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结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关于斜面交岔点线路的设计方法,以《自然高差 与斜面双轨中心距的关系》和《斜面交岔点线路的改进设计》中的结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在煤层倾角较小情况下的车场设计。最终完善整个交岔点的设计,给设计工程人员带来了便利。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法线投影法在甩车场设计中的两则应用,即计算双道起坡甩车场轨道自然高差Δh和精确绘制甩车场线路平面图形。文章是《双道起坡甩车场轨道自然高差Δh的计算方法研究》的续篇,是《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相应部分的修正和补充,对于读者深入了解甩车场中线路关系、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文通过研究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关于双道起坡自然高差的计算过程,发现 的计算都是以双轨中心距的水平投影作为计算的基础。没有找到实际的双轨中心距和角度、线路的空间关系。而 又是一个很重要的中间参数,影响着高低道最大高差 的计算、竖曲线半径的选择等。本文主要把 的计算和实际的双轨中心距建立关系,求出准确的 。这样的得出的设计图会更加准确,可以更好的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4.
单旭初 《矿山测量》1994,(1):19-19,18
两倾斜巷道实现斜交贯通时,首先在两巷道帮线交点处贯通,设计巷道要素一般以两巷道中线交点为准。因而在两帮交点处有一定的高差,如高差过大将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本文针对斜巷斜交贯通处的高差问题,提出了两帮交点处高差计算方法,并附算例。  相似文献   

5.
GPS精密高差测量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GPS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转换关系较难确定是限制GPS高程应用的主要原因。为此,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利用GPS精密高差测量技术完全可以象水准测量一样高精度获取正常高高差,进而获得正常高的观点。并讨论了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密高差测量的技术方案及具体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6.
安太堡露天矿在背斜区开采期间,自然剥采比增加,煤层推进度变小,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剥离物料存在运距远、高差大的特点。结合实际实时优化开采程序或开采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小背斜区开采期间的运距和高差。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将GPS所测的大地高差转换为正常高差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研究了移除-恢复法在GPS高差转换中的应用。利用该算法对某线路GPS大地高差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移除-恢复法的GPS高差转换方法能改善高差转换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水准网数据特征,按已知数据、观测数据以及水准网边和点的相对位置关系设计了数据组织结构。基于间接平差模型,在VB环境下设计开发了水准网平差系统。选取了一组水准网数据,计算了水准网的高程平差值、高程中误差、高差平差值和高差中误差,并与已有计算结果作了对比,验证了程序编制的正确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对全站仪PTS-V2使用中出现的现场记录和磁卡记录数据的差异以及用垂直角计算的高差与仪器直接显示的高差差异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山区地形人员不能进入监测区的情况下,提出了仪高差测距监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2,已经以地表沉降观测中得到应用。提高仪高差测距法精度的措施是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精确测量仪器高差,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尽可能地加大二测回之间的高差。  相似文献   

11.
采场上覆岩层“三带”高度与岩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采用于缓倾斜、倾斜煤层时,影响"三带"发育高度的主要因素有采煤累积厚度和采空区上覆岩性。根据公式可准确计算出"三带"的高度值,还可以依据采场及岩性的一些参数做地表变形预计图参考"三带"高度值。  相似文献   

