介绍了电热罩式退火炉上采用SR-53型微机控温仪,自动控制硅钢退火工艺温度的过程及其在完善工艺制度,提高硅钢退火性能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界面结合强度是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指标,为了探讨"三步法"轧制复合工艺,本文从表面处理、轧制温度、轧制变形率、轧制速度以及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方面,综述了轧制复合工艺因素对复合板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这对双金属复合轧制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B280VK是一种汽车结构用钢。在开发过程中首先对工艺流程、力学性能、成分选择进行了设计,通过试验模拟热轧工艺参数和罩式退火炉退火温度,并在生产线上对退火温度进行优化,最终确认了B280VK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化学成分、挤压温度、挤压比、退火温度对TC2钛合金管材挤压成形、组织性能的影响。掌握了该合金热加工变形的特点,确定了合理的工艺路线及参数,研制的产品组织性能、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优良,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循环预拉伸应变-高温退火制备Al-Cu-Li合金单晶,同时探讨循环预拉伸应变-高温退火过程中预拉伸应变量、循环应变退火次数、应变退火温度对Al-Cu-Li合金晶粒长大的影响以及晶粒长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循环预拉伸应变退火可以使得合金晶粒异常长大,并且成功制备出厘米级别的宏观粗大晶粒,其长大机理主要为应...  相似文献   

13.
Zr-Sn-Nb-Fe合金加工过程中再结晶退火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Zr-1.0Sn-1.0Nb-Fe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挤压管坯、一次冷轧管坯及二次冷轧管坯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并采用偏光显微镜对每道次退火后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挤压温度以及不同退火制度对Zr-Sn-Nb-Fe合金再结晶退火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加工态下,600℃的挤压管坯在640℃/2 h退火发生再结晶程度大于640℃的挤压管坯,再结晶温度随挤压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在600℃的退火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对锆合金再结晶程度影响不大;对挤压管坯、一次冷轧管坯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00℃/2 h,二次冷轧管坯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80℃/2 h或590℃/2 h。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低合金高强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在连续退火条件下对HC300LA钢进行了模拟试验和工业试验。采用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模拟连退生产工艺,研究了退火温度对低合金高强钢HC300LA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强度要求的试验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分别研究了不同均热时间、快冷冷速条件下低合金高强钢HC300LA的力学性能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度下降,断后伸长率有所提高;随着均热时间的延长,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随着快冷冷速的增加,低合金高强钢的强度增加,断后伸长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GH4169合金带材国产化制备工艺不成熟导致的组织及性能控制不稳定问题,对厚度为0.4 mm的GH4169合金带材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讨论了不同退火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对带材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带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存在显著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合金带材晶粒尺寸增大,同时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呈下降趋势,而伸长率呈升高趋势;适当缩短保温时间可以使晶粒尺寸均匀,并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与此同时,合金力学性能表现出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增大,同时伸长率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组织及性能,0.4 mm的GH4169合金带材最佳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1 050℃、保温时间1.5 min,在该工艺下带材的晶粒度为8.5级,抗拉强度为870.5 MPa,屈服强度为389.5 MPa,伸长率为51.5%,维氏硬度为204HV1。  相似文献   

16.
Al-Mg-Si-Cu合金均匀化退火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Al-Mg-Si-Cu合金的均匀化退火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找到了枝晶偏析完全消除、非平衡相熔解、过饱和的过渡元素相沉淀及溶质的浓度完全均匀化且力学性能较佳的均匀化退火工艺。  相似文献   

17.
影响IF钢合金化热镀锌钢板成型性和抗粉化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再结晶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合金化板温、锌液铝含量等工艺参数对IF钢合金化热镀锌钢板成型性和合金化镀层抗粉化性的影响。经试验室研究,运用统计技术,找到了上述工艺参数的优化值,并在武钢热镀锌机组上得以证实。生产出的IF钢合金化热镀锌钢板满足汽车较复杂件在成型性、抗粉化性、焊接性、耐蚀性和涂漆性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3003+1.5%Zn合金铝板带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进录  钱蓉  杨鹏  陈晓云 《云南冶金》2011,40(5):54-56,59
结合3003+1.5%Zn合金生产实践,着重研究了通过铸轧供坯,冷轧生产厚度为0.10mm空调铝箔,不同的工艺流程和退火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变冷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研究了加工变形量、Q值(相对减壁量和相对减径量的比值)对TC16(Ti-2Al-2.5Zr)钛合金管材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管材拉伸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i-2Al-2.5Zr合金管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当冷轧变形量在25%时可获得较佳的强塑性匹配;当轧制Q值在1.2~2.0变化时,管材强度、塑形均随Q增大而提高,可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管材。此外,研究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管材强度、塑性及屈强比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and formability parameters involved in grain size and the formation of annealing twins after plastic straining is important in the control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 is a synergistic effect of strain and temperature on the density of annealing twins. Formability of brass alloy sheets was studied after annealing of 65% cold worked (CW)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300–600°C). Tensile, deep drawing and Erichse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to evaluate formability of alloy.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size of twins is investigated. It was shown that annealing of brass alloy resulting in formation of annealing twins which at higher annealing temperature were reduced by increasing grain size. Best deep drawability would be achieved by annealing at moderate temperature 400–450°C which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fine grain and twin bands. Work hardening exponent of samples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tensile test data and correlated with stretch ability of annealed brass shee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heets annealed at 600°C possess best ductility and high average n-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