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1,(1)
现行国际法体系本质上由霸权国主导构建。中国的国际法治思维停留在"第三世界"层次。美国国际法治思维的堕落,动摇了其霸主地位和构建新时代国际法体系的主导权,这对于中国这位国际法体系后来者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促进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维之革新,乃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中国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新国际法治思维,明确不旨在称霸世界,也不走霸权国称霸前国际法治思维层次高、称霸后则逐渐堕落的老路,而是旨在将国际法治思维从"第三世界"提升到"领袖型国家"的高度并予以保持;要借鉴罗马法的范例,以法律因素争取国际认同,倡导适应于新时代的、先进而合理的国际法并以诚信的态度遵守、维护和发展国际法,从而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掌握国际法律体系构建的主导权;要在国际法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以身作则、大度公允、兼顾公私,保有担当构建国际法体系责任之使命感与魄力,最终主导构建出适应于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发展需要的国际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6)
中国新发展理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对我国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对国际法也有深远意义。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深刻变革,也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中国的发展理念如果想在国际上推广,应当在现有国际制度的基础上,为国际法的发展与完善贡献中国的发展智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中,不仅包括批判和否定非正义的国际法制度、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国家平等地位的伟大斗争,继承和维护公认的国际法原则规则,以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推进中国依照《联合国宪章》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的光辉实践;也包括促进和发展适合新型国际关系需要的国际法原则规则,推进中国最先提出、长期倡导和一贯遵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遵行和发展国际法的光辉事业。这些努力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步与网络用户数量的激增,作为人类生活的"第五空间"——网络空间,其发展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网络空间对于国家与国际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网络空间治理问题上,国际法的地位逐步提升,国际规则博弈已经发展为网络空间治理问题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提出了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法强国的目标。本文结合网络空间的发展现状,分析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法强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指向是国家的独立与平等。从该原则体系出现之时,就代表了中国政府对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务实态度,代表了中国对于国际法的现实主义立场。借鉴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认为,国家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而对于独立与和平共处的需求最为关键,是国际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4)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传播媒介,其传播方式经历了从印刷传播到现场传播、网络传播的改变,每一次改变都是一次变革。绘画艺术传播方式的改变,说明了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文章主要阐述中国近现代绘画传播方式的演变和发展,以及新的传播方式所带来的绘画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9):22-23
伴随着信息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与此同时,信息革命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战,作为新型的战争形式,成为国家间关注的热点,对网络战的研究在国际法领域方兴未艾。本文从网络战的界定入手,剖析了传统战争与网络战的区别,对网络战所涉国际法规范予以阐述,并以《塔林规则》为重点,针对《塔林规则》对中国的正、负面影响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5)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的培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这也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文章就生物学核心素养与高中生社会责任的培养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以期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2):4-6
气候恶化造成大批人流离失所,他们就是气候难民。对于这类人群,实践中申请难民身份的尝试均告失败,立法上相关制度也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基于国际法保护人权的出发点,气候难民应当纳入国际法的保护范围。一方面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从根源上减少气候难民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订立新的国际公约、缔结双边条约、建立专门的救济基金及管理组织等方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受教育权既是《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法文件确认和保障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基本权利,也是一项宪法权利。因此,本文对受教育权的本质进行分析,并将其与教育权相比较,从而揭示出受教育权的价值定位,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