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研究了在异丙醇介质中电沉积制备^237Np核靶的方法,分析了电流、电压、电镀时间、体系中的含水量等因素对沉积率的影响,并给出了^237Np的纯化及不同厚度的核靶的制备程序,成功地将^237Np以2-700μg/cm^2沉积下来。  相似文献   

2.
王旭东  游志均  刘志辉  张华  李祯堂 《辐射防护》2005,25(4):223-226,230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237Np在黄土上的吸附比,开展了去除特定物相(包括碳酸盐、Fe/Mn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有机质)后黄土对为^237Np的吸附,以及地下水离子强度等因素对黄土吸附^237Np影响的研究,并采用连续提取程序对吸附了^237Np的黄土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37Np在黄土上的吸附较强,其吸附比为854mL/g;黄土中碳酸盐相对吸附的贡献最大,大体可据之对黄土吸附^237Np的能力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3.
237Np属于高毒组核素,吸入人体后,会产生内照射危害。基于尿样中237Np的分析测量既是常规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职业工作人员人体237Np剂量水平的关键方法,通过共沉淀预浓集,讨论了尿样中237Np的前处理过程,系统地研究了TEVA萃取色谱树脂分离纯化和电沉积过程对237Np化学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法对237Np的化学回收率可达88.5%,方法检测限为2.55×10-5 Bq/L。该分析方法满足常规监测要求,适用于大体积尿样中237Np的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测定232Th(a,2n)234。U反应截面的需求,需在2μm和8μm厚的Al衬底上制备232Th的薄靶,要求靶厚100-200μg/cm2,不均匀性小于5%。为此,本工作采用分子电镀法,研究并选择了232Th的最佳电镀条件,制备了均匀、牢固的232Th靶,并给出了该靶精确的质量厚度值,满足了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极长的半衰期、较高的环境迁移性及放射毒性,237Np成为环境放射性核素危害评价和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重点关注的核素。本文细致调研了目前环境中237Np的来源途径及其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活度浓度水平,并针对已报道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着重介绍样品的消解、快速预浓集、分离纯化及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环境中痕量237Np准确分析的难点和瓶颈,展望其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及237Np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腐殖酸对237Np在石英砂柱中迁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旭东  刘志辉  游志均  李祯堂 《辐射防护》2004,24(6):383-387,402
采用阶梯法和脉冲法分别将腐殖酸和^237Np注入石英砂柱中,研究了腐殖酸存在时对^237Np迁移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流量为0.08mL/min的情况下,腐殖酸浓度从0增大至10mg/L时,^237Np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加快,浓度继续升高到20mg/L、50mg/L后未见显著变化;^237Np在石英砂柱中的滞留因腐殖酸的存在而有减轻趋势(从无腐殖酸时的8.3%到HA为50mg/L时的5.0%)。滞留在石英砂柱中的^237Np,除了与吸附在石英砂上的腐殖酸结合外,至少还存在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7.
研究建立了γ谱法直接测定大量铀溶液中2 3 7Np的方法。利用2 3 7Np在 86keV附近的γ射线峰扣除其子体2 3 3 Pa的影响 ,可以定量测定2 3 7Np。铀溶液中的大量铀对 86keV附近的γ射线有较强吸收 ,86keV附近峰面积的对数与铀浓度呈线性关系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线性 ,对铀的影响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8.
237Np与233Pa的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孔高硅氧玻璃作吸附柱 ,研究了在 8mol/LHNO3介质中2 37Np与子体2 33Pa的分离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用H2 SO4 解吸2 33Pa ,能使2 37Np与2 33Pa定量分离。2 37Np和2 33Pa的放化回收率分别为 99%~ 10 1%和 99%~ 10 3%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2 %和 3%  相似文献   

9.
10.
在中国实验快堆(CEFR)中直接测量237Np的裂变截面和俘获截面较困难且误差很大,根据CEFR采用UO2燃料的特点,可通过测量237Np/235U裂变截面比和俘获裂变截面比以获取237Np的相关数据。本文通过分析截面比的测量结果得到237Np的较重要数据,为后期在CEFR上进行237Np嬗变研究和238Pu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237Np在黄土和石英砂中迁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研究了放射性溶液活度、液-固比、pH值、碳酸盐、离子强度和黄土粒度等对超铀核素^237Np在黄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的影响,以及有机质HA对^237Np在石英砂柱中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电镀法制备~(237)Np核靶@罗旭@刘文杰@倪敬宽  相似文献   

13.
从~(237)Np中分离高纯度的~(233)Pa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231)Pa是AcU(~(235)U)天然放射系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海洋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素。但可作为~(231)Pa分离用的产额示踪剂的核素只有~(233)Pa,它是β-γ发射体,半衰期短(27.0 d)。因此如果能够简便地制得示踪剂~(233)Pa,对~(231)Pa年代学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对镤化学和放射化学的研究无疑是个促进。  相似文献   

