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左传》和《史记·晋世家》同义语料中的介宾结构进行的共时描写、历时比较等考察,揭示介词“於”、“于”在汉代已合流,且以用“於”为常;介词更丰富,由多功能向单一功能转化,使表意更准确具体;表时间、处所的介宾结构由作补语向作状语转化,状语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
《孟子》中的语言比较接近先秦时期的口语,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当时的语法。"以"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在《孟子》一书中其用法主要用作介词和连词。作为介词,其具体用法为工具介词、对象介词、原因介词、时间介词;作为连词,其具体用法为顺承连词、因果连词。虽然其作为动词的用法在《孟子》中较少使用,但由于"以"的虚化过程是从动词到介词再到连词,因此对于其作介词与作动词、作介词与作连词划分上有很大分歧。  相似文献   

3.
任何语言的词汇系统、语音系统、语法系统和文字系统都有它相对的稳固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恰好相反,这些系统都是经常处在一种极其微妙复杂,或多或少,或快或慢的不断变化状态之中。汉语中的"于是"一词,就是这样一个显著例证。"于是"一词的词义、词性和用法的变化,可从以下三个历史时期来考察。第一个历史时期,汉代以前;第二个历史时期,魏、晋、隋、唐、宋;第三个历史时期,元、明、清至今。第一个历史时期,"于是"是一个词组。它是由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组成的一个"介词宾语词组",简称"介宾词组"。这个介宾词组有"这里"、"那里"、"这时"、"那时"、"这事"等意思;在句中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语。如《左传·文公十四年》"于是有庭实旅百";《仪礼·昏礼》"於是与始饭之错";《谷梁传·桓公》"于是不服。"  相似文献   

4.
英语介词主要由简单介词,复合介词、二重介词、成语介词、分词介词和特殊介词构成。由介词与名词或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词、从句所构成的介词短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表语、宾(主)语补足语、主语和承接词语。介词短语的替代功能与表动功能更应赋予高度重视。介词与副词、代词、不定式的区别也是在英语学习中需要仔细留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不同注家对《诗经》"爰"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其注解莫衷一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诗经》"爰",探寻其真正意义和用法所在。研究发现,《诗经》中的"爰"均有实义,为单纯介词,可训释为"於",表示处所。"爰"不存在内部结构层次关系,也不表示任何语气。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是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之作,对汉语介词理论的建立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马氏文通》的介词理论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介词和连词缺乏严格的区分,介词的功能关注不够,所收的介词不甚正确。现代汉语介词理论在《马氏文通》的基础上,表现出定义更加清晰准确,介词特点认识更加深刻,研究的视角更为多维。  相似文献   

7.
由介词“在”与处所性词语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的状语,后移至谓语动词之后形成两种结果。本文讨论了后移的条件及后移之后语义重心的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注家对《诗经》"爰"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其注解莫衷一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诗经》"爰",探寻其真正意义和用法所在。研究发现,《诗经》中的"爰"均有实义,为单纯介词,可训释为"於",表示处所。"爰"不存在内部结构层次关系,也不表示任何语气。  相似文献   

9.
"在+处所"这一介宾短语是汉语句法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格式,是表状语性处所范畴的一种语法形式。本文选择施事做主语、受事做宾语的核心句式考察"在+处所"的语义功能表现和关系化的结构框架,发现在不同的语义功能限制下会出现介词省略和出现两种情况,而且关系化过程一般不会因为"在+处所"不同的语义功能而发生质的变化,关系小句的类型多是空缺型和代词保留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对英语中“双重介词”这一语言现象的意义,构成和用法作了试探性的归纳与总结。并对判断与鉴别“双重介词”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必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1,12(2):F0003-F0003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公开发行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通用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定中词组、介调结构及宾语等三个层次结合而成,其关键是介词结构中宾语的表述,文章还对若干言语现象作了合理的解释。这对正确拟制公文标题、对应用写作教学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4,(6):F0003-F0003
<正>《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是沈阳理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反映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的科技类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3-1251,CN21-1594/T。以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本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  相似文献   

15.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4,(3):F0003-F0003
<正>《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是沈阳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反映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的科技类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3-1251,CN21-1594/T。以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本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  相似文献   

17.
《型世言》中“和”类虚词成员“与、及、并、将、连、共、和、同、跟”等在语法意义及分布上体现出如下的一些特征:(1)到了明末“和”类虚词成员在使用频率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与、将、连、并、同”为最常用的5个,“及、共、和、跟”则用例很少;(2)到了明末介词“与、并、将、连、共、和、同、跟”等在主要用法上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和、与、同、并、跟”作为介词,主要用于引导出动作行为的偕同者,“及、共”已很少有此用法;(3)到了明末“和”类虚词成员在介词和连词的分布上已经出现了分工的苗头:其中“和、与、并”作并列连词的用例占了整个并列连词用例的96%,“与、将、连、同”作介词的用例占了整个介词用例的98%,其他的只占2%。“将”只作介词,“及”只作连词。  相似文献   

18.
分析本世纪最负盛名的诗歌《荒原》的结构方式。作认为,有关繁殖神崇拜的神话是《荒原》的“骨架”,诗歌中丰富而意蕴深远的意象是《荒原》的“血肉、,诗歌中的中心人物泰瑞西士是《荒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正>《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是沈阳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反映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的科技类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3-1251,CN21-1594/T。以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本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  相似文献   

20.
<正>《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是沈阳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反映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的科技类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3-1251,CN21-1594/T。以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