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层共挤吹塑薄膜可将产品的多种特性在挤出过程中进行复合,并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因而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以LDPE/HDPE/LDPE三层共挤出薄膜为例,确定了三层共挤吹膜机头的流道结构,使用ICEM CFD对机头流道划分全六面体网格,采用POLYFLOW对机头流道内等温流动过程进行求解并分析了压力场、速度场和剪切速率场。机头流道流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分配流道压力降较高,共挤出流道压力降较低;层分配流道存在滞留区,熔体汇入共挤出流道后,相邻层熔体的速度分布向该层速度分布方式不断变化;层分配流道中,沿螺旋槽轴线方向,剪切速率逐渐降低,随着层数的增加,共挤出流道壁面上的剪切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2.
多层共挤出薄膜技术是当前广泛应用的1种先进的高聚物复合薄膜加工成型方法,文章对近几十年来高聚物复合薄膜多层共挤出的试验发展以及多层共挤出技术装备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多层共挤出薄膜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复合共挤出机头结构的设计改进.介绍了多层共挤出薄膜技术的发展轨迹,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和多层复合薄膜的产业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平膜、片材共挤出机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平膜与片材共挤出机头有了很大改进。本文分析了各种形式的平膜和片材共挤出机头的结构、性能及用途。这些机头形式包括接套式(固定、滑块、互换嵌块、RV、梭阀、回转阀、旋片),多流道内复合式,多流道外复合式以及由接套与多流道内复合构成的组合式。  相似文献   

4.
秦升学  郭凯  许星明  刘杰 《塑料工业》2014,(4):39-42,55
建立了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薄膜熔体挤出成型有限元模型,采用鱼尾式机头设计了厚度为1mm、幅度为100 mm的UHMWPE薄膜挤出模具,基于有限元软件Polyflow对挤出流道内熔体的流动开展了有限元模拟,采用不同几何模型分别获得了流道内熔体速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有无阻流块、有无稳流区和不同长度成型区对流动的影响,获得了阻流块高度、稳流区长度、成型区长度对挤出成型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效果,对UHMWPE薄膜挤出口模设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葛正浩  常红利  任珊珊 《塑料》2020,49(4):41-44
针对共挤出实验的木塑异型材制品存在包覆不均匀的问题,利用CAE软件模拟分析挤出机机头流道,改进现有机头结构的不足。采用Creo 3.0三维建模,以CAE模拟软件为辅助工具,对机头芯层和壳层流道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机头流道的主要问题在靠近壳层出口的拐角折弯处。针对壳层流道结构的问题,提出了3种流道优化方案,同时结合CAE模拟软件进行流场模拟。通过模拟发现,折弯区域加阻尼块和增大折弯侧面区域倾斜度能改善壳层流道结构,但是作用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共挤出机机头的形状结构不合理。最后,基于多个优化方案流场趋势分析,从整体流道考虑,重新提出了共挤出环形流道设计方案,对共挤出机的机头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效缩短了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6.
共挤出技术可使产品同时具有阻隔性、透明性、印刷性、热封性等特殊性能,并使其成本费用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因而其应用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以LDPE/HDPE/LDPE三层共挤出薄膜为例,确定了三层共挤出吹膜机头的流道结构和狭缝流道结构,对三层共挤出吹膜机头的流道进行全六面体网格划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流体在共挤出流道内的等温流动过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狭缝初始高度对机头流道的压力场、速度场以及界面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狭缝初始高度的增大,第一、二和三层的层分配流道压力降减小,共挤出流道压力降变化较小,出口速度分布越来越不均匀;减小狭缝初始高度有利于各层出口速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界面波动,有利于第一、三层层厚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新型多层共挤复合吹塑薄膜旋转模具并与常规的多层共挤复合吹塑薄膜旋转模具相比较,采用了短圆柱体式的芯棒结构,芯棒上的多头螺纹沟槽的螺纹导程仅为0.75个导程。这样设计简化了模具结构,缩短了流道的长度,减小了模具体积和质量,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8.
平膜机头与片材机头基本上相同。片材与薄膜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制品厚度。厚度大于0.5mm的通常称为片材,小于0.5mm的则称为薄膜。按分配流道的形状,可把片材机头分成T型机头,鱼尾型机头及衣架型机头三种。片材机头分配流道的设计应保证离开机头的塑料熔体在机头整个宽度上具有均匀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塑料》2006,(10):38-39
在生产多层共挤薄膜(用于包装、医疗、农业或技术应用领域)所用到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中,挤出模头有着举是轻重的作角。对于多层薄膜来说,具有熔体分布的螺旋模头是最适合的挤出模头,而圆柱形和圆锥形螺旋分布则是两种采用最多的结构。在过去的几年中,平面熔体分布也被用于螺旋模头系统中,通常被称为平螺旋型模头,叠加式模头或者饼式模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HDPE/EVA复合薄膜共挤出成型工艺及机头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变英  李燕 《塑料工业》1998,26(1):88-89,100
介绍HDPE/EVA复合薄膜的特点、用途、成型加工工艺及其挤出吹塑机头的结构设计。结果表明HDPE/EVA复合薄膜作为冷冻食品包装袋其性能可靠、加工方便;采用共挤出吹塑复合薄膜的成型方法,具有生产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等优点;机头采用部分独立流动然后汇合的熔体流动方式,其结构紧凑、流道较短、熔体压力损失小,并有助于提高内外层膜间的粘合牢度  相似文献   

