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长期浸泡作用下砂性土-黏性土二元混合堤防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对高水位不同降速条件下堤防渗流和抗滑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水位下降速度对堤防边坡渗流稳定性和抗滑稳定性影响较大;同时水位骤降过程中,堤防迎水侧砂性土和黏性土接触面可能会发生流砂和接触冲刷破坏。本文研究这种二元结构混合堤防在水位下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渗透破坏问题,为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汛期随着长江水位的上升,堤防背水侧堤基的渗透出逸比降增大,若超过堤基土的渗透临界比降就会发生渗透破坏.因此,堤基渗流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堤防的防洪安全,是堤防加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安徽省长江堤防加固建设经验,对堤基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分类,分析堤基渗透变形原因和特点,对填塘固基、背水侧透水盖重、减压沟、减压井、粘性土截水槽、垂直防渗墙等常用的堤基渗流控制措施进行介绍,提出了对不同类型堤基的适用性,以期使今后在堤基加固方案选择时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丹江河流特点及商州市堤防质量特征对堤防的破坏类型,堤基的渗透稳定及筑堤料位置的选择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说明了渗透破坏及冲刷破坏是该类堤防工程破坏的主要类型,并结合工程经验及实例对筑堤料场距离进行了计算,说明在堤内外附近取料对堤基的影响及危害,供堤防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位变化是影响堤防稳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定量分析赤田港堤防在不同水位变化条件下的迎水侧堤坡稳定安全,考虑水位变化速率影响,对堤防迎水侧进行堤坡稳定有限元计算。分析赤田港堤防在不同水位变化速率、堤坡比和冲刷深度影响下堤坡稳定安全的变化规律,对赤田港现状堤防结构优化和除险加固措施选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庆  周兵 《吉林水利》2013,(7):22-25,29
堤基透水层渗透破坏是洪水期间堤防发生险情的主要原因,对堤基渗透破坏机理进行研究,了解堤基渗透破坏的类型和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处理,保护堤防的安全,在堤防加固和防洪决策中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堤基渗流模拟方面采用室内砂槽模型进行探索研究,结合工程实际,为防渗加固设计和防洪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乔坨子段堤身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局部含有细砂层。堤基由粉质黏土、细砂组成。黏性土为微透水,细砂层为强透水。迎水坡坝炕前沙丘、沟壑较多,堤防两侧均有筑堤取土留下的水坑,地下水连通,极易形成渗透通道,产生渗透破坏。为从根本上消除渗透破坏隐患。需要采取工程处理措施。该区堤基黏性土为微透水,细砂层为强透水。堤防两侧50m范围内均有因筑堤取土留下的水坑以及鱼塘,堤基连通,形成地下渗漏通道,洪水期堤后有大面积渗水现象,故需对砂基防渗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方法是定性的,而堤防工程安全影响因素繁多,其影响因素既有定量又有非定量指标,且由于各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最终导致堤防的安全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与随意性。为了建立定量化的堤防工程安全评价体系,以堤基工程渗流安全评价为例,分析了堤基渗透变形的主要表现形式,确定了堤基渗透破坏险情的安全主控因素,通过专家主观经验赋值法对各主控因素进行加权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堤基渗流的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实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说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定量化的堤防工程安全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可推广至其他堤防工程中堤基渗流变形破坏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8.
长江簰洲湾堤防位于二元结构地基之上,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由于长期高水位浸泡,堤身和堤基已充分饱和,渗流计算结果表明,堤基弱透水覆盖层承受着40%的堤防水头,但堤基覆盖层的厚度较小,堤防溃口时堤基覆盖层的渗透坡降接近甚至超过了临界渗透坡降,因而堤基覆盖层被渗流顶穿,粉细砂层随之发生管涌,最终导致堤防溃口,因堤基粉细砂层厚度大,垂直防渗措施不适于该堵口复堤工程,经渗透稳定性评价和综合分析,建议在簰洲湾堤防堵口复堤工程中采用堤外铺盖和堤内压盖相结合的渗流控制方案,实践证明该渗控方案易于实施,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
堤防变形直接影响堤防的安全性,尤其是深厚软土地基上的堤防,其变形量往往较大,常作为堤防安全的主要评价指标。依托某软土地基上重建堤防工程,建立了堤防典型断面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计算了竣工期和特征水位下的堤防变形,重点分析水位变化及压重平台对堤防变形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堤防沉降较大,大值区主要集中堤基表层中央附近,软基对堤防沉降的影响很显著;堤防水平变形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软基中,堤身部分水平变形小。迎水坡的压重平台和临河侧水位变化主要对堤防水平变形有较大影响。总体上,堤防设计方案合理,建议在堤顶预留足够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10.
谷珊珊 《河北水利》2023,(11):45-46
对处理双层地基渗透稳定的原则及具体措施进行了介绍,针对不同堤基的土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达到阻断堤基渗流破坏保证堤防稳定的目的。并为类似堤防工程渗透破坏处理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盘山县旧绕阳河堤防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了对原有堤防进行加高培厚、迎水侧堤基垂直铺塑(穿堤建筑物堤段采用高压喷射灌浆)和堤坡复合土工膜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有效提高了堤防抗冲刷能力,工程效果良好。旧绕阳河堤防渗加固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当地防洪设施,提高了现状堤防的防洪标准,保障了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当地经济发展环境,为地区综合开发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陈明龙  刘瑜  张家柱 《治淮》2010,(3):35-36
<正>堤防工程大多为人工挑筑逐年形成的,由于自然老化和人畜破坏,主要工程隐患为散浸、塌陷、裂缝、顺水流冲刷、堤基渗透变形、堤坡稳定等,造成堤防防御洪水能力减弱。为使堤防工程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  相似文献   

