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上稠油热采技术是近年来针对海上稠油开采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在取得了不错的增油效果的同时,也给海上原油处理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针对海上稠油热采原油脱水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化学添加剂对原油破乳脱水的影响,对海上稠油热采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稠油脱水是实验室原油样品制备中的一个难题。基于斯托克斯定律并参考现有的各种脱水方式 ,经过大量试验 ,设计了一种稠油脱水装置。该装置具有脱水速度快、效果好、安全方便等特点 ,适合用于实验室稠油的脱水  相似文献   

3.
稠油开采过程中,准确预测井筒温度及原油的粘度变化对选择合适的采油工艺具有指导意义。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空心杆泵上循环热水加热降粘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出循环热水及原油沿程温度和粘度变化规律,并建立目标函数研究平均降粘及减阻效果。结果表明,根据循环热水进口温度的不同,原油在距离进口30~35 m附近温度达到峰值,随后温度呈降低趋势;循环热水入口温度为分别为80℃、70℃和60℃时,原油全管程的降粘率分别为97.3%、96.7%和94.6%。  相似文献   

4.
稠油热采平台通常使用蒸汽吞吐或蒸汽驱动技术提高底层原油温度,降低井底高粘原油粘度,从而增加原油采出率。本文结合项目实际需求,针对稠油热采平台工艺流程中的高温、高粘介质特性,对压力变送器的安装进行详细的分析,有效提高了压力变送器计量精度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霍光福  喻可安  黄刚 《中国机械》2014,(12):137-137
本装置是涉及生产无水炮泥中用于对焦油快速脱水的一种实用新型装置。该装置为椭圆形罐体结构,利用其内部的迂回管道里的热介质对焦油进行加热,并通过搅拌装置加快焦油的流动性,提高热交换热吸收效率,使水分快速蒸发,实现对焦油快速脱水的目的。该装置热接触面积大,加热均匀,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YDT1 0 0型原油电脱水装置由西安天鼎石油机电设备公司研制成功 ,并于日前通过陕西省投产技术鉴定。这种装置广泛用于采油、炼油的电脱水工艺过程 ,可自动完成检测、切换、放水的全过程操作。由于该设备采用了缓冲升压变压器 ,有效地保证了电脱水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专家们一致认为 ,此装置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脱水效果好等特点 ,各项性能指标均居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有推广使用价值。原油脱水装置通过投产技术鉴定@郭旭之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稠油开采难度大、产量低、费用高、周期短等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混水抽稠油泵,该泵两级结构,使用该泵也可进行泵内掺水混采,介质为井口分离的产出水、地下的含水层、地面输送的高压或低压水等:该泵可以根据稠油粘度调节泵径级别,控制掺水用量,使油水在泵内高压混合达到最佳的混合粘度,然后将混合液一同排到地面,混水抽稠泵在抽油的过程中,环套内水从抽油泵掺水孔处进入抽油泵内,通过混水阀均匀的与产出液混合。降低原油的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三水氟化铝的热分解机理。将三水氟化铝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步脱水和一步热水解,求得了第二步脱水反应及水解反应的最可几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9.
《流体机械》2016,(2):1-6
气液或液液两相流通过T形管时会发生相分配不均现象,其相分配不均程度与介质物性、T形管结构及工作参数有着密切关系。以稠油和水为工作介质,采用含有3个分支管的复合T形管分离器进行稠油-水两相分离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T形管在稠油-水预分离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试验工况范围内,随着入口流速和分流比的减小,下水平主管出口的含水率增加,分离效率较高;增加入口含油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稠油中游离水的脱除程度,而分离效率呈现小幅度的增加趋势;当入口含油率为10.67%和17.5%,分流比接近入口含油率时,上水平管出口含水率可以降到30%以下,满足电脱分离器深度脱水的进液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油田用稠油输送泵是一种转子式容积泵,主要用于油田输送稠油或原油,也可用于食品、油漆和石油化工等行业中输送粘稠性介质。该类泵的性能参数范围为:  相似文献   

