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聚氯乙烯是一种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廉的塑料,它在国民经济中与人民生活中占居着重要地位。氯乙烯单体是塑料工业的重要单体之一,目前我国大都是用较贵的电石乙炔法生产。电石乙炔法主要的缺点是消耗大量的电力和焦碳。为了适应聚氯乙烯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廉价的氯乙烯单体,必须把原料来源转向为石油乙烯法,这是今后发展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
序言 六十年代以来,聚氯乙烯塑料得到迅猛发展,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料路线由电石乙炔转向石油乙烯而导致原料丰富易得,生产成本下降。 石油乙烯路线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工业方法是乙烯氧氯化得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得氯乙烯单体。 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把这种新工世新技术按照我国具体情况应用到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国外聚氯乙烯工业发展很快,从技术经济上看,主要由于大部分企业完成了氯乙烯单体原料路线由电石乙炔向石油乙烯的转换,特别是乙烯氧氯化法的出现,使原料来源宽广,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估计1975年全世界聚氯乙烯产量将达1160万吨,1980年将达2050万吨。 在氯乙烯单体生产大型化专业化的同时,要求氯乙烯聚合能力与之相适应。目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以来国外聚氯乙烯增长速度很快。1971年产量达700万吨左右。六十年代聚氯乙烯工业获得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原料由电石乙炔转向石油乙烯。这一转换带来了聚氯乙烯价格下降;2.聚氯乙烯制品用途的扩大,例如硬质聚氯乙烯制品在房屋建筑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其他用途也不断扩大,由于物美价廉与用途广泛,进一步促进了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3.单体生产规模的大型化进一步降低了氯乙烯的生产成本。例如某国通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由氯乙烯聚合而得的聚氯乙烯是塑料三大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六十年代,国外聚氯乙烯工业,大多数厂家已完成了由电石乙炔转为石油乙烯为原料的技术改造。其中,以乙烯经氧氯化制取氯乙烯的路线发展尤为迅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多数PVC树脂生产厂家,其原料路线仍以电石乙炔为主。全国76家企业,除北京化工二厂、齐鲁、上海氯碱3家用石油乙烯氧氯化法生产外,其余均用电石乙炔。电石法生产能力约在2/3,多数厂家装置开工率低、能耗高、成本高、效益差,并且每生产1tPVC树脂产生20kg左右的电石粉尘,可排出约14t含硫的碱性废水,而乙炔和氯化氢用HgCl2作催化剂进行加成反应生产氯乙烯,反应中的催化剂还要污染环境。国内石油乙烯法比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成本降低1000~1500元/t。故我国传统的PVC树脂生产厂家亟待解决原料路线。电石法生产PVC树脂改…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塑料产量最大的品种聚氯乙烯,占塑料总产量6344万吨的20.6%。自60年代以后,以石油为原料的乙烯路线,代替了以电石为原料的乙炔法和联合法。到70年代得到更大的发展,一套装置年产氯乙烯可达30万吨。由于综合利用反应废热,能耗大为降低,以20万吨/年规模为例,每吨氯乙烯单体耗电130度,8万吨/年规模耗电约240度。而用电石为原料,每吨氯乙烯耗电近5000度。  相似文献   

