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平板硫化机热板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热学理论和迦辽金加权余量法的变分原理,对电热板的平面温度场进行理论推导,并结合实际情况及研究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离散化,应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出国产电热平板硫化机热板的工作表面温度误差.这一结果为进行热板结构优化,使热板表面温度趋于均匀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业已证实的非等温硫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及其参数[1],采用有限单元法的数值计算方法,利用Super-286微机计算了轮胎在硫化机中硫化以及脱膜后硫化过程中的温度场和硫化程度场.并以实验和计算出的最佳硫化程度范围为依据[2],提出了该轮胎优化工艺条件的方针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将四立柱式平板硫化机上横梁及热板的力学模型模拟为叠板,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由于热板的存在,通常上横梁的最危险点并不在上横梁的中心,并通过具体实验充分得到了验证。从而指出,应该改变目前上横梁中心凸式的不合理的传统结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种微波预热装置,用于胶带硫化工艺中的预热,以缩短胶带的硫化时间.鉴于该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建立微波预热装置的谐振腔电磁场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谐振腔内的电磁场进行仿真.分析电磁场在谐振腔内的分布情况,并给出微波预热装置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置于外界环境中的桥梁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的温度效应通常难以计算.结合美景大桥的监控工作,采用"时间-温度-变形-应力"同步的测试手段,对该桥箱梁的温度场及其效应进行了现场实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分析箱梁桥的温度场,验证了MIDAS CIVIL温度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对比分析了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更好地把握温度效应影响的大小,为桥梁施工监控中的主梁立模标高实时修正提供依据,并为预应力连续箱梁桥选择合适的合拢温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深海管道稳态流动非均匀温度场,利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单层管道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利用FLUENT软件对管道在稳态流动时的非均匀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网格独立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网格划分方式,得到了管道沿程温度曲线。通过对比数值模拟与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原油温度结果,对FLUENT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进行了管道温度场参数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稳态流动时管道沿程温度逐渐减小,温度梯度也逐渐减小,原油入口温度、入口流速、保温层厚度及保温层外壁与海水的换热系数均影响管道温度场的分布。研究为管道的非均匀温度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1]对汽包封头的机械应力场及机械应力集中系数计算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法又进一步计算了封头的不稳定温度场和更为复杂的综合应力场。通过计算分析.弄清了温度场和综合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找到了封头的最大应力集中部位,得出了最大综合相当应力与启动温升率的关系.给出了冷态启动时温升率的上限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ALGOR有限元软件,进行冷轧薄板压平缝焊三维动态非线性温度场的计算分析.考察了线能量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了线能量与熔核尺寸及焊缝表面温度间的关系.为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焊缝质量的在线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确定橡胶最佳硫化程度范围的一整套简单可行的实验和计算方法。它包括用平板硫化机测定胶料导热系数和制备测试试样的实验,以及用有限差分的方法计算试样的温度场和硫化程度场。后者的计算借助于发展了Coran模式和由此测定的动力学参数,用计算确定了硫化程度的试样测定其力学性能,从而选择了最佳硫化温度和该温度下的最佳硫化程度范围,这为预测不同工艺方式,不同形状、尺寸制品的最佳硫化时间范围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10.
1045钢淬火时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实验测定的1045钢淬火冷却曲线,应用有限差分原理和非线性估计法对非线性导热方程的逆问题进行了求解,给出了一种求解钢淬火时非线性表面换热系数的方法;应用数学转换方法计算了1045钢在连续冷却时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体积百分数.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了1045钢淬火时具有相交和非线性表面换热系数的温度场.研究表明,钢淬火时的温度场、导热与换热是非线性的,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1.
中条铜矿与秦岭造山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条裂谷位于华北陆(板)块南缘的北部,中条群处在活动大陆边缘海域的沉积环境,应包括在秦岭-大别活动带内.从中条裂谷的地质特征分析,如NNE-EW向构造格架、火成岩省、古地热状态及成矿作用等,均与秦岭造山带碰撞作用息息相关.对华北陆(板)块南缘,南、北秦岭造山带,扬子陆(板)块北缘4个构造单元的地壳和上地幔元素丰度比较,可知扬子陆(板)块以富含Cu为特征.由于古元古代以前,扬子陆(板)块已俯冲到华北陆(板)块之下,同时古热幔柱脉动式活动频繁,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矿质来源,在中条裂谷的深部形成含铜(金)的成矿物质场,又有基性和酸性岩浆的喷发和侵入,以及具中低温、压的古地热构造环境,为创建释放热流场和成矿动力场奠定了控矿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车轮钢复杂的制备过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车轮钢热轧态、冷变形态、焊接态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过程。研究发现:冷变形10%板的裂纹萌生最早,热轧板介于中间,焊接接头启裂最晚。变形10%的样品,裂纹的扩展速度最高。焊接态裂纹扩展的速度居中,热轧态最低。热轧态的疲劳裂纹扩展速度呈现由低到高逐渐变化的过程,开始阶段扩展速率较低,然后进入缓慢增长区,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也随之增大,裂纹扩展速度迅速提高。通过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发现,疲劳裂纹的萌生与位错滑移过程密不可分。铁素体组织中裂纹萌生与{001}<110>织构强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水平转弯输运物料时颗粒流的动力特性以及物料颗粒对输送带的作用机理,在离散元理论基础上,采用非线性HertzMimdlin接触模型,建立了水平转弯输运的离散元模型。以不同的角速度模拟测试颗粒平均速度,与计算的带中央切向速度相比,获得了一组比较接近的数字。说明所采用的接触模型和材料的物理参数是正确的。研究了两组不同的颗粒单元、4种滚动摩擦系数下的颗粒动力特性,发现颗粒平均速度与颗粒单元、滚动摩擦系数无关。通过输送带加速运行,模拟了料流分布以及料流对输送带外侧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带速的增加,带外侧平均压力逐步增加,而最大压力非线性地剧增。  相似文献   

14.
