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高等教育走地方化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本文以福建省为个案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通过借鉴西方六国的先进经验对福建近2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选择和逆向仿真,以期为合理地制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素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象限分析等方法,使用2000年和2010年横截面数据对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总体协调程度有所下降;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为“双领先型”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为“双落后型”城市群;整体而言,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显著,但贡献度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群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在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之间保持适度协调是促进城市群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应对2019新冠肺炎疫情的跨区域高等教育在线研讨会”召开。教育部中国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与课程建设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作为中国代表应邀作大会报告,分享中国大学“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是革命性的,也是渐进性的,其运行机制展现出一种有别于他国的内涵与外延。“全面学苏”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在后发外生型国家的模式移植中拉开序幕,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探索由外生性驱动,在此情形之下,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斯大林模式”为样板进行改革;自主探索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以运动式治理为导向,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探索由内生性催发,在此情形之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所系结合模式为蓝本进行改革。改革开放以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模仿对象,“全面学苏”与自主探索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不足被不断弥补与调适。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纵观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变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化与本土化是辩证统一的,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本土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源,而中国化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最终归宿。因此,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推动下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时代诉求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在有色行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本期专题。  相似文献   

6.
实施“211工程”建设高水平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何继善实施“211工程”,是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为实施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决策。这一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继明 《现代大学教育》2022,(3):28-36+111-112
在话语层面上,人工智能引发高等教育革命的种种言说建构出一个智能高等教育“神话”,其原因在于智能高等教育背后存在的流行叙事机制。流行叙事作为一种力量,能够影响甚至支配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言行方式。基于多重主客观原因,人工智能重塑高等教育成为一种流行叙事,并促使其最终成为一个“神话”。智能高等教育“神话”遮蔽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本质问题,并对高等教育改革具有潜在的负面作用。因此,借助“神话学”符号分析理论,揭示智能高等教育“神话”的本质,是高等教育有效改革和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中国铅锌锡锑》2005,(11):48-49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理念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期末,我国将实现哪些主要的经济社会目标?根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综合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逐渐明晰。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在困难和问题面前,畏缩不前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方能抓住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难得机遇,创造我国高等教育的美好明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强国梦。为此,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部分研究人员和博士研究生就“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走向”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涉及的问题主要有:重点大学与基础研究的关系,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与创新教育,民办高等学校如何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等师范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地方高等学校应以服务地方为本,等等。下面这组文章就是本次专题研讨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区域化发展的内生诉求。为了通过评估促进区域主体沿着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实现持续的一体化发展,必须科学前瞻地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评估促进发展的实践目的和价值导向,文章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由规划与统筹、联动与协同、协调与平衡、开放与共享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28个三级指标构成。确立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水平评估的等级标准,探讨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性,旨在为动态监测评估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向指引,同时,为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注入高等教育动能。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 ,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构筑我国老年教育体系 ,开拓老年教育 ,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她对我们当前的建设、社会的稳定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迎吉  苗盈  陈义 《模具工业》2021,47(4):77-80
调研了无锡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和社会人员参与高职教育提升学历的意愿和需求,分析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招生的工作背景、完成学业的动力与困境、教学需求等,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结构的多元化,从制定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社会招生教育模式和校企双主体育人3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大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机构正在从以往的“知识的共同体”逐步转化为“知识的经营体”。从市场的观点出发,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两者之间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交换关系,而其间各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则是连接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媒介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以及高校教育服务与社会需求的顺应性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研究通过2006年实施的学生教学评估问卷调查,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结构体系以及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礼记.学记》作为先贤圣哲们阐述为师之道的经典之作,把教育作为“建国君民”之本;把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之本;把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并运用教学方法和艺术作为教师必备的素质,把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学之师应为“经师”、“人师”、仁爱之师、善教之师。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专业布局与省级政府的宏观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省级政府统筹管理全省高等教育,要加强对省内高校的引导、指导和宏观调控,促使学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一是要依法落实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二是要加强对高等学校办学的正确引导,帮助学校规划专业的发展;三是要建立相应的调控机制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高等教育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经历了合规定性、合需要性、合创新性等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包括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三个方面。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实现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全力以赴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通过高等教育自身的多样化改革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刍论清末大学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大学教育理念是高级专门教育,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通才教育。当时大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是专门和精深的。这种高级专门教育理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等学堂的奠基、自救图强对专门人才的亟需和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科技时代的自我物化与德育的理性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自我被当作物或为物所化时,它同时又以对待物、对待非人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自我的一种工具化.也是人的一种异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发展,扭曲了人的本性。与此相应的德育乃是科技理性笼罩下的科技力德育。它在使德育被殖民和受挤压的同时,又使德育的功能无限膨胀和僭越。这种被虚化和泛化而致学生人格扭曲的非人的德育亟须走向交往德育。交往德育的真谛乃是冀盼作用于师生真诚而非扭曲的交往.指向一种“美好和真诚”的生活,以促进人的觉解和成长、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互动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认为社会分层不仅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具有明显影响,而且对接受教育的类型、层次有重要影响。高等教育是影响代际阶层流动的最重要因素,但它的影响要基于正式的教育资格成为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这一前提。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均衡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均衡尽管为社会所关注和人们所议论,但较少进入研究者的视域。研究者的顾虑在高等教育要不要均衡。事实上,在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里,高等教育均衡不仅是社会理想的承载,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解读高等教育均衡,经济应该说是一个较好的切入视角;但此种分析首先要追寻的是高等教育均衡经济分析的逻辑基础。循此基础,才可能求解到种种高等教育失衡现象的经济应答。当然,分析最后应该指向高等教育均衡的经济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