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芳纶纸蜂窝节点胶黏剂,该胶黏剂以环氧树脂和高邻位酚醛树脂为主体树脂,以活性端基的丁腈橡胶弹性体为增韧剂,以核壳橡胶和无机填料为流动控制剂,可在180℃固化。25℃剪切强度为34.6MPa,150℃剪切强度为14.1MPa,25℃蜂窝节点强度为5.6N/cm。该胶黏剂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和耐湿热性能,在150℃经过400h的热老化或是经过1000h的湿热老化后,依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种对位芳纶纸蜂窝节点胶黏剂,胶黏剂以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与4,4′-二氨基二苯砜的预聚体为改性剂。该胶黏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5%热失重为342.7℃,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为386.9℃,25℃剪切强度为34.8MPa,150℃剪切强度为12.8MPa,25℃蜂窝节点强度为4.3N/cm。该胶黏剂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和耐湿热性能,在150℃经过400h的热老化或是经过1000h的湿热老化后,其在25℃和150℃的剪切强度基本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单组分无溶剂,使用方便的糊状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胶黏剂,该胶黏剂用双烯丙基双酚A和乙烯基液体丁腈橡胶做增韧剂。当端乙烯基液体丁腈橡胶用量为8%时,胶黏剂25℃剪切强度为23.8MPa,300℃剪切强度为7.6MPa,剥离强度为1.6N/mm,胶黏剂在耐水1000h后,25℃剪切强度为23.6MPa,300%剪切强度为7.4MPa。胶黏剂在300℃老化100h后,25℃剪切强12.6MPa,300℃剪切强度为7.5MPa。  相似文献   

4.
以稀土改性醇溶性磷酸盐添加一定份数的酚醛树脂、有机硅树脂、磷腈环氧作为树脂基体;以Al_2O_3,B_4C为主体,以Al_2O_3短切纤维和SiN短切纤维为增韧剂制备耐高温无机填料。将树脂与填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超声分散,80℃/4h固化。通过对胶黏剂的力学性能测试可知其室温剪切强度为15.8MPa、400℃/10min剪切强度为8MPa、600℃/10min剪切强度为13.6MPa、1000℃/10min的剪切强度为10.2MPa。通过TG,SEM,XRD等分析手段对胶黏剂粘接强度及粘接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在400℃以上时胶黏剂体系中的B_4C发生氧化生成流动性及浸润性较好的B_2O_3;改性醇溶性磷酸盐和B_2O_3对高温的粘接强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种国产间位芳纶纸蜂窝制造用芯条胶粘剂。胶粘剂以改性环氧树脂为主体材料,以核壳弹性体复配橡胶弹性体为增韧剂,以芳香胺类材料为固化剂,可溶于乙酸乙酯。胶粘剂的常温剪切强度为34.1 MPa,150℃剪切强度为10.1MPa,常温蜂窝节点强度为3.5 N/cm(纸基破坏)。该芯条胶可在180℃下固化,并可满足蜂窝在制造过程中较宽温度范围的芯条胶烘干预处理的工艺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增韧改性E-51型环氧树脂,以600#聚酰胺树脂为固化剂,合成了一种可室温固化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研究了增韧剂用量对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粘接性能以及固化物断裂表面形貌的影响,并通过XPS分析了铝合金粘接界面表面化学键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增韧剂含量为15份时,这种环氧树脂胶黏剂对机械表面处理铝合金的粘接性能最好,剥离强度达到6.96N/cm,剪切强度为17.55MPa。  相似文献   

7.
孔宪志  王勃  孙东洲  孙禹 《化学与粘合》2011,33(3):66-67,74
研制了一种对粘接表面处理要求不严格的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胶黏剂体系中加入粘接促进剂含磷丙烯酸酯,使铝合金表面在除油的情况下,丁腈橡胶含量在16%时,剥离强度可达到4.5N/mm,剪切强度达到28.3MPa.胶黏剂在耐水1000h后,20℃剪切强度为27.6MPa,100℃剪切强度为11.9MPa.胶黏剂在100℃老化5...  相似文献   