综合地球化学、野外剖面和钻测井等资料,运用岩石学和地层对比、盆地模拟等方法,剖析了龙门山造山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了这种盆山耦合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最后给出了勘探建议及有利区带预测。结果表明:龙门山造山带和川西前陆盆地在沉积和构造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盆山耦合关系,具体表现在沉降与隆升的对应、物源与沉积的对应以及构造多幕性和沉积旋回性的对应等特征上;沉积耦合关系控制着烃源岩的沉积厚度及热演化程度,并影响着储层的垂向和横向分布,而构造耦合关系则对造山带和前陆盆地的断层发育以及油气运移和成藏所需圈闭具有决定性作用;盆山耦合呈多期性,具有沉积、沉降中心以及沉积相展布不断迁移和多期叠加的特征;形成了川西前陆盆地深、中、浅层的三维立体幕式演化成藏模式。有利区带预测表明:梓潼坳陷南端是深盆气的有利聚集区;浅层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发育的盆地中、南段;深层气则多分布于盆地北部及中部地层尖灭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涂盐法,在纯Ni、Ni-10Cr、Ni-20Cr和Ni-10Cr-5Al合金上涂敷40~ 45 g/m2厚度Na2SO4盐膜,研究其在900℃空气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纯Ni和3种Ni基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依纯Ni、Ni-10Cr-5Al、Ni-10Cr、Ni-20Cr的次序递增.3种Ni基合金形成了相似的腐蚀膜结构,腐蚀膜大体分3层,外层都是NiO.Ni-20Cr合金中间层为连续的Cr2O3层,内部出现极少的硫化物;Ni-10Cr合金腐蚀膜的中间层是相对深色的NiO和Cr2O3混合层,内侧出现硫化物;而Ni-10Cr-5Al合金腐蚀膜的中间层是NiO、Cr2 O3和Al2O3的混合氧化物,内层是Cr和Al的硫化物,分布在腐蚀膜和基体的界面上,有的分布在合金基体上.在Ni的基础上添加Cr并增加Cr含量均提高了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但在Ni-10Cr的基础上增加质量分数5%Al却使抗热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在用边界层理论研究竖壁膜状凝结理论时,发现中小雷诺数下以及凝结前沿区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扩展方程理论。并用于求解竖壁上的膜状凝结问题。得到了相应的控制方程组和换热准则。再与实验值和经验公式相比较。可见本方程得到的曲线与实验曲线非常吻合.通过对扩展方程和热边界层方程无因次形式的分析比较,得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提高宽厚复合板热轧成形质量,以不锈钢与低合金钢层状复合结构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宽厚复合板结构复合及加工协同变形的技术要求,制定宽厚复合板热轧成形工艺路线,并对热轧宽厚不锈钢复合板成形轧制力模型进行研究.将热轧复合变形区分成Ⅰ、Ⅱ两个区段,并依据热轧过程中轧制区间内金属流动变形规律,确定各界面上摩擦切应力τ的方向,进而推导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成形轧制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轧制力模型可准确预测轧制力的大小,有效提高轧制力的计算精度.经轧制成形制造的不锈钢复合板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制定工艺路线合理,可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经验,中间平台的振动经常明显大于顶板的振动,减小中间平台的振动是工业环境振动控制的一个新课题.为了使汽轮发电机基础中间平台的振动有较明显的改进,进行了新型吸能的阻尼材料与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板——约束阻尼混凝土板的研究工作.通过振动及噪声的对比试验,得出约束阻尼混凝土板与普通板的模态阻尼比相比,其值的变化随频率的不同而不同;约束阻尼混凝土板的阻尼效果与板的振动型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阻尼层板和普通板相比,有一定的降噪效果,最高可降噪15dB.证明该技术对管道传递到平台上的振动及其激发的噪声可以起到减振降噪作用,为今后在动力基础工程中推广应用新型减振降噪材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钻时比值与烃对比系数交会图在气测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气测录井钻时资料计算储层钻时比值,利用全烃资料计算烃对比系数,建立钻时比值-烃对比系数交会图,并按区域试油资料统计确定油气层、含烃水层、干层界线标准,将交会图划分为油气层、含烃水层、干层三个区域,用于解释评价气测录井油气异常显示层。该解释方法适用于低阻油气层、裂缝性油气层、页岩气层,特别是在弱油气显示、单一组分显示层中广泛应用,较三角形图版、PIXLER图版、双轻烃烷比值、烃类比值(3H)等传统的气测录井解释方法适用范围广,解释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在赣南于都-宁都一带,发育两期北北东向逆冲构造:早期为印支期上盘从南东东往北西西运动的褶皱-逆冲组合样式,具有叠瓦状、缓倾角特征;晚期为燕山期上盘从南东东往北西西的陡立逆冲构造,相对规模较小,不具叠瓦状特征.早期褶冲构造反映扬子板块与华南褶皱带印支期挤压碰撞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响应.而燕山期的构造样式反映板内变形特点.从印支期到燕山期,研究区完成了从板缘变形到板内变形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