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机械合金化合成Al—Ti系纳米过饱和固溶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RD,TEM,硬度试验研究了Al-Ti系的机械合金化(MA)过程.经40h球磨后,Al-15at.-%Ti形成了Al(Ti)的过饱和固溶体,Al-10at.-%Ti除形成Al(Ti)外,还产生了少量的fcc结构的新相.而Al-5at.-%Ti在球磨120h后也未能形成完全的Al(Ti),但有fcc结构相的形成,这种特殊的固溶行为可以用溶质原子在纳米晶晶界快扩散解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粉体技术》2015,(2):64-67
根据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Co-Cu二元系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讨论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Co-Cu(原子分数为20%)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可以获得Co-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Co-Cu二元系不具有形成固溶体的热力学驱动力,Co-Cu合金经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吴志方  周  吴润 《材料导报》2014,(11):48-52
互不溶体系合金在机械合金化的非平衡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相复合结构,并显示出与其微米尺度结构合金所不同的独特性能。纳米相复合结构不仅是互不溶体系中亚稳态结构的重要的一种,也是纳米材料体系中重要的一种。综述了近年来具有纳米相复合结构的互不溶体系合金的机械合金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相复合结构的形成机理,以及纳米相复合结构的热稳定性、力学和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4.
5.
机械合金化制备Cu-Fe过饱和固溶体及其时效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Cu-xFe(x=1,2,4,质量分数/%)过饱和固溶体,研究时效对其硬度和导电性能的影响.X-ray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显著提高了Fe在Cu中的固溶度,Cu-4Fe复合粉末经32h球磨.Fe完全固溶于Cu基体中,此时Cu晶粒尺寸为20nm,点阵常数降低到0.3621nm.硬度和导电率测试结果表明:时效处理能促进过饱和固溶体发生分解,Cu-4Fe过饱和固溶体冷压成型压坯在400℃保温8h后显微硬度HV由时效前的175降低到96,电导率由35%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提高到60%IACS.  相似文献   

6.
合金在大塑性变形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粗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独特性能。近年来,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热稳定性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综述了大塑性变形工艺(如机械合金化法、高压扭转法等)制备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研究概况,着重讨论分析了大塑性变形诱导纳米晶形成和固溶度扩展的几种机制及其局限性,简要介绍了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热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 X 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方法,对不同成分的 Fe-Cu 二元混合物粉末经不同研磨时间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能球磨条件下,原本在固态下溶解度极低的 Fe-Cu 系列的溶解度大为提高,其面心立方结构一直可维持到60at.-%Fe。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组成的TiC-Nb粉用机械合金化合成的固溶体(TiyNb1-y)Cx,并与电弧熔炼的(TiyNb1-y)Cx固溶体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XRD谱及晶格常数变化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中国粉体技术》2016,(4):62-66
以Cu、Cr、C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CuCr-C复合粉体,其中Cr、C的添加量按照Cr_3C_2质量分数为5%来计算;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的物相和微观形貌,并结合能谱仪(EDS)面扫描得到粉末的元素微观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机械合金化的进行,C、Cr和Cu形成Cu-Cr-C过饱和固溶体,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末粒径细化,颗粒形态由片状向球状发展;球磨30 h后,生成Cr_3C_2增强相,粉末细化趋势变缓并逐渐产生团聚,故原位生成Cr_3C_2的最佳球磨时间为30 h。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组成的TiC—Nb粉用机械合金化合成的固溶体(TiyNb(1-y))Cx,并与电弧熔炼的(TiyNb(1-y))Cx固溶体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XRD谱及晶格常数变化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Fe-Cu 系机械球磨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实现Fe粉和Cu粉的合金化及观察其过程变化。方法采用机械球磨的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球磨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球磨得到了十几个纳米尺寸的晶粒。结论通过球磨可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制备Ag-Cu-Sn三元体系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可能性,并对所得到的非平衡球磨产物的组织结构、热稳定性及其铺展重熔后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球磨工艺和第三组元含量,可得到以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钎料合金粉,减少或细化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相。真空退火时,富银固溶体相较稳定,富铜固溶体相易于分解生成Cu_3Sn,银锡化合物可分解形成Ag基固溶体和富锡相,铜锡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则为多种中间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转变顺序逐渐向铜锡原子比例增大的方向进行。以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钎料合金粉在重熔后虽然仍存在金属间化合物相,但金相组织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14.
纳米晶粉末Mn70Bi30的机械合金化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民  程力智 《功能材料》1997,28(3):256-257
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制备出Mn70Bi30纳米晶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和饱和磁经强度的测量,研究了球磨过程中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变化,X射线衍射的测量结果表明,Bi在Mn中的固溶度随球磨时的增加而增加,球磨80h后Bi的固溶度趋于稳定,此时粉末的晶粒尺寸达到14nm,球磨初期,样品的饱和性磁化强度(σs)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球磨15h,σs从零曾加到最大值,之后,σ随球磨时间的中而减小,饱和磁化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Mechanical alloy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prepare amorphous alloys[1].This method was first used by Koch etal.to prepare the Ni_(60)Nb_(40)amorphous alloy[2].Since then many other amorphousbinary alloy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相似文献   

16.
机械合金化Fe100—xNix系超细粉末的X射线衍射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正明  施耀铭 《功能材料》1999,30(2):219-220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100-xNix系超细粉末(其中x=75,45,35,32.5,30)。对各样品进行了X-ray衍射谱测量,用Scherrer方法测量了晶粒尺寸。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随Ni含量x的减少样品晶格常数的变化以及随X的减少样品的结构变化。发现当X=75.45时,样品成为以Ni为溶剂Fe为溶质的面赠立方固溶体,随着Fe含量不断增加,Fe-Ni合金中除了Ni型面心立方结构外,还存在α  相似文献   

17.
王波  刘冬冬  董中奇  孙会兰  刘佳佳 《材料导报》2015,29(19):79-81, 88
综述了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Cu-Cr合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Cu-Cr机械合金化的基本原理;Cu-Cr粉末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球磨时间、球料比,填充率、球磨机转速、过程控制剂、球磨温度等;Cu-Cr合金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缺陷。简要讨论了机械合金化方法生产Cu-Cr合金粉末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