8.
室温固化丙烯酸酯胶黏剂由于适用期短,操作时间不够的问题限制了其在粘接较大面积材料中的应用。制备了一种适用期为40min的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并对其进行了含磷丙烯酸酯对适用期影响的研究,探讨了长适用期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的耐温性能、耐热老化、耐水老化性能,采用热重分析对胶黏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磷丙烯酸酯含量为3%时,胶黏剂适用期可达40min;制备的丙烯酸酯胶黏剂耐温性能较好,80℃和100℃剪切强度分别为11.75MPa、6.49MPa;丙烯酸酯胶黏剂经100℃老化8000h后,80℃和100℃剪切强度上升分别为14.04MPa、8.54MPa,室温和60℃剪切强度下降分别为14.76MPa、14.21MPa;在耐水老化8000h后,60℃和80℃剪切强度变化很小分别为17.62MPa、11.52MPa。  相似文献   

9.
首先采用机械法制备了酚醛树脂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剪切强度的影响。采用环氧树脂与聚醚二元醇合成非离子乳化剂,采用相反转法制备环氧树脂乳液。采用共混法制备环氧改性酚醛乳液,通过加入偶联剂、填料等改性剂制备一种水性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该胶黏剂常温剪切强度9.83MPa,250℃的剪切强度11.36MPa。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J-164室温固化低密度蜂芯拼接用环氧树脂胶黏剂。使用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5—15质量份)增韧环氧树脂,聚醚胺作为固化剂的主要成分。J-164具有较低的密度(0.7—0.8g/cm^3),压缩强度为25.5MPa,T型剥离强度为0.8kN/m。在胶层厚度为1.2—1.6mm时,J-164胶的剪切强度达到13.3MPa,可以保证如蜂芯拼接等表面不规则材料之间的良好粘接性能。J-164胶的蜂芯节点拉伸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蜂芯的破坏形式均为蜂芯节点脱黏,说明J-164胶在蜂芯拼接处的粘接强度大于蜂芯节点胶的粘接强度。本文还就聚酚氧树脂、液体无规端羧基丁腈橡胶和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等增韧剂对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环氧稀释剂用量对性能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讨论。使用差热扫描量热仪研究了J-164胶的固化特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J-164胶是一种理想的蜂芯拼接用胶黏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测试研究了不同环氧树脂配比,不同增韧剂及促进剂对单组分电机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YD-128环氧与双酚F环氧质量比为80∶20,纳米丁腈橡胶粒子VP-501为增韧剂,双氰胺作固化剂,咪唑为促进剂制得的单组分环氧胶25℃和150℃的剪切强度分别达到15.9 MPa,7.3 MPa,可用于电机的低碳钢与磁体的粘接。  相似文献   

12.
配方精选     
《广州化工》2011,(9):201-201
聚芳砜树脂胶黏剂 聚芳砜树脂 17 N-甲基吡铬烷酮 33.2 甲苯 49.8 性能及用途:主要用于金属的粘接。具有优良的耐油和耐蠕变性,在室温时粘接钢的剪切强度为20.7MPa,铝的剪切强度为24.1MPa。使用温度为-54~204℃。  相似文献   

13.
以有机硅树脂为基体,以金属Al、B4C和气相法制备的SiO2为无机填料制备了耐高温胶黏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和热重分析分别研究了胶黏剂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通过抗压剪切强度测试陶瓷黏结性能。结果表明:胶黏剂经1 150℃热处理后的质量增加了38%;当用于刚玉陶瓷黏接时,黏接试样200℃固化后的黏接强度为9.00MPa,经1 000℃热处理后提高到45.60MPa。黏接机理分析表明,当温度小于600℃,黏接强度来源于胶黏剂中的有机硅树脂;超过600℃,金属Al粉和B4C氧化并与有机树脂裂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xSiOm Cn·yB2O3、2Al2O3·B2O3和9Al2O3·2B2O3等玻璃/陶瓷相,氧化伴随着体积膨胀可有效抑制有机基体高温裂解导致的体积收缩,并愈合裂解带来的微观缺陷。此外黏接界面发生元素互扩散层,引入化学键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胶黏剂的高温黏接强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4,4′-二羟基二苯砜(双酚S)、环氧氯丙烷为原料,以25%~35%Na OH为催化剂,在90~100℃反应8~9h,合成了双酚S环氧树脂,并用4,4′-二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对双酚S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了改性双酚S环氧树脂胶黏剂。讨论了双酚S与双酚A的比例、稀释剂与固化剂的选择及投料方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最终选择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环氧(669#)作为稀释剂,用量为15%~20%;以低分子聚酰胺树脂(200#)为固化剂,三乙烯四胺作为活性促进剂,采用一次投料方式。所得到的胶黏剂的铝/铝剪切强度为25.3MPa,在23℃、40%的浓碱(KOH)中浸泡6个月不开裂,剪切强度仍可达11.8MPa。胶液贮存6个月,强度及外观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酚醛型氰酸酯树脂为主体树脂,以乙酰丙酮铝/二烯丙基双酚A为混合催化剂,以酚酞基聚芳醚砜为增韧剂,以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为流动控制剂制备了一种耐高温氰酸酯载体胶膜。实验结果表明:2‰乙酰丙酮铝与5%二烯丙基双酚A构成的催化体系对氰酸酯产生了较好的催化作用,其DSC曲线的峰温从269.2℃降到了181.7℃,经177℃×4h固化后异氰酸酯红外特征峰完全消失,其固化产物三嗪环红外特征峰明显加强;15phr酚酞基聚芳醚砜和2phr气相二氧化硅改性剂的使用不仅改善了胶黏剂成膜性和流动性,而且获得了耐热性和韧性的统一,其室温剪切强度为21.8MPa,250℃和300%剪切强度分别达到了16.47MPa和11.34MPa,其滚筒剥离强度达到了38.3N·m/m,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5%热失重温度分别达到了279.4℃和423.7℃。  相似文献   

