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过量的钠(盐)离子摄人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诱因,英国卫生部科学家发现,每天食盐(氯化钠)摄人量降到6克以下,可以使患高血压的几率降低17%。为此,降低食品中的钠含量成为消费者和卫生健康部门共同关注的新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多次发起"降盐运动"。作为"含盐大户"的休闲食品,又该如何做到既健康又美味呢?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高血压的并发症较多,其中脑卒中、肾病、心脏病等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认为,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实施健康饮食习惯教育,科学的摄入盐分和脂质,严格控制血压,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改变饮食习惯对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熟肉制品加工时添加一定量的食盐,既能增进产品风味,又能通过降低产品的水分活性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同时,食盐还具有稳定产品颜色的作用等好处.然而,食盐添加量过多,致使成品中盐分含量过高,导致产品风味受到破坏,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市场信誉.再者,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过多摄入食盐对身体健康不利.国内不少专家学者曾在报刊上呼吁居民低盐饮食,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文明和进步,消费者对食物的需要标准不断提高,人们正在寻求营养丰富、美味、方便、能防病保健的高级食物.由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塞、糖尿病、脑卒中、癌等老年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小学生患高血压、胆固醇高的问题也逐年上升,不仅医疗费用开支迅速增长,而且医药品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揭示了与中国居民的死亡最相关的前十大危险因素。万幸的是,我们现在可以提早采取措施来预防!吃盐过多过量吃盐会导致高血压,以及一系列高血压继发性疾病,如脑卒中和心脏病。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日摄盐量达12 g,超过世卫组织推荐标准2.4倍!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饮食习惯上不同之一是口味偏咸。人体离不开盐,但过量对身体有害。 长期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与食盐过量有很大关系,摄入的食盐越多,罹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就越大。按照一般观点。每日摄入6~8克盐较为合适,但中国人盐的摄入量一般都超过这个数,特别是北方人,每日摄盐量高达12~16克.因此,我国北方人高血压患者明显多于南方人。其实,每日6~8克的食盐摄入量仍然较高,最新观点认为,每日食盐摄入量以3~4克最为适宜。 专家指出,人体盐的浓度基本是恒定的,盐吃多了,就要通过肾脏排出,一时排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且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营养调查发现,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膳食结构的改变、脂肪摄入增高、食盐摄入量多,使高血压发病率增加一倍,故饮食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1控制食盐是首要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盐与高血压     
嗜盐是后天养成的不良味欲,这是对健康无益的习惯。盐不但是我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而且更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物质,缺少了盐,人体就无法生存下去.盐(氯化钠)在人体内存在于细胞、体液及神经、肌肉等组织中,维持着机体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一旦缺乏,轻者软弱无力,恶』心呕吐;重者肌肉抽搦、昏迷休克.然而,食盐的摄入也不是多多益善,多了会引起高血压和其它疾病,对身体是十分不利的.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已被研究了100余年,现已被医学所证实.经调查,一些住在山区的居民,盐摄入量很低,每日摄盐…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生活》2011,(1):4-4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的《中国减盐行动》10年计划近日在上海市启动,以期在10年内将居民食盐日均摄人量在现有6~7克的基础上降至3克左右,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减盐活动,促进低钠高钾代用盐等技术和措施的推广普及,减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其他与盐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且每年新增1 000万人。高血压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30~60岁,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疾病。有资料显示,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50%。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我国每年的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冠心病的年发病率为50/10万,而70%的脑卒中、50%的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有关。由此可见,高血压所引发的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是极大的。而且高血压又是一种很难治愈的  相似文献   

11.
正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在于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与脑供血不足、脑卒中(中风)等心脑血管病。心梗与中风是心脑血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我国国民的中风发病率比心梗发病率高,不同的研究报告给出的倍数是6.6~13倍,日本似乎也多些,约5倍,欧美国家则尚不足2倍。何以如此?看来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或许还有其他因素在与高血压狼狈为奸,从而诱发中风。近年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中75%~80.3%血液中含有较高的"同型半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饮食讲究清淡,然而很多糖友严格控制饮食后,总觉得菜寡淡难吃,非常不习惯。其实,掌握以下"调味高招",可以帮助糖友吃得有滋有味。1.控盐每天有限量。心血管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友吃盐过多,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所以控制用盐量非常重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告诉记者,我国推荐健康人每日吃盐总量不能超过6 g,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盐量应在5 g以下,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不超过3 g,若病情加重则限制更严,每日进盐量不  相似文献   

