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参加ISO/TC17/SC4热处理及合金钢分委员会第51次会议的工作概况,详细介绍了GB/T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纳入ISO/TS 15510《不锈钢—化学成分》标准的主要工作过程,并总结了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ISO/TC17/SC1钢化学分析分技术委员会第22届会议于2008年10月14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召开。来自中国、瑞典、日本、韩国、法国等5个国家的25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ISO/TC17/SC1新任主席、日本的Yoshiro Takizawa先生主持,委员会秘书、13本的Motoo Yasuda先生代表ISO/TC17/SC1秘书处向大会汇报了自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ISO/TC17/SC1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6日至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ISO/TC17/SC7第29次会议,来自法国(3人)、意大利(1人)、美国(1人)、荷兰(1人)、日本(2人)、韩国(3人)和中国(4人)等7个国家1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中国代表有: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栾燕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单以银研究员和盖秀颖研究员、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王克杰教授级高工。  相似文献   

4.
0前言 2008年9月23日至9月24日,第16次ISO/TC17/SC17“盘条与钢丝”国际标准化会议在伦敦举行,我国作为ISO/TC17/SC17国际秘书处和积极成员国,主持并参加了会议。会后,中国代表参观了英国康力斯(Corus)钢铁公司,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1 会议概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钢技术委员会结构钢分技术委员会1995年会议于1995年9月27日~2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捷克、波兰、日本、韩国、卢森堡等10个国家的15位代表,我国派三人组团参加会议,这是我国自1987年组团参加会议后的再次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ISO/TC17/SC3分委员会主席、法国的R·USSEGLIO先  相似文献   

6.
1 会议概况 第三十一届ISO/TC17/SC4热处理钢和合金钢国际会议于1994年6月20日至24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德国标准化协会举行,参加会议的有13个国家43个代表,其中11个P成员,即中国(2人)、阿根延(1人)、捷克(3人)、法同(2人)、德国(12人)、日本(5人)、波兰(2人)、罗马尼亚(2人)、瑞典(2人)、英国(4人)、美国(5人);两个O成员,即:西班牙(1人)、伊朗(2人),会议由  相似文献   

7.
1ISO/TC17/SC16国际会议情况会议由1997年9月11日至12日在挪威奥斯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挪威、芬兰、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德国、日本、荷兰、奥地利和捷克,共19人。会议由SC16主席、挪威标准化协会的THAG-BERG先生...  相似文献   

8.
ISO/TC17钢技术委员会第18次会议于1994年11月9日至11日在美国雷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日本、美国、德国、瑞典、英国、法国、意大利、挪威、韩国和中国等10个国家以及ISO中央秘书处的代表共23名专家。我国派冶金部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ISO/TC17/SC17盘条与钢丝产品分委员会主席汪桢武、天津第二钢丝绳厂总工、ISO/TC17/SC17中国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罗金毅、本钢质量处副处长何振廉以及冶金部信息标准研究院国际标准室主任、ISO/TC17/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1998年8月6日至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召开了ISO/TC17/SC17中国技术顾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及联络组第十次会议,来自14个单位的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ISO/TC17/SC17副主席上海二钢有限公司张耀庭同志主持。冶金部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ISO/TC17/SC17中国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军同志首先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技术顾问委员会和联络组成员的大力支持下,在ISO/TC17/SC17秘书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盘条与钢丝产品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承担ISO/TC、SC秘书处单位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0.
1998年5月31日至6月2日,ISO/TC17/SC17第七次会议在美国克里夫兰会议中心召开。我国作为ISO/TC17/SC17秘书处和积极成员国,主持并参加了会议,并应东道主的邀请,在会后,参加了“98美国丝线博览会”、“第68届国际丝线协会年会...  相似文献   