16.
正蜂窝夹心胶黏剂J-71、J-123、J-80蜂窝夹芯胶粘剂J-71: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室温:≥2.3 150℃,1.0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J-123: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室温:≥2.8 150℃≥1.0 175≥0.7多节点T型剥离强度(kN/m)特点:粘接强度高,工艺性能好,耐热性优良。J-123胶可用于制造高密度的铝蜂窝芯材。J-80:T型剥离强度室温:≥3.0kN/m特点:表面适应性好,节点强度高,耐久性能优异,主要用于Nomex纸蜂窝的制造,可在-100℃-175℃长期使用。固化工艺:固化温度180℃±5℃;时间为2~3h;固化压力:0.5 MPa±0.1MPa。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机硅液体橡胶增韧改性E-51型环氧树脂,以200#聚酰胺树脂为固化剂,合成了一种可室温固化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研究了增韧剂用量对改性环氧树脂的黏度、粘接性能、固化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固化物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增韧剂含量为5份时,这种环氧树脂胶黏剂对复合材料粘接性能最好,其中对碳/环氧复合材料、碳/双马复合材料和环氧玻璃钢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的粘接强度均超过20MPa,并可达到材料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将玉米秸秆木质素进行羟乙基化改性,添加一定量环氧氯丙烷制备了无醛人造板用木材胶黏剂。利用胶接强度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胶黏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氯丙烷添加量的增大,胶合板的剪切强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添加量为30份时,剪切强度最大(干胶合强度1.58MPa),达到国家II类胶合板标准,此时胶黏剂固化样品的热稳定性最好。木质素基胶黏剂中添加一定量聚丙烯酸酯乳液可以明显提升胶黏剂的粘接性能和耐水性能,其干胶合强度最高可达2.73MPa,湿胶合强度最高可达1.09MPa。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加入对胶黏剂在400℃以内的耐热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解决潜伏性中温固化和耐碱性问题入手,合成了新型促进剂,并选用具有耐碱化学结构的主体材料成分,配制出性能优良的单组分糊状胶黏剂并研究了其耐碱性、固化工艺、黏度变化和贮存期。采用双酚A环氧为主体树脂,以合成的韧性环氧进行增韧,以超细双氰胺为固化剂,以合成的混合胺的脲类衍生物为潜伏性固化促进剂,以气相SiO2调节触变性,制备出的单组分中温固化环氧胶黏剂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稳定的分散性,其室温剪切强度(铝/铝)达28MPa,90℃剪切强度25MPa,用于橡胶粘接达到橡胶破坏。该胶体现出良好的耐碱性、耐湿热老化性能和较长的贮存期(室温一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0.
曾念  谢建军  丁出  刘军霞 《化工进展》2014,33(12):3368-3373
针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耐水性差的缺点,用尿素初步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然后与白乳胶(PVAc)共混合成了共混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大豆蛋白胶与白乳胶质量比、共混时间、交联剂质量分数、交联时间对大豆蛋白胶黏剂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确定了优化配比及制备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热压参数。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胶与白乳胶质量比10∶1,共混时间1h,交联剂质量分数1.0%,交联时间1.5h,热压温度120℃,热压压强1.2MPa,热压时间2min/mm,涂胶量250g/m2时,测得胶黏剂的干态剪切粘接强度为2.01MPa,按照Ⅰ类胶合板标准测得湿态剪切粘接强度为1.04MPa,并对优化配方进行了结构与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