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24)
形成创意文化产业是传承鄱阳漆艺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从鄱阳漆艺文化的现状、传承的目的、产业开发的可行性三方面来阐述这样一个问题:鄱阳漆艺作为文化产业开发是具有传承意义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项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1)
鄱阳漆艺文化是江西省宝贵的文化产业之一,随着它在中国漆艺界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其开发潜能日益突出,并受到各界关注,因此对传统的鄱阳漆艺文化进行创新开发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可宣传鄱阳漆艺文化。文章从旅游、工业、日用三方面分析,探寻适合鄱阳漆艺产业创新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9)
江西鄱阳脱胎漆器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我国漆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通过分析鄱阳漆艺文化的发展脉络、现状,阐述了鄱阳脱胎漆器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探讨鄱阳脱胎漆器传承和创新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772~864)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学者。他酷爱园林,居必营园。从他的一些山水园林诗文中可以探讨其有关的园林思想。日本外山英策著《室町时代的庭园史》和西泽文隆著《庭园论》中,对白氏园林思想和其对日本园林的影响,均有论述。《白氏文集》早在平安初期的承和五年(838)就传到了日本。至室町和江户末期。白氏园林思想逐渐成为日本造园家追求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2)
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接触的"快餐文化"越来越多,而逐渐忘却了一些古老的艺术。鄱阳渔鼓艺术表演形式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江西省历史的长河中,鄱阳渔鼓艺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曾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关于鄱阳渔鼓的历史,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从本土发展而来的,有的人说是从外省流入的。基于此,作者将根据鄱阳渔鼓的音乐表现形态,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等对鄱阳渔鼓的历史渊源进行简要分析,再分析其与道教信仰之间的关系,论述鄱阳渔鼓内涵以及艺术特点,将鄱阳渔鼓的艺术题材传递给后人,希望后人能够加以传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6)
在经济发展与科技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文化逐渐趋于一体化发展,文化同质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我国五千年文明的文化资产中,丰富多彩的文化种类也逐渐消失或者趋于雷同。鄱阳渔鼓记录着一个地方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渔鼓自从近代传入鄱阳之后,在鄱阳湖经过了长时间的地方性发展,在百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通过钟日根以及周天润等几代民间艺人创造和改革,形成了"三下响"以及"二下响"的艺术流派。而其中的"二下响"经过发展已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泰山茶文化自唐代就有记载,北方茶文化即肇始于此。以道教占主导信仰的泰山地区,亦蕴含着丰富深厚的茶禅文化资源。清初泰山名刹普照寺的住持祖珍禅师为泰山茶禅文化的承续与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祖珍既是禅宗名派临济宗的著名僧人,在清初文学史上也颇有地位,著有《石堂文集》。他"援儒入佛"的思想为"茶禅一味"的诗文创作与实践提供了深刻系统的思想基础,而他为数众多的茶诗不但集中反映其茶禅思想,也代表了其诗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6):55-56
<正>沈德潜是清中叶享有盛誉的诗人、诗选家和诗论家,他的诗歌作品数量可观,也颇见艺术功力。尤其在绝句一体上,他不仅提出了独具只眼的论见,在创作上也付诸了相应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堪称清中叶的一位绝句大家。在绝句一体中,沈德潜有奉和应制绝句26首,均为七绝,集中收录在清乾隆三年(1738)序刊本《沈归愚诗文全集》之《归愚诗钞》卷八和《恭颂南巡诗》卷十八中。~((1))对于奉和应制诗历来都有批评之声,如清代诗论家吴乔曾对奉和应制诗千人一面的恶俗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0)
《湛然居士文集》是蒙元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耶律楚才所著的文章集合,"蒲察元帅"是《湛然居士文集》一书中多次出现的重要人物,他曾多次替成吉思汗及其子嗣的蒙古政权出征西域并在所征服的地区担任过驻地长官等重要职务。但历史上有关此人的记载非常之少,以至于后世学者就"蒲察元帅"是谁这一基本性问题都众说纷纭,文章拟从与中国社科院刘晓先生对于"蒲察元帅"姓名考证的商榷入手,利用诗文互证和史料梳理的方法希望对"蒲察元帅"真实身份做一些初步考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运斤堂札记     
七、“天教伪体领风花”龚自珍(1792—1841)是晚清的重要诗人和启蒙思想家。他的一首七绝,《歌筵有乞书扇者》咏出了他关于文艺批评的见解。诗曰:“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他坦然地表示对中晚唐诗文持宽容态度,同情那些生于忧患之中的中晚唐诗人的感慨。不象清代批评界的正统观点那样褒崇盛唐诗文,而贬责中晚唐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