8.
氯乙烯单体(VCM)主要用来合成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世界五大工程塑料之一,聚氯乙烯在各行各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目前氯乙烯单体的工业合成工艺主要有电石乙炔法、乙烯法、乙炔-乙烯法和乙烷法等.本文详尽地综述了各工艺的原理、流程及应用现状,并对氯乙烯单体合成工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未来中国聚氯乙烯生产原料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石油生产乙烯、电石生产乙炔、天然气制备乙炔、合成气制备乙烯等方法,列举了由粮食、纤维和半纤维材料、农产品加工排放渣、工业废料等制取乙醇,由乙醇脱水生产乙烯的简要工艺。指出国内聚氯乙烯产能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但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原料的天然资源已临近枯竭,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原料来源多元化是中国未来聚氯乙烯生产原料来源的特点;完全依靠可再生资源将是实现聚氯乙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二氯乙烷和氯乙烯生产技术和市场现状。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的重要单体,氯乙烯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乙烯法和电石法;而二氯乙烷为乙烯法制氯乙烯的中间体,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乙烯直接氯化法和乙烯氧氯化法。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氯乙烯是聚氯乙烯树脂的单体原料。为了逐步取代电石制取氯乙烯的工艺路线,从而节约耗电耗煤的电石,降低成本,以充沛的石油为原料,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我厂于1970年初开始筹建由重油裂解制取氯乙烯的联合法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12.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单体在我国目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为了使乙炔能尽多地转化为氯乙烯(即提高乙炔转化率),一般在氯乙烯合成过程中采用原料气氯化氢过量5—10%,过量的氯化氢大多采用水洗填料塔除去,填料塔下水含酸控制在1%左右。然而水洗溶解损失氯乙烯也较高,如加以回收每吨聚氯乙烯树脂耗电石可降低10—12公斤,效益可观。现将我厂水洗填料塔回收氯乙烯装置及使用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的氯乙烯是生产高质量聚氯乙烯的基础.氯乙烯中的有机及无机杂质对精馏过程、聚合反应和聚氯乙烯产品的热稳定性均有不利影响.目前,电石法氯乙烯通过精馏已可制得乙炔含量极低(普通气相色谱检不出)、高沸物体积分数小于10 ×10-6的精氯乙烯,有机杂质含量已低于乙烯法氯乙烯,但水含量高于乙烯法氯乙烯,生产出来的聚氯乙烯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氯乙烯单体(VCM)主要用来合成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世界五大工程塑料之一,聚氯乙烯在各行各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能源结构形式和潜在的成本优势,目前,我国氯乙烯单体工业合成工艺主要以电石乙炔法为主。但该法催化剂高汞触媒的使用会带来系列问题,是其发展的瓶颈。本文指出了高汞触媒一系列弊端,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电石乙炔法氯乙烯单体合成工艺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王勤 《上海化工》1990,(2):31-33
本厂氯乙烯生产装置系从日本引进的平衡氧氯化法沸腾床制氯乙烯生产技术,其设计能力为年产20万吨氯乙烯,采用乙烯、氧、氯气为基础原料。该装置的投产使我国氯乙烯总产量中使用石油乙烯氧氯化法的比例跃升到50%左有,迅速地改变了氯乙烯生产的原料路线,使耗电巨大的电石乙炔生产法受到限制,这样既节约了能源,又发展了我国氯乙烯类聚合物工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分析了不同原料路线PVC生产成本,包括电石乙炔法、乙烯法、等离子体制乙炔、煤制烯烃、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生物乙醇脱水制乙烯等。认为电石乙炔法和石油乙烯法仍是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两种主要生产工艺,且两种工艺的成本优势随着乙烯和电石价格的变化呈现交替变化;我国的聚氯乙烯行业未来将逐渐形成西北地区采用一体化电石法工艺、沿海地区采用乙烯法工艺的格局;富煤少油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仍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主导我国的PVC产业。  相似文献   

17.
制造聚氯乙烯树脂单体氯乙烯的方法,通常都是采用乙烯法或乙炔法。乙烯法是先制成二氯乙烷然后裂解成氯乙烯;乙炔法是通过氯化氢加成反应制备氯乙烯。近年来,人们感到两法各有利弊,有取长补短、结合应用的趋势。即将乙烯法副产的氯化氢气体重新用于乙炔法作为配套原料,这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来得有利。既可以弥补乙炔法成本过高的缺点(因乙炔价格较乙烯为贵),又可以将乙烯法副产氯化  相似文献   

18.
从氯乙烯单体的供应及聚氯乙烯的市场需求,说明在国内以进口VCM为原料生产PVC的可能性。对电石法、乙烯氧氯化法生产VCM与进口VCM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并从工程设计角度对建设此类装置进行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 日本的聚氯乙烯(PVC)1979年产量 超过150万吨,仅次于聚乙烯而居第二 位,它是一种大宗消费的通用塑料,同时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公司有效利用 电石乙炔和食盐电解制造烧碱时副产氯气 所生产的历史最悠久的塑料,其后随着石 油化学工业的发展,PVC的原料由乙炔 转向石油乙烯,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降 低了成本,用途也从初期薄膜,人造革等  相似文献   

20.
电石法:利用电石(碳化钙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CHCHCI]n-的化学反应方法。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