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示当前乡村幼儿园设计在儿童健康发展及乡村整体文化振兴中的社会价值,为乡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一系列可供参考的设计策略及方法。对雅安地区10所援建项目进行分析对比及文献寻证。总结影响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及幼儿园运营的社会问题,剖析乡村幼儿园在可持续运营、土地集约利用、乡村教育扶持三个方面社会效益的设计实现模式。乡村幼儿园设计应以社会效益为指引,立足儿童健康发展教育观,利用乡村自然文化资源,以游戏体验与文化感知空间为媒介,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系统化的设计策略,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为出发点,选取建筑师介入下的当代乡村教育建筑实践案例,分别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建造方式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设计中如何通过城乡资源的流动,实现乡村物质环境的质量提升、地域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可持续社区的构建与发展,进而指出建筑师在外力介入下的当代乡村教育建筑设计在物理环境、精神空间与社会交往场域这3个层面的意义,目的是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再生、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下的乡村振兴是一项内容多元的系统性工程,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也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振兴,这对乡村振兴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随着人们对旅游和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乡村研学旅行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和教学模式。它将乡村旅游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乡村振兴和教育改革的双赢。本文将在此背景下,探索湖南省浏阳市中华老种子德育实践基地“农耕文化+思政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寻求乡村研学旅行发展的可行性空间,以期推动当地乡村研学旅行与乡村振兴的完美交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4)
由于我国城乡文化二元对立以及乡村学校内部两种文化的二元并存,使得作为整体的乡村教师队伍出现了"农民化"和"市民化"的社会分层,进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冲突,具体表现为价值观念上的冲突、符号体系上的冲突、行为方式上的冲突。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文化冲突会阻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影响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何以化解这些冲突?深而思之,唯有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加强对话交流,倡导合作共享才能消解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文化冲突、推动乡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代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乡土文化丧失的困境和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需求,基于乡村人居环境学“背景、活动、建设”三位一体的理论,乡村人居活动展开,文章研究乡土聚居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相互耦合的途径和内在机制,通过对乡土文化特征价值的定量化评价和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适宜性的评估测定,建立二者对应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而,从乡村旅游空间规划、乡村旅游活动策划、乡村旅游开发建设3个层面提出实现乡土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有机耦合的干预模式。创新性提出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模式,以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政策为契机、依据旅游资源的价值性实现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资本运营,从开发机制上保障乡村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经济收益,从而通过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使村民安于乡土、延续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生活方式、承载“山水乡愁”,实现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乡村教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从关系正义的视角,目前社会资源在城乡教师之间的配置情况是有失公平正义的。研究在辨证地分析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和乡村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搭建一条清晰的基础性文化资源均等——发展机会相当——社会物质资源平等占有的教师社会资源正义分配框架,通过让乡村教师体会到被尊重的职业获得感,建立竞争性的乡村教师动态补充机制,鼓励乡村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决策者和参与人,还乡村教师文化自主权,实施城乡教师工资差异分配机制等有力举措,帮助乡村教师重建尊严、主体、权利、角色和职业地位。通过关系调节,使乡村教师占有社会资源达到一种相对正义的状态,吸引更多的仁人志士扎根乡村大地,激励乡村教师坚守乡村积极奉献,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与文化线路的时代背景下,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现场实测、文献阅读的研究方法,结合乡村振兴与文化线路的内涵,建构以旅游发展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方法,提出旅游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保护3方面同文化线路整体性、延续性的耦合联动发展。针对溉洞古道上南平村振兴进行研究,基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1)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得出古道、古村、绿道等多道联动发展的模式,并论证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2)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在满足居住环境、公共建筑和配套设施优化完善的基础上,提出同自然环境实现多元融合的可持续发展;3)乡村治理保护方面,通过自治和共治完善整体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延续性。创新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与文化线路耦合发展的方法构架,并结合溉洞古道的文化线路特征对南平村的乡村振兴发展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南平村近年来振兴成效的分析,证明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通过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让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好,实现乡村旅游全新元素的发展。本文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进行探索,希望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文化创意的结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推动了掌上村落文化体系的开发与实现路径和促进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地域适应性理论体系的构建。解决了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处理、掌上村落的关键技术开发、绿色科技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实施等关键性科学问题。掌上村落体系的构建,解决了当前传统村落实用技能人才培育与引进、文化信息产业绿色发展和传统文化可持续等关键性科学问题,实现了传统村落生态宜居与绿色科技协同发展。通过对体系构建的指标进行科学的认证,选取历史、遗产、人才、教育、健康五大体系与产业、生活、人物、文化、民居五大核心模块进行关联程度的评价认证,最后得出掌上村落体系构建的最优化指标,阐明掌上村落体系构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可持续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贵庆 《室内设计》2019,(6):102-108
我国乡村长期农耕社会发展积累了 大量优秀的人居文化遗存,是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重要资源。对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 读,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文化与空间的辩证 关系。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具有对应性,乡村 人居文化要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可以协 调共存于乡村人居空间。为激发乡村活力营 造,需要将优秀的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改善 提升进行对接,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人居 文化资源,并通过乡村人居文化资源的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实现其活态再生。“文 化双创”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为践行“两 山理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