12.
高维鸿  王洪江  陈辉  杨柳华  张磊 《金属矿山》2016,45(11):102-105
深锥浓密机是尾矿高效浓密脱水的关键设备,其生产过程中的泥层高度对压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底流浓度,而目前缺少基于动态连续浓密过程的泥层高度对底流浓度的影响研究。笔者借助自制的小型深锥浓密机模拟系统进行了全尾砂连续动态浓密试验,探究了泥层高度和固体通量分别对动态浓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浓密过程中,底流浓度与泥层高度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泥层高度一定时,底流浓度最终趋于平稳;泥层高度稳定在60 cm时,由非连续浓密转变为连续浓密,底流浓度由60.3%降至56.4%;动态浓密过程中,泥层高度一定时,底流浓度与固体通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因此,泥层高度和固体通量对深锥浓密机的底流浓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综采工作面运输坡度较大及巷道设计不平整等引发的带式输送机重载无法启动、输送带打滑、电机温度升高等问题,提出了以带式输送机机头结构为基准,设计带式输送机机头硐室并对机头卸载部进行改造的新方案,即倾斜落差式机头硐室和远距离卸载臂,通过降低带式输送机机头硐室安装平台的施工高度,从而降低带式输送机机头大架缓冲段的坡度,实现了大架传动部分降低高度安装而不影响带式输送机运行性能,同时通过实际工作面的应用验证了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矿床开采阶段高度的优选研究是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安全可靠性和经营效益的课题之一。以某多层缓倾斜矿床开拓系统为基础,首先利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构建了矿床开拓系统三维模型,实现了复杂多层矿床地下开采工程的三维可视化;其次,在常用的CAD工程设计基础上,建立了中段开拓工程多维可视、可采矿量计算、工程量核算等功能的阶段开拓工程实体模型,并展示了模型的动态剖面和透明显示效果;最后选用阶段单位掘进量最小的阶段高度优化方法,对研究矿床4个备选方案进行了优化选择。优选方案与矿山实际基本一致,验证了三维可视化的阶段高度优选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电牵引采煤机乳化液调高阀组方案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电牵引采煤机滚筒调高液压系统采用乳化液的设想 ,针对液压系统采用乳化液后调高阀组需要重新设计问题 ,提出了 2种解决方案 ,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倾角大采高倾斜长壁工作面综采设备安装速度慢、周期长等问题,刘庄煤矿通过在工作面轨道巷上部施工组装硐室,创造条件只采用一部无极绳绞车打运。提高了打运效率,实现了大倾角大采高倾斜长壁工作面的安全、经济、快速安装,只用42d时间就安装完毕350m超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相似文献   

17.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底板破坏滑移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伍永平  郭峰 《煤炭技术》2014,(9):160-162
基于目前大倾角煤层大采高开采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对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底板破坏滑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大倾角煤层底板破坏滑移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其中主要原因是应力的"二次分布"。大采高工作面底板中下部应力释放的范围大于底板中上部应力释放范围;采高对底板破坏滑移具有一定的影响,即采高越大底板位移和应力变化越大;底板的破坏区分为拉应力破坏区、压应力破坏区和塑性破坏区3个区;描述了大倾角工作面底板破坏滑移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程峰 《煤炭技术》2004,23(11):47-49
介绍了新庄孜矿 5 6 11B1 1b炮采工作面采用大采高技术的回采经验 ,通过对工作面支护强度的分析和计算 ,进行了工作面的支护选型 ,并且就大采高炮采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容易造成煤壁片帮和支架不正等问题 ,提出调整工作面回采方向 ,保持伪俯斜回采 ;控制采高和支柱行程 ;提高支柱的工作阻力 ;加强顶板管理 ,及时对煤壁进行超前支护 ;切实加强支柱的防倒防滑等应对措施 ,并对卧煤程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从而论证了炮采工作面大采高卧底煤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排采储层压降传播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煤层中的渗流机理建立了煤层压力分布数学模型,计算出煤层气排采时煤层中的压力分布情况,揭示煤层中压降传播的规律。利用Matlab7.11软件模拟晋城某区块煤层气储层压降传播情况,分析了影响压降速度、压降大小以及压降传播距离的因素。研究表明:煤层的渗透率、孔隙度、压缩系数及排采时间对煤层中各点的压降速度影响较大;煤层压降与产水量、煤层有效厚度、煤层的渗透率、孔隙度、排采时间和煤层含水量呈正相关;煤层的渗透率、孔隙度、排采时间与压降在煤层中传播的距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韩宝东 《煤炭技术》2008,27(3):49-51
合理的开采水平垂高应以合理的阶段斜长为前提,并能使开采水平有必须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井田开采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文章阐述了开采水平的设置及开采水平垂高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