13.
葡萄酒中铁含量过高容易引起铁破败病,蓝色下胶法是一种有效的除铁方法.本文对影响此试验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判断铁是否除净时采用黄血盐或者黄血盐与赤血盐的混合液具有同样的效果;红葡萄酒的颜色对结果的判断有干扰,可以采取过滤或放置24小时后再判断,而定性反应中试剂添加量对结果的判断没有明显影响.本文还探讨了蓝色下胶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食盐对肉制品品质的形成具有实质性意义,不仅能够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而且对肉制品的质地也可以起到良好改善效果。但是高盐饮食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风险,所以要适当减盐,这也是研究减盐技术的主要目的。基于此,本文对减盐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提出降低食盐添加量、改变食盐物理形态、应用食盐替代物等措施,以期为提高减盐技术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厂制盐车间在生产中还是依靠人工取样分析,间隙排料。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排盐量很难控制,特别是在Ⅰ效罐内料液转Ⅱ效时,极易造成热损失和动力消耗。因此,控制好各蒸发罐内的固液比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前,我厂曾采用过PC程序控制排料,该方案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正确反映蒸发罐内的固液比面定时排料。 真空蒸发制盐时,理想的排盐方式是:高浓度的盐浆顺流排盐。若排盐浓度过高,易堵塞管道,影响生产;排盐浓度过低,则带出卤水量大,增加排盐动力消耗。另一方案,排量大,影响到液面高低,产生低液面,造成管内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700多万人死于因高血压引发的疾病。而过量的钠(盐)离子摄入则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诱因,降低食品中的钠含量成为消费者和卫生健康部门共同关注的新问题。高钠盐引发健康问题,全球降盐大势所趋英国卫生部科学家发现,每天食盐(氯化钠)摄入量降到6克以下,可以使罹患高血压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4):256-262
加工型肉制品普遍存在钠盐含量过高的问题,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达到健康膳食要求,我国高度重视肉制品工业中降钠计划的实施。该文系统综述了钠盐对肉制品品质的作用机制及低钠肉制品加工技术现状,通过降低钠盐添加量,添加KCl等钠盐替代物或通过高压及超声波等新型辅助加工技术均可以有效降低肉制品中的钠盐含量。降低30%(质量分数)钠盐添加量不会影响感官接受水平,但会降低产品保质期;而使用钠盐替代物可以使肉品具有良好的品质,但替代量过高时会产生不良风味如苦味和金属味。目前的方法及技术还无法实现完全替代Na Cl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未来更加深入研究新型降盐策略。  相似文献   

18.
食盐减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秀云  张雅玮  彭增起 《食品科学》2012,33(21):374-378
食盐作为生活中重要的调味料,是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添加成分。而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因而降低食盐的摄入迫在眉睫。本文综述各国食盐摄入情况、高钠饮食的危害、减盐的主要措施以及世界各国的减盐现状,并对各种减盐措施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其流行病特点是北方人发病高于南方人。很多朋友不解,这个病与寒冷有关吗?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高盐饮食在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中,高盐饮食名列前茅。北方人盐的平均摄入量高于南方人。其原因有历史性的,因为盐是可以防腐、提味的。北方的物产没有南方丰富,冬季新鲜的食材匮乏,往往利用腌制的方法保存食物,久而久之养成了吃腌制食物如咸菜、泡菜、腌肉的习俗。同时,咸味也有促进食欲的作用,让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降低,各种生理机能相对衰退,因此每日摄入的热量应适当减少,否则过多的热量将在体内转化为脂肪积聚,以至引起肥胖.肥胖不仅增加心脏负担,而且容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