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注CO2开发油气田是一种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技术手段,但由于CO2区油成本较高,分析储层是否适合注CO2,其驱油方式的可行性研究至关重要。地层渗透率和压力保持水平对CO2驱油效率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室内长岩心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渗透率和压力保持水平条件下CO2驱油效率、驱替压差及气体突破时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驱替过程中驱替压差随渗透率的降低而增大,驱油效率和气体突破时间也都随渗透率降低而增大;随压力保持水平升高,CO2突破时间越长,驱油效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岩心快速饱和油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自行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用于低渗透岩心快速饱和油实验。实验方法是用CO2气体驱尽岩心中的空气,再用模拟油驱替CO2,利用CO2易溶于油,容易形成混相驱替的原理,油会占据孔隙空间,从而实现低渗透岩心快速饱和油。另外,同时还进行了抽空饱和岩心实验和直接用模拟油驱实验,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气测岩心孔隙体积为基准来对比分析岩心饱和油的程度。实验结果发现:抽空饱和程度最高,但需要时间较长;直接用模拟油驱的饱和程度最差;"CO2+模拟油"混相驱饱和油需要的时间短,且饱和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叶芳春 《试采技术》1989,10(3):51-62,67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CO2驱存在气源、输送、腐蚀等问题,对自生CO2驱油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自生CO2驱油机理,在考虑反应速度、经济因素的基础上,筛选出自生CO2体系,对优选出的体系进行原油膨胀、降黏效果评价实验,并利用微观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了其驱油机理和效果。实验表明,自生CO2驱油技术在低温时应选用双液法体系,高温选用单液法体系;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该技术能够使模拟原油膨胀10%~32.5%,油越稠效果越好;可使原油黏度降低38.1%~57.2%;在水驱后能够提高填砂模型采收率6.4~15.5个百分点,双液法效果好于单液法。室内实验和先导性试验表明,自生CO2驱油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外科技情报》2004,(2):18-32
现在能够得到在有代表性的储层条件下进行的室内三次采油CO2驱研究的结果。在储层模型中使用这些数据能够大大地改变预测的CO2驱动态。室内数据包括当含水饱和度下降时的水和油的相对渗透率、混相驱残余油饱和度、残余CO2饱和度和CO2的相对渗透率。预测的采油量、CO2采出量和突破时间都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CO_2在原油中的扩散在油藏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到采收率提高幅度和原油黏度的降低程度等。本文从直接法和间接法两个方面进行了CO_2在原油中扩散系数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总结,重点阐述了间接方法测定扩散系数的模型差别及研究进展,指出了完善影响因素分析、丰富研究维度、完善不同尺度孔隙中扩散规律研究等将成为未来CO_2在原油中的扩散研究重点和热点。图10表1参47  相似文献   

7.
针对CO2驱油过程中易造成沥青质等重有机质沉积,导致原油组分发生改变,影响驱油效果这一问题,考察了不同原油沥青质含量、岩心渗透率条件下沥青质的沉积量及CO2驱油效果,研究了CO2驱替过程中沥青质沉积和原油采收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CO2驱油过程中引起的沥青质沉积与岩心渗透率、原油初始沥青质含量直接相关;相同条件下,低渗透岩心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随着沥青质沉积量的增加,CO2驱的采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CO2驱油是常规油藏提高采收率有效方法。为了分析研究在特低渗储层注CO2的适应性及作用规律,分析研究了注入CO2后原油体系相态变化特征,通过建立岩心尺度的基质裂缝基本渗流单元模型,研究不同吞吐介质CO2,N2和H2O在单簇缝中的渗流规律,定性表征CO2在扩散效应、降黏作用、改善流动性以及抽提富集作用中区别于其他2种介质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CO2扩散效应作用体现在基质网格中摩尔分数分布差别,最大相差约10%;CO2降黏和改善油相渗透率作用明显,在相同注入压力下CO2注入性弱于N2优于H2O;经过5轮次吞吐后注CO2采出程度为23%,注H2O为20%,注N2约为18%,这为特低渗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欢庆  胡永乐  田昌炳 《油田化学》2012,29(1):116-121,127
详细介绍了CO2驱油与埋存研究的现状。目前CO2驱油在国外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正在进行矿场先导试验。而CO2埋存在国内外均处于探索阶段。CO2驱油与埋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提高采收率方面的扩大波及体积等关键问题、CO2埋存介质和方法的选择、CO2驱油对地层的伤害、CO2驱油与埋存的气源问题、CO2驱油与埋存产业协调和整体规划5大方面。指出了该项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Weyburn和Midale油藏的Marly/Vuggy层带模拟三次CO2注入,做了一系列的岩心驱替实验.不同渗透率的贝雷岩心沿纵向对剖开.对开的岩心片段拼合起来,分别代表Marly层和Vuggy层.将水(水驱模式)和CO2(三次CO2驱模式)注入双重渗透率岩心的高渗透率部分的底部.岩心驱替结果表明,在三次CO2驱替中,CO2可以达到水驱难以波及到的低渗透率层的顶部.而且对于三次原油采收率的工作压力、注入速度和渗透率差异的反应也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渗透储层岩心的饱和难题,基于CO2置换吸附气的原理开发了低渗透储层岩心饱和方法和实验装置,通过饱水法孔隙度测量考察了该方法在26块低渗透储层岩心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该方法饱和后饱水法孔隙度比常规饱和方法饱和后的饱水法孔隙度平均增加0.54%,平均比氦气法孔隙度小0.14%左右,饱和效果有明显改善并近于完全饱和;饱水法孔隙度相对增量与泥质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平均粒径、孔隙度、渗透率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该方法在消除致密岩心吸附气对饱和影响方面有很好的针对性,可用于低渗透储层岩心的饱和。