13.
占洪波 《治淮》2010,(1):14-16
渗透破坏在堤防工程中非常普遍,根据1998年长江防洪抢险的统计资料,渗透破坏险情占总险情的70%,溃决、冲决几乎皆由渗透破坏所致。堤防除险加固中堤基防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山区河道堤防堤基及堤身土层多由透水性较强的非黏性土构成,汛期易产生渗透破坏和堤基渗漏,在堤防工程设计中需考虑一定的防渗排水或加固补强措施.以金沙江丽江段新建堤防工程为例,对采取不同渗控方案的堤防断面进行了非稳定渗流计算,对堤身及堤基渗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堤后农作物特性进行了淹没分析,提出了针对典型山区河道堤防较为...  相似文献   

15.
堤防设计中,当堤基渗流出逸比降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堤基会产生管涌、流土等渗透破坏,这是堤防工程最为多见且必须处理的问题。采取有效、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文中以某河道为例,介绍了堤防堤身及堤基采用土工膜防渗处理设计,并对加固后堤防进行渗流稳定验算。  相似文献   

16.
杨健  张漫  曹骏 《人民长江》2005,36(11):56-57
针对永赖圩堤防工程中所采用的水泥土防渗墙的渗控措施,对各监测断面历时3 a的水位孔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长江水位与堤基渗流的变化规律,汛期随江水位变化,防渗墙后堤基渗透变化速率明显小于墙前,墙前、墙后最大水位差为2.63 m,表明防渗墙起到了明显的防渗作用;而在枯水期,堤基渗透水位的升降主要受堤后地下水位的影响.对水泥土防渗墙截渗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堤基管涌是汛期堤防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渗透变形现象,严重影响堤防工程和堤防保护区内生命财产安全。堤基管涌因其隐蔽性、危害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其发展机理和破坏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经验方法、数学模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这四类主要研究方法分别评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管涌研究水平的现状和管涌防治工作的需求,提出未来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后张堤堤防进行了非稳定渗流分析,研究了洪水过程中堤防及两岸渗流场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洪水位升降过程中,两岸自由水面变化受洪水位影响较小,洪水位主要影响区域位于堤防内;堤防迎水坡最大渗透坡降随水位上升而增大,随水位下降而减小;受地层材料渗透性影响,同一水位条件下,上涨时的最大渗透坡降小于下降时的最大渗透坡降;在快速退水初期,左右岸迎水坡附近最大渗透坡降均高于相应土体的允许渗透坡降,建议采取相应防渗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对防洪堤堤基渗透破坏的主要表现进行阐述后,对防洪堤堤基防渗处理方案进行了简单探讨.结合多年大量防洪抢险和防洪堤堤基安全运行维护工作经验,对堤防堤基基础防渗工程中常用的防渗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堤防迎水侧堤坡防护材料的对比分析,总结了适用于严寒地带山丘区堤防迎水侧堤坡防护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