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和生态5个维度构建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引入熵技术下的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16年中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综合质量、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分布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城镇化发展内部差异大,土地城镇化以及生态城镇化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最佳,社会城镇化发展整体质量较高。(2)高质量类型城市集聚在中国主要城市群地区,聚集弱、分散强、质量低等城镇化现象明显。(3)综合质量呈现较弱的全局自相关性,高值区分布在3大主要城市群,低值区在西北地区连片聚集。(4)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金融能力和财政水平是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年广东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流动时间、流动范围、流入城市类型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时间、流动范围、流入城市类型均对其住房选择影响显著,流动时间长的省内流动人口更可能拥有自有产权住房,三、四线城市的跨省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免费住房,而一、二线...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2020,(5):19-28
建立"家庭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解决流动人口家庭空间分离问题,实现城市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是中国新时代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全国性大规模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对全国流动人口的家庭空间"团聚-分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流动人口夫妇同城务工的比例较高,但携子女与父母共同外出的比例较低。流动人口家庭的"团聚-分离"状态受所在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流入地的城镇化率与流动人口与其子女和父母团聚的可能性均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而与流动人口配偶团聚的可能性呈正向线性关系。"家庭团聚"已成为流动人口重要的家庭发展诉求,本研究提出,在既定的城镇化模式下,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流动人口家庭"团聚-离散"的平衡点,在平衡点以下城镇化外部环境以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团聚的正效应为主("家庭团聚效应"),在平衡点以上外部环境将转为负效应为主,家庭将被迫离散以降低外部负效应("家庭离散效应")。正负效应转变的平衡点随着城镇化模式与阶段的转变而变化,改进城镇化模式、提升城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将使平衡点向更高水平城镇化区间移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 2010~2018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应用探索性空间回归(ESDA)方法,分析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房租收入比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10~2018 年,房租收入比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分布格局,高-高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低-低型主要分布在安徽西北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的周边城市逐渐由“高-低” 演化成“低-低” 型,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因素、城市活力是影响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房地产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对房租收入比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与大都市圈圈层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内部差异、迁移人口、体系特征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选取9个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9个变量最后形成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和中心城市集聚水平因子.各市距上海的距离与其城市化水平呈反比,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城市化水平呈正比,而各市中心城市的人口与经济的集聚程度对其城市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最后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三层三圈"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布局设想、长三角大都市圈内部空间格局优化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机制和空间范畴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地区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对大区域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提出了"大区域视角下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方向"和"聚焦沿江带,明确城市群,做强中心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的的示范区,谋划其发展必须站在更广阔的区域,辅以更长远的视角。主动响应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的"大产业转移",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这应是皖江城市带新崛起的核心战略。最后对皖江地区的生产空间(工业化)、消费空间(休闲服务)和生活空间(城镇化)组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2012年、2017年百度指数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对数离差均值揭示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网络联系的结构、类型、空间均衡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城际网络联系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有明显增强;(2)城市网络联系层级由"1+5+9+12"分布演变为"3+3+11+10"的格局,上海、武汉、南京成为网络结构中的极核;(3)区域中六成以上城市还属于低点入度、低点出度的Ⅲ型城市,强化区域内城际联系任重道远;(4)城际网络联系强度在空间非均衡性上要远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但增长幅度上又远大于后者;这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进而影响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城镇空间结构是一个省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地域空间表现,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成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安徽城镇化一个重要任务。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四次转型,梳理了不同时期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以及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导向下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表现。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指出安徽城镇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化发展差距拉大、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分布、中心城市辐射力较弱、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优化安徽城镇空间结构的战略,要从广域、局域和县域3个层次空间上提升城镇群空间内部整合力、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增强县城与大镇的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中国开发区流动人口集聚与再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田和工业化的主战场,是吸纳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重要空间载体.但是受制于各种政策性、市场性壁垒的限制和约束,开发区流动人口大多处于“半城镇化”的非定居和“城漂”状态,仅仅实现了非稳定的个体就业非农化或者城镇化,而无法实现完全的、以家庭为单元的城镇化安居.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利用相关经济与流动人口统计数据,论证了在全国总体层面上流动人口就业发展和空间分布与开发区的发展和空间格局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宏观上开发区是流动人口就业的重要空间;其次在对南京和杭州等城市开发区务工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案例访谈基础上,对新时期开发区流动就业人口的就业流动与再流动特征、居住状态和举家城镇化安居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通过合理的再流动促进开发区流动人口城镇化状态优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Hefei, the capital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China's central region. A city with over 2200 years of history, Hefei was still a middle-sized city at the end of 1970s. Over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the city had experienced a dramatic spatial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discusses Hefei's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ts achievement in socioeconomic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its challenges with regard to future development. Urban researchers have largely ignored cities in China's central region; as such, this paper will serve to enrich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in this field and enable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efforts of a typical emerging city in inland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