11.
系统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金属和合金的腐蚀”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概况,包括机构构成以及主要开展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第二十九届ISO/SC12连轧钢板国际标准会议情况,阐述作者的体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深埋热电偶动态测量温度变化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建立了TC17钛合金棒材的加热模型,并对其升温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总换热系数由辐射换热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组成,可通过数学运算获得,其数值与棒材温度有关,随着棒材温度的升高,总换热系数呈增大趋势。通过对500 mm×500 mm TC17钛合金棒材的升温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获得棒材心部和1/2R处的温升曲线,经过与热电偶测得的实际温升曲线对比,两者有较高的吻合度,棒材心部和1/2R处到温时间分别为196 min和166 min。采用小尺寸试样进行β单相区加热试验,通过与大尺寸棒材β晶粒尺寸的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将循环热处理与形变相结合,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手段探究该工艺对TC17钛合金片层组织球化和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TC17钛合金在两相区进行单纯的循环热处理其片层组织球化程度有限,而经过循环热处理+压缩变形后,其魏氏组织消失,片层α相得到明显球化,但是其取向均匀性仍没发生较大变化.此外,变形中两相的再结晶速度及其强韧性导致了两相取向的差异性.α相的再结晶速度快于β相,在变形过程中,α相的各向异性首先降低;另一方面,由于α相比β相硬度高,热变形过程中,α相的变形程度小于β相,应变主要集中在与α相邻近的较软的β相,从而导致α相的取向均匀性高于β相.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真空旋转电极气雾化法(EIGA)制备激光3D打印用TC4钛合金球形粉末,利用SEM、XRD、EDS、激光粒度分析仪、霍尔流速计等分析方法对制得球形粉末的形成机制、表面微观组织、成分、相组成、粒度分布、流动性和松装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为感应功率60k W,雾化气压6.0MPa条件下,EIGA法成功制备了激光3D打印用TC4钛合金球状粉末,粉末球形度达到98%以上,含氧量(质量分数)为0.09%;合金粉末中Ti、Al、V等元素分布均匀,粉末颗粒表面物相为密排六方α'-Ti单相固溶体;制得的TC4粉末表面平整、光洁,粒度分布均匀,主要粒径在1~180μm之间,粉末流动性为24.1 s/50g,松装密度为2.699 g/cm3,松装密度比为60.93%,符合激光3D打印用TC4钛合金粉末特征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固溶处理对TC17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厚度为8.0mm的TC17合金固溶处理温度、时间、冷却方式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工艺参数、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该合金板材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钛工业进展》2019,36(6):7-12
采用球磨法将石墨烯与TC4预合金粉末混合,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在1 200℃制备了石墨烯/TC4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复合粉末混合前后的形貌和物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Gleeble-3800D热模拟试验机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压缩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干法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致密,石墨烯与TC4原位生成的TiC在晶界处析出,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的室温压缩强度和屈服强度,相对于基体分别提高了17.03%和12.5%;硬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18.2%和60%。石墨烯的加入使得TC4基体晶粒细化,同时与基体反应生成了TiC颗粒,对基体产生了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片层组织TC17钛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具有初始片层组织的TC17钛合金在780~860℃和应变速率0.001~10 s-1范围内的热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分析了该合金在两相区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其流变应力本构关系可以用双曲正弦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描述,得到TC17合金在两相区变形的平均激活能为488.86 kJ.mol-1。显微组织分析发现:TC17合金在两相区变形时组织演变的主要特征是片层组织球化;热变形参数严重影响片层组织球化过程的进行,加大变形量、降低应变速率以及提高变形温度可以提高片状组织的动态球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TC4钛合金阳极氧化及与PTFE制备的复合涂膜的耐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恒电位阳极氧化法,在H2 SO4电解液体系中影响TC4钛合金氧化多孔膜孔径尺寸、均匀性及膜厚的主要因素是H2 SO4浓度、氧化电压和温度;时间对膜孔影响较小,氧化到一定时间后膜厚不再增大;当H2 SO4浓度为0.5~0.8 mol/L、电压120~130 V、温度-5~5℃条件下,氧化120 min,膜厚约为12μm,孔径约150~400 nm,膜孔分布均匀;试验结果表明,钛合金阳极氧化-PTFE复合涂层摩擦系数约为0.22,而TC4钛合金基体摩擦系数约为0.44,比钛合金基体降低了约50%,磨损量比TC4钛合金基体降低约70%,显著提高了自润滑减摩、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