11.
新型共挤吹塑薄膜机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霞 《中国塑料》2002,16(10):7-10,15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吹塑薄膜机头,重点介绍各种叠加机头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Many polymers are extruded through blown film dies to produce both monolayer and multilayer films. A common type of die in use today to produce blown films is the spiral mandrel die. This type of die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for many polymers in structures containing up to approximately ten layer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using a feedblock and layer multipliers in combination with 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and a unique film die to produce microlayer blown film structures with significantly larger numbers of layers than can be produced using conventional blown film technology. POLYM. ENG. SCI., 56:598–604, 2016. © 2016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3.
张天宝  李金培 《广东化工》2012,39(11):11-13
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得到了高透光率,高导电性的掺铝氧化锌薄膜(AZO),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多次退火的制备过程不仅可以得到可见光区透光率大于85%,电阻率为7.2×10-5Ω·m的透明导电薄膜,而且因省略了热处理过程而简化了制备工艺,缩短了制膜时间。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制备过程对AZO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过程的不同导致了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和导电性质方面的差别,其中分层多次退火过程有利于晶粒长大,形成结晶度高且具有单一(002)取向的AZO薄膜,同时改善薄膜的导电性能。分层  相似文献   

14.
杨旭  方健  覃敏  于雷 《中国塑料》2022,36(11):14-23
以壳聚糖(CS)和结冷胶(GG)为原料,采用溶液流延法并结合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CS/GG双层膜,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双层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阻水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S质量分数1.7 %、GG质量分数1.5 %、CS与GG成膜液体积比4/6、甘油质量分数25 %条件下双层膜的拉伸强度为38.83 MPa、透湿量为750.76 g/(m2·d);与单层膜相比,CS/GG双层膜表面光滑、截面致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双层膜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双层膜可以有效改善纯CS膜、纯GG膜的力学性能和阻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巴胺(DA)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DA辅助共修饰,并用溶剂浇铸法制备具有优异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热常数分析仪和电子单纱强力仪等对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晶度、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DA和APTMS共修饰后的PDA?CNTs?NH2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PDA?CNTs?NH2的加入,有利于改善PVDF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与纯PVDF薄膜和PVDF/CNTs复合薄膜相比,PVDF/PDA?CNTs?NH2复合薄膜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显著增强,在8 %(质量分数,下同) PDA?CNTs?NH2的填料负载下,其热导率达到0.337 9 W/(m·K),是纯PVDF薄膜的1.78倍,其拉伸强度为52.67 MPa,是纯PVDF复合薄膜的1.36倍。  相似文献   

16.
聚偏二氯乙烯的研发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二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包括三氯乙烷法与高温热脱氯化氢法,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典型生产工艺是悬浮聚合法.加入功能增塑剂后的PVDC可用于生产多层共挤薄膜,生产成本低.用于加工多层共挤流延膜、多层共挤吹塑膜和多层共挤吹塑双向拉伸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提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铸膜过程的模头拉伸比计算方法;研究了模头拉伸比与模唇开度和铸膜厚片的关系,模唇开度的确定程序,铸膜厚片颈缩的影响因素,薄膜边膜厚度梯度要求及控制措施;探讨了熔体膜厚度方向在冷鼓上的冷却固化温度分布、静电附片方式以及制约铸膜速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塑料薄膜生产设备最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近年来塑料薄膜生产设备的最新进展,包括挤出吹塑薄膜设备、双向拉伸薄膜设备、流延设备以及各种辅机,包括机头、风环、牵引、换网器等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剂铸膜法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乳酸(PLA)/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氧化锌(ZnO)复合膜材料,并通过硬脂酸改性纳米ZnO,探讨了不同粒径ZnO以及改性纳米ZnO对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热性能、疏水性能、耐抽出性能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硬脂酸代替纳米ZnO表面的羟基极性基团,复合膜的耐抽出性能提高。硬脂酸的长链烷基与高分子链的链纠缠改善了改性纳米ZnO与PBAT的相容性。随着ZnO粒径的减小以及改性纳米ZnO含量的增大,复合薄膜的热性能有所下降,但耐抽出性能提高。拉伸强度提高,最高达到13.8 MPa。复合膜的疏水性能得到改善,接触角最高达到110°,复合膜材料的抑菌区域增大,抗菌性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膜诱导沉积法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高度有序导电聚合物复合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导电性能并进一步研究薄膜在改善器件性能方面的作用。将其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的空穴缓冲层,将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复合LB膜沉积于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制备了以复合LB膜为空穴缓冲层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发现复合LB膜改善了器件性能(启动电压降低、最大亮度增加),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LB膜器件在一定时间后出现性能劣化,X射线反射率(XRR)分析表明薄膜的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是导致器件性能变差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