11.
原油集输系统是油田各区域单井的油气进入联合站前进行油气初步处理的地方,属于生产环节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其油气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是否科学,运营费用是否合理,对总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国内油田集输加药工作基本都由人工给计量泵设置固定值来完成,加药量只能笼统根据经验判断,无法动态跟踪原油流量,一些重要参数也无法进行实时监控。为改造目前加药精度无法控制,技术参数无法监控的落后作业方式,本文提出了原油集输智能加药数据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稠油是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粘度较大的原油。通常把地面密度大于0.943、地下粘度大于50厘泊的原油叫稠油。因为稠油的密度大,也叫做重油。重油、渣油、蜡油的密度测试是石化行业产品检验的重要指标,与油品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疆油田进入开采中后期,原油采出液性质日趋恶劣,电脱水技术面临脱后含水高、能耗增加、操作不稳等诸多问题。为探索适用于现场的高效低耗电脱水技术,在对原油粘温特性、密温特性和界面张力等性质全面测定的基础上,基于高频脉冲电聚结技术,开展新疆油田二厂81~#原油采出液低温电脱水试验。结果表明,电压幅值为4 kV、频率为5 kHz、脉宽比为0.5、操作温度为35 ℃、脱水时间60 min时,原油脱水效果最优,脱后含水率可降至0.5%以下,符合外输要求。研究结果为油田原油采出液低温电脱技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绥中36-1油田原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胶质沥青含量高的特点,属重质稠油,且随着注聚采油技术的使用,采出的原油和聚合物混合后呈现絮状粘稠状态,经常出现测量仪表的工艺接口卡堵问题,冬季时由于温度低,卡堵现象尤为严重。本文介绍了如何选用适合稠油液位和界面液位的测量仪表,并提出改进方法,现已在绥中36-1新建海上平台投入使用,现场测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在稠油降黏实验中,为了更好地探究原油破乳剂的脱水率、最佳用量等性能,研制了一种自动控制油水混匀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齿轮传动机构和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构成,在MCU的集中调控下,实现试管在设定参数下的往复摆动。实验表明,该设备能够很好地进行设定程序的混匀实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当前能源需求形式,海洋油气资源逐步成为能源开发的主力军。但是,海上油气开发较陆地油田而言有所不同,受生产设施空间限制,其原油处理设备需具有较高的效率,以保证油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原油脱水处理的主要原理,重点介绍几种原油脱水处理工艺,针对传统的原油脱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脱水处理方法,提出一些有效改进措施,实现对原油高效脱水处理,提高设备效率,更好的服务海上油田油气生产。  相似文献   

17.
海上原油开采不可避免地会含有大量水分,这给原油后续的生产带来颇多不便,而电脱水器作为海上原油生产中重要的脱水设备,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脱除原油中的多数水分,使其达到原油商品的标准或者满足进一步加工生产的需要,直接决定了外输原油的含水指标,对于原油生产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原油含水的危害着手,在进一步分析原油脱水方法的基础上,来探讨总结海上原油生产中电脱水器的调试和维护。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采用FLUENT中的欧拉两相流模型对原油脱水用旋流器中的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试验和模拟研究了它的操作性能和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原油脱水过程中,随着含油量的增大,旋流器内轴向速度变化不大,而切向速度沿轴向衰减严重,有效分离区域缩减,且旋流器内存油增多,中心油柱较明显。进料含油50%时,中心油柱的长度约为旋流器总长度的2/3。随着进料含油量的增加,旋流能量损失增大。原油脱水用旋流器的底流压力降随处理量呈幂函数增大。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海上油田集输系统仿真流程,以三相分离器为例对油气水分离设备进行仿真。在已知分离器结构尺寸、处理液性质、处理量以及操作条件的基础上,将理论计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法相结合,预测三相分离器出口原油含水率;建立油、气、水流量及出口温度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与C++Builder语言开发仿真软件。由软件模拟仿真可得到油、气、水流量,出口原油含水率、温度及能流图。经现场应用测试,仿真结果满足工程允许误差要求。利用该仿真软件可快速、高效的得到不同工况下设备出口运行参数及能耗情况,进而优选运行工况,实现集输系统节能降耗,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干摩擦和原油润滑下丁腈橡胶、氟橡胶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油开采用螺杆泵的橡胶定子在干摩擦和原油润滑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直接关系到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MPV-600环块试验机在室温条件下研究橡胶定子常用的丁腈橡胶(NBR)、氟橡胶(FPM)在干摩擦和原油润滑下的磨损行为,并初步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干摩擦低载荷下,NBR的磨损量略低于FPM;而在高载荷下,由于摩擦生热致使NBR硬度降低发生黏着磨损,使其磨损量大幅度增加,磨损量远大于FPM。原油润滑下,由于剪切力和摩擦热的降低,NBR的磨损量低于F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