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培养风景园林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简要分析风景园林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现状,明确指出风景园林研究生培养规模、培养模式、培养水平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构建我国风景园林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着重指出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特别强调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议通过调整优化风景园林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区布局,改进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水平,扩大培养规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梯行业特色和产品特点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关联影响条件,以及电梯行业传统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为例,阐述了电梯技能人才现代培养体系的支撑架构.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教育的主要方向之一。消防职业是一种直接涉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自身具有高度危险性且技术要求较高的特殊职业。提高消防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提高全社会消防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消防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笔者分析了消防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措施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结人才培养阶段衔接性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及交叉学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科教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二三三四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即以双轮驱动配合“三类整合”课程体系,注重三大能力培养与四阶段科研训练,构建五方支撑培养体系,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潘永灿  荀勇 《山西建筑》2014,(2):251-252
依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围绕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创新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探索,制定了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之后,建设一流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美国文理学院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引领全球,其中,威廉姆斯学院作为美国精英本科教育的代表性院校,专注本科教学,培养出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可谓本科教育的典范。威廉姆斯学院优质的招生是本科质量的前提保障,一贯制录取制度将招生程序便捷化,严格的资格审查为学校生源把关;以博雅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核心,在课程设置中把握广博,同时提供丰富的科研训练机会,贯彻博雅之精髓;威廉姆斯在教学活动开展方面十分注重内外课堂结合、学生主体性发挥以及体育教学的开展;其充分的学习支持则依靠紧密的师生关系与多样的学习互助团体来实现。由此启示我国高校一流本科建设中应坚持综合评估、优质招生,博雅教育、通识拓展,分类指导、特色发展,资源整合、平台搭建。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程》2014,(4):72-75
建设高效、先进的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就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搭建学校、工厂、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从实训基地的架构运营、综合管理、项目开展、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8.
地方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理论、实践、素质教育体系相互支撑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适应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满足社会对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章从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以及完善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支撑条件等三个方面研究了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教学内容以城市规划实践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关键,以期为构建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建筑市场的不断成熟,安全管理人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分析了现阶段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旨在为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