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6)
在试图探寻《资本论》可以被哲学解释学解读诠释的意义上,可以采用"双向解释学"研究法,即一是从哲学解释学的视阈对《资本论》进行当代性解读,以解释学原理寻求文本理解的"当代性"经验,让哲学对话在"重新理解"中发生;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观点论述中探寻其所蕴含的解释学方法,在"实践哲学"的本质中寻求自身的理论生长点,让哲学对话在"深入挖掘"中开展。但必须指出,这种解读并非马克思主义向哲学解释学的趋同,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原则出发,寻求研究方法的"内在"包容性,以一种平等的、互相理解的姿态,把对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文本研究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向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
解释学哲学化何以可能,是基于文本的"理解"与事物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理解"和"认识"在概念上是包含关系,在对象的范围上是相容的,任务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并且二者"真理性"的含义及检验标准亦是相通的,因而以理解内含于认识为逻辑通道,解释学哲学化才得以可能。然而对解释学哲学化这种潮流,我们要给予中肯的评价,既不能过分提高其地位,也不能片面抹杀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和实践哲学具有密切的联系。他受古代实践哲学传统的影响,强调实践哲学和实践的互动关系,这决定了实践哲学不同于理论哲学和制作哲学的特点。这种关系启发了他对解释学特征的看法,以"参与"理想取代科学的客观性理想。他力图将实践哲学和解释学融合起来,形成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立足于当代历史处境,反思不同于科学技术理性的实践合理性,批判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统治给人类造成的危机。他的解释学的对话理想对于当代实践问题,如不同文明如何共存,如何对待与传统的关系等,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63-64
近代西方的主体性美学转向对人的美感和审美意识的探究,相比于古代的那种专注于美本质研究的客体性美学,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主体性美学在现代遭遇了巨大的理论困境,因为它仍然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由何以可能"和"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在现代西方,以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美学家们对主体性美学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在对解释学对话、视域融合、艺术游戏等一系列概念的阐述中,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转向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美学思路,实现了从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谢林晚期哲学和海德格尔后期思想有着许多相近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两人都对克服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努力,并都在此基础上进行过新的思想可能性的尝试。谢林通过"否定哲学"与"肯定哲学"的区分,建立了一种不同于柏拉图传统的历史性存在概念,为一种新的存在意义和存在谱系学铺平了道路。海德格尔则更为明确地通过现象学的解释学跳出了传统的存在概念,并在作为"存有"的"本有"概念中以另一种方式补充了由谢林提出的新的存在理解方案;这一点同时也构成了两人间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6)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德育现实的指导性问题;二是德育历史的连贯性问题;三是德育影响的整体性问题;四是德育载体的丰富性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着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德育应走进学生生活;二是再现传统德育的价值魅力;三是以"大德育观"来统摄学校德育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康德的认识论转向已蕴含着生存论与知识论的基本区分。生存主义曾一度以怀疑主义的姿态反映了这一区分。但是,与生存主义实质上不同的现象学—解释学道路,主要说来还是开释并转化生成论传统及其资源,进而促成了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转变。生存论无疑是哲学解释学的核心论域,但哲学解释学的生存论如何获得历史意识,越来越成为解释学本身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3)
应用型人才德育应是育心与养德的融合互进的过程。为此,教师要有"爱心"与"匠心",要做到"贴心",促使德育内容贴近学生,感动心灵;德育方式注重体验,启迪心灵;德育考核知行合一,触动心灵。同时,要构建有效机制,促进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养成职业道德,在行为扬惩中养成社会公德,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感恩意识,在行为习惯中养成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108-118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着较多的现实困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哲学社科人才评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大数据有助于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准确性和预测性、透明性和公平性。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需要以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应用价值为立足点,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客观化的评价标准、公正化的评价程序为基本内容,重点解决好"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同时,通过完善人才评价法律法规、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开放共享和一体化平台等措施,努力推动人才评价的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1)
德育课程的评价机制起着指引学生德性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但当下中职德育课程的评价机制以人才甑别的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模式,难以实现评价促发展的目的。在实践中,笔者以新课改的评价要求和"三贴近"的教学原则为准绳,进行改革探索,形成了部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