14.
237Np、238Pu和241Am在包气带黄土中迁移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237Np、238Pu和241Am在包气带黄土中迁移的模拟实验方法和结果.实验土柱尺寸为φ280 mm×1200 mm,示踪源层由示踪核素的硝酸盐溶液与石英砂(40~80目)混合后风干形成,尺寸280 mm×5 mm,核素迁移实验在喷淋(5.5~5.6 mm/d)条件下进行.对于237Np在土柱内垂向分布和迁移速度,实验期间用γ谱仪进行柱外直接测量.同时在实验进行1073 d和665 d后分别对1#和2#土柱中的237Np、238Pu和 241Am进行解体取样测量.经1073 d,237Np、238Pu和241Am在1#柱内比活度峰位分别向下迁移3.25、0.25和0.25 cm,其平均迁移速度分别为3.03×10-3、2.33×10-4和2.33×10-4cm/d.经665 d后2#柱内三种核素比活度峰位分别向下迁移1.25、0.25和0.25 cm,其平均迁移速度分别为1.88×10-3、3.76×10-4和3.76×10-4cm/d.237Np、238Pu和 241Am三种核素的比活度分布质心在1#和2#柱内分别向下迁移2.79、0.73、-0.09 cm和1.48、0.41、-0.27 (1073 d)和2#(665 d)柱内 237Np、 238Pu和 241Am垂向扩散参数σx(t)分别为1.29×10-3、9.86×10-4、5.03×10-4和2.00×10-3、2.12×10-3、1.08×10-3 #cm;在1cm;其延迟系数分别为1.03×103、3.93×104、3.18×104和1.17×103、4.25×103、6.45×103.由于石英砂和黄土是两种不同介质,在示踪源层处核素比活度分布呈现"低谷"现象.  相似文献   

15.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2 37Np在破碎凝灰岩和凝灰质砂上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 ,4 8h以后 ,2种介质对2 37Np的吸附百分数相近 ,而且吸附的2 37Np在各相间的分布均以离子交换态为主。凝灰岩和凝灰质砂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差异显著 ,说明离子交换作用仅发生在粘土矿物的表面 ,凝灰岩中蒙脱石的层间没有发生阳离子交换。在 2 8d的实验时间内 ,2 37Np在介质中的Fe Mn氧化物 氢氧化物上的吸附百分数几乎不随时间变化。这可能是因为该吸附过程为瞬时即可完成的表面化学反应。介质内离子交换相和残余相上的吸附则显示为缓慢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阴离子交换法从辐照过的NpO_2靶中分离纯化~(238)Pu的工艺实验结果。首先用~(237)Np和~(239)Pu研究了~(237)Np-~(239)Pu在阴离子交换柱上的吸附和洗脱行为,以及影响~(237)Np/~(239)Pu分离的各种因素,拟定了四循环流程条件。最后用辐照过的NpO_2靶进行了热验证。~(237)Np和~(238)Pu交叉沾污小于1%;总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8.0%;第Ⅰ阴离子交换循环~(237)Np-~(238)Pu的总γ净化系数达到2.4×10~3。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阴离子交换法从辐照过的NpO_2靶中分离纯化~(238)Pu的工艺实验结果。首先用~(237)Np和~(239)Pu研究了~(237)Np-~(239)Pu在阴离子交换柱上的吸附和洗脱行为,以及影响~(237)Np/~(239)Pu分离的各种因素,拟定了四循环流程条件。最后用辐照过的NpO_2靶进行了热验证。~(237)Np和~(238)Pu交叉沾污小于1%;总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8.0%;第Ⅰ阴离子交换循环~(237)Np-~(238)Pu的总γ净化系数达到2.4×10~3。  相似文献   

18.
用铂丝作阳极,不锈钢底衬作阴极,在异丙醇-盐酸介质中制备Ba靶。对影响Ba电镀的因素--电镀时间和电流密度进行了探讨。通过高纯锗探测器测量^133Ba示踪剂的活性确定Ba的电沉积效率。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4.0~6.0mA/cm^2时,通过分子镀沉积30min可在不锈钢片上获得均匀、牢固的Ba镀层,其厚度为0.5~1.0mg/cm^2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阴离子交换法从辐照过的NpO_2靶中分离纯化~(238)Pu的工艺实验结果。首先用~(237)Np和~(239)Pu研究了~(239)Pu在阴离子交换柱上的吸附和洗脱行为,以及影响~(237)Np/~(239)Pu分离的各种因素,拟定了四循环流程条件。最后用辐照过的NpO_2靶进行了热验证。~(237)Np和~(238)Pu交叉沾污小于1%;总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8.0%;第Ⅰ阴离子交换循环~(237)Np-~(238)Pu的总γ净化系数达到2.4×10_3。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核素制靶(源)技术在核化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常用制备锕系元素靶(源)的方法是电镀法(又称电沉积法)。该方法有沉积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可在衬底上获得均匀牢固的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