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扩散系数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组装了两套可控温型天然气扩散系数测定仪,可以测定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的天然气扩散系数,能较好地模拟地层条件,比以往国内外常温、常压或较高温度、压力的测量仪前进了一步。利用该仪器分别测定了天然气通过10块干岩样和饱和水岩样的天然气扩散系数,并应用费克定律的积分式及气体范德华方程,将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转换为饱和介质条件下的天然气扩散系数,转换系数为6.09。利用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对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进行了温度校正,校正后地层条件下的天然气扩散系数均小于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且随着埋深增加,二者之间的差值逐渐减小,其原因是地温随着埋深增加而升高,天然气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表明这一校正结果是符合地层条件的。图1表2参5(李海燕摘)  相似文献   

13.
非均质盖层综合天然气扩散系数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砂泥岩天然气扩散系数获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砂泥岩天然气扩散系数和砂泥在非均质盖层中所占的厚度比值,根据串连原理,建立了一套非均质盖层天然气综合扩散系数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昌德气藏上覆各非均质盖层天然气综合扩散系数的研究中.结果符合实际地质规律,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非均质盖层天然气综合扩散系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带传质扩散的一维单向流和平面径向流的渗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了确定单向流及五点法井网注示踪剂段塞时扩散系数的数学公式。利用天然岩心注示踪剂的方式及人造五点法平板模型注示踪剂段塞的方式,分别测定了示踪剂在单向渗流及五点法井网渗流过程中的渗流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示踪剂在地下渗流过程中扩散系数与地层的渗透率、注入示踪剂的类型及浓度、注入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可靠的扩散系数测量方法对于稠油开发中气体注入方案设计、页岩气开发中流动机理研究和天然气成藏保存过程中气体运移方式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脉冲技术在稠油中测量扩散系数的新方法。首先通过压力脉冲实验来记录PVT容器空腔内的甲烷气体向稠油扩散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然后根据Fick第二定律和油气界面的动态边界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所得到的解析解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扩散系数。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任一时刻空腔内还未流入油相中的气体物质的量与扩散达到平衡时流入油相中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在时间较长时与无因次时间呈线性关系;与其他文献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的测量结果合理,并可推测出扩散系数随油相黏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动态边界数学扩散模型符合实际气体扩散的物理过程,能准确地测量气体在稠油等有机质中扩散系数的大小。同时,所得到的新扩散系数测量方法还具有实验简便、操作简单、不用分析油相组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环保和职业卫生要求的逐渐加强,针对天然气处理厂CO2气体放空的情况,结合CO2在天然气处理厂的泄放实例,介绍了CO2气体扩散的危害。利用挪威船级社技术公司研发的PHAST5.22专业软件对CO2气体的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指出:天然气处理厂应重视CO2气体的危害,若长期连续放空,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各类天然气处理厂应考虑推广CO2回收利用的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CO2吞吐法在低渗透油藏的试验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针对江苏油田低渗透复杂小断块油田,其油藏分散、储量少,形不成常规注采对应井网的特点,进行CO2吞吐,在保证气源的条件下,可与压裂增产法相媲美。通过CO2对江苏油田典型原油的作用研究,分析了CO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提出了在长岩心物理模型上进行的吞吐试验,明确了CO2吞吐的主要机理。同时给出了用组分模型进行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的结果,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具有丰富CO2资源的江苏油田,进行CO2单井吞吐来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岩石扩散系数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深入研究影响岩石扩散系数因素的基础上,本语文从和实测数据中确定出岩石扩散系数与其孔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孔隙率与声波时差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岩石扩散系数与声波时差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上述关系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炭系泥岩扩散系数,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的同放散系数值,而且可以把岩石扩散系数的研究扩展一同上。对于准确评价泥岩阻扩散相天然气能力和估算天然气扩散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