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洪灾害危险区图是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重要成果,是对防洪现状评价成果、危险区划分成果、预警指标分析成果的直接反映。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图的制图流程及绘制要求。结合河北省山洪灾害分析评价项目危险区图的绘制经验,以GIS软件为依托,提出山洪灾害危险区图的制图流程及绘图技术,为其他省、区、市绘制山洪灾害危险区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灵丘县山洪灾害现状防治措施,通过对山洪灾害防治区进行现状防洪能力评价、危险区划分及预警指标计算,从而提出灵丘县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以及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肇庆市广宁县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暴雨洪水基本特征,了解防治区现状防洪能力、危险区等级划分以及预警指标等成果,给山洪灾害预案编制、预警预报、群测群防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撑,该文以评价对象利树村为例,介绍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流程,开展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现状防洪能力分析、危险区划分和预警指标分析,获得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成果,并结合广宁县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可供山洪灾害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底图、基础数据和山洪灾害调查数据等资料,对五指山市进行了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并以通什水上游的军民村(TS06)小流域作为实例介绍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流程,主要评价内容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现状防洪能力分析和危险区划分、预警指标分析,最后,针对五指山市山洪灾害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山洪灾害防御长期实践基础上,结合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和"十四五"规划谋划,分析了四川省山洪灾害防御短板,提出了四川省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管理及分级管理的技术要求和措施,以期实现山洪灾害危险区管理精细化,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饮马河流域山洪灾害调查,全面、准确地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情况,摸清该市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并建立山洪灾害调查成果数据库;分析小流域暴雨洪水特征,提供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的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等防灾对象的现状防洪能力,危险区等级划分以及预警指标等成果,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案编制、人员转移、临时安置、防灾意识普及、群测群防等工作进一步提供科学、全面、详细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区、分级及精细化管理,结合危险区实际,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开展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调整工作十分必要。以重庆市山洪灾害危险区管理为例,在现有技术标准、管理指南以及管理现状基础上,归纳了危险区管理原则,制定了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编制流程,设置了危险区调整变更条件,提出了基于FloodArea模型的危险区防洪能力确定思路,细化了危险区等级划分标准,总结了危险区预警阈值计算方法。实践表明,该管理办法符合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实际,可用于防洪减灾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以期为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完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大武口区是宁夏2014年度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县之一,通过进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定性分析确定受山洪威胁的居民区,评价沿河村落山洪灾害现状防御能力,科学划定危险区,为进一步提高大武口区山洪灾害防治能力,科学设定预警范围,制定防御预案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隰县山洪灾害调查,在对全县山洪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防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山洪灾害的对策措施.发挥TWR01A型雷达监测作用,提前30 min预报山洪危险区出现区域暴雨,从而提高隰县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促进隰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中的重要环节。依托山洪灾害调查成果,通过分析小流域暴雨洪水特征,能够为分析山洪灾害重要城镇防灾对象的现状防洪能力、危险区等级划分以及预警指标计算提供科学、全面、详细的信息支撑。本文以都安县安阳镇为例,阐述了山丘区城镇开展山洪分析评价的主要技术措施,同时对当地防洪能力提升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3~2015年,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相继在2 058个县展开。广西浦北县的调查评价工作开展于2014年,通过此项工作,调查了浦北县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基本资料、历史山洪灾害分布、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及涉水工程分布,划定了山洪灾害危险区,分析了各重要沿河村落的现状防洪能力,初步提出了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浦北县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认为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有助于查清县域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的分布,明确各重点防治区面临的山洪风险因素,支撑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完善,并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初值,也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有效支撑。同事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如山洪灾害预警的确定方法、预警指标的可靠性问题等等。而我国目前在建的山洪预警系统均为静态指标系统,国际上先进的预警系统均为动态预警系统且仍在不断完善中,因此,我国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尚需加大研究和投入。  相似文献   

12.
杜俊  陈晶  熊执中 《人民长江》2016,47(9):12-16
云南省山洪灾害频发,防灾避险任务艰巨。通过2009~2015年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查清了省内流域暴雨特性、人员分布、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划定了山洪灾害防治区和危险区,评价了防洪现状,明确了避灾转移路线和临时避险点;建设完成覆盖全省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和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网络互联互通和监测预警信息的实时共享,创造性地构建了适合云南省情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探索了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特点,延伸和扩展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今后还将进一步完善硬件、软件实力,开展多层面的研究,使山洪灾害防治得到有序、良好、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运城市桓曲县山洪灾害设计暴雨计算、设计洪水分析及防洪现状评价,得出了运城市垣曲县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40多个村落的现状防洪能力、危险区等级划分及预警指标等成果,对当地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案编制、人员转移、临时安置、防灾意识普及、群测群防等工作进一步提供科学、全面、详细的方法和信息支撑,也可为类似城市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地防治浙江省山丘地区的山洪灾害,结合具体调查实例,对浙江省天台县、温州市鹿城区、乐清市共133个沿河村落划分为不同的河道型式,分析不同河道型式对沿河村落所造成的灾害程度大小,得出I型河道型式的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较好;在设计洪水计算分析和现状防洪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给出具体的危险区等级划分,从而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人员转移、临时安置提供支撑,并为其他山丘地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洪灾害损失日趋严重的局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榆社县典型的东河小流域警戒流量分析,核实了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中相关流域危险区划分的合理性,达到有效避免因灾害造成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发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山洪灾害调查以防治区总体情况普查为基础,通过深入调查区域内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等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重点防治区内居民点、自然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防洪现状,科学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为进一步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工程治理等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和支撑。结合云南省红河县山洪灾害调查工作的实例,阐述了进行外业调查的人员分工及职责、调查装备的基本配置、外业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以及调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认为,合理的人员分工、齐全的装备配置以及条理清晰的实施步骤更有利于山洪灾害外业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磐安县是浙江省山洪灾害频发的山区县,2008年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作,2009年完成了境内3个小流域10个乡(镇)的山洪灾害防治建设任务。总结了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水雨情监测点设置、避灾点及危险区设置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思路,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中的常见问题,本文对石台县29个调查点开展了山洪灾害调查工作。结果显示:目前石台县范围内仍有洪水痕迹留存且影响最大的历史洪水分别是"20070710""19960619""19980626";全县山洪灾害总体防御能力在5a一遇及以下;6.8%的人口居住在极高危险区,发生山洪灾害的重现期不足5a一遇;18.2%的人口居住在高危险区,发生山洪灾害的重现期不足20a一遇;37%的人口居住在危险区,发生山洪灾害的重现期不足50a一遇;山洪灾害1h成灾雨量平均在44mm左右(反推法)和60mm左右(同频率法)。  相似文献   

19.
临安市是浙江省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2007年,被国家防总列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本文叙述临安市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并分析临安市山洪灾害防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临安市山洪灾害防御的对策,以期为临安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卢宝林 《中国水利》2014,(18):27-29
<正>内蒙古自治区山洪灾害非工程建设项目开始于2010年,经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4个年度的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部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系统,使预警信息至少可以发送到行政村一级;通过山洪灾害普查基本摸清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防治区面积、区内人口、小流域数量以及危险区范围和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乡镇、村及其人口的数量;组织防治区内各旗(县、区)、苏木(乡镇)、村编制山洪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