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褐煤空气氧解生产腐植酸及腐植酸絮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工程》2019,(11):74-78
空气作为氧化剂对褐煤进行氧化,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褐煤中的腐植酸,探究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褐煤中腐植酸质量分数及腐植酸絮凝特性的影响。对氧化前后的褐煤、残渣及腐植酸进行表征,探究褐煤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氧化温度为150℃,氧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褐煤中总腐植酸质量分数为56.3%,游离腐植酸质量分数为51.9%,褐煤腐植酸的絮凝极限值为8.8 mmol/L。由研究结果可知:氧化后褐煤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明显升高,含氧官能团增加;腐植酸与黄腐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较高,与腐植酸相比,黄腐酸氧质量分数较高,分子量较小;氧化后褐煤腐植酸的絮凝极限比原煤腐植酸高。 相似文献
3.
龙口褐煤稀硝酸氧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龙口褐煤进进行了稀硝酸在温和反应条件下氧化降解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氧解产物硝基腐植酸的产率,分子结构芳构化程度,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及硝化煤收率随氧解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元素分析、低温萃取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气相臭氧化对褐煤分子结构及其碱水解产物产率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经臭氧处理后其腐植物质产率增加,并使其官能团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褐煤超临界萃取焦渣活化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雁和扎赉诺尔两种褐煤的超临界萃取焦渣在CO2中的活化性能以及活化前后对酚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半焦性质,活化条件等对数以酚吸附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萃取焦渣与原煤相比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经CO2活化处理,其吸附能力可以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CS2、乙醇和丙酮作为溶剂,对呼伦贝尔褐煤进行连续萃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萃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2萃取物主要由长链脂肪烃和芳烃组成,而这些脂肪烃存在于3种溶剂萃取物中。在40℃条件下,用H2O2溶液采用恒温水浴和超声两种方式氧化萃余煤,超声条件下氧化剧烈,并用FTIR分析了原煤、萃余煤、氧化煤的化学结构的变化。氧化后的水溶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用GC/MS检测萃取物,恒温水浴氧化可以检测到30种化合物,而超声氧化只检测到14种,且都是以酯类为主。 相似文献
9.
先锋褐煤CO/H2O超临界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CO初压、不同催化剂作用下,以CO/H2O为溶剂对云南先锋褐煤进行超临界萃取,对萃取物的族组成进行了^1H,^13C-NMR分析。结果表明:萃取产率和转化率随CO初压增大而增加;CO和H2O可发生变换反应生成中间态活泼氢,从而具有较哟的供氢能力,使萃取产率和转化率提高;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及碳酸盐对CO/H2O变换反应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萃取物的油组分以单环芳香结构为主,具有较高的H/C比和较多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石油醚、氯仿对褐煤进行分级萃取,将萃余煤进行碱性弱氧化.GC/MS对褐煤和氧化产物的萃取液进行成份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份的相对含量.实验表明:原煤石油醚萃取液中鉴定了46种组分,主要以烃类(80.2%)和酯类(14.3%)为主;萃余氧化煤的石油醚萃取液中鉴定了44种为氧化产物,与原煤组分相比,其中烃类(43.3%)相对含量减少,酯类(18.9%),醇类(15%),芳香烃(6.5%),酚类(6.1%),烯烃(4.6%),酸类(2.2%)相对含量增加.这表明在该氧化条件下可以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其它有机化学品. 相似文献
11.
12.
褐煤腐植酸的结构、组成及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从褐煤中提取腐植酸的方法、腐植酸结构、组成以及生产腐植酸磷肥的研究进展。预处理褐煤可提高腐植酸的萃取率,但需要解决其经济性问题。常用气相渗透压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表观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法和流动场流分离技术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是研究热点。腐植酸的超分子结构是由小分子簇形成。腐植酸主要由芳香酸和酚组成,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是研究腐植酸组成的主要方法,为避免极性化合物的影响,实验时常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电泳法常被称作腐植酸的指纹信息,用做腐植酸分类。腐植酸和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受p H值影响较大,腐植酸-金属-磷酸盐络合物是腐植酸磷肥的主要成分,可减少土壤中磷的固定,增加植物吸收磷的有效性,是腐植酸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黄腐酸提取及其分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16,(5):940-943
简述了黄腐酸的基本性质,分析了近年来关于黄腐酸提取方法的研究,并对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期寻求一种更具前途的黄腐酸提取方法,同时针对黄腐酸分子结构的表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