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人机巡线方式与人工巡线、载人直升机巡线方式的比较;无人机巡线科技项目试验性飞行后,对适应输电线路巡视工作的无人机机型选定;目前无人机巡线存在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如改进建议得以实现,无人机巡线将优越于载人直升机巡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的作业流程、作业内容及相应的巡检方式。结合湖南某地区开展的无人机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О型巡检法"精细化巡检方案,并通过现场应用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巡检方式存在安全性差、效率低、漏检率高等缺点,提出了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通道巡检的应用方案,并在莱州电厂——栖霞变电站500 kV输电线路通道进行了应用验证.通过现场勘察,结合巡检计划和无人机技术特点,完成机型选择、航线规划及起降点确定等巡检前准备工作,并采用全线/局部多次巡检作业方式,实现了违规建筑、障碍物等排查.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可高效准确完成巡检工作,适用于输电线路通道的无人化巡检.  相似文献   

4.
魏政伟 《电工技术》2017,(11):64-65
为避免无人机巡检时与障碍物发生接触,介绍了无人机运行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机巡检避障方法,建立了无人机避障的模糊规则,并借鉴C语言指针方法来实现无人机电机转速调节,可为无人机巡检的避障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无人机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广泛应用,重点研究如何实现多旋翼无人机自主避障功能。若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对遇到的各类障碍物能够提前预判,并能自动规避,将大幅度提高无人机在线路巡检的安全性。设计在无人机信号输入端与飞控模块之间增加自动避障模块,功能为实时检测无人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飞行控制模块,系统根据测距结果重构出飞行控制信号,在不改变无人机软硬件的情况下,达到精准避障的效果。研究的自动避障技术从Arduino平台、超声波测距、电源模块、Arduino UNO与飞控接口等方面入手,降低无人机避障模块的开发成本与设计风险,相较于其他避障方式减少了测量和判断时间,实时避障性能较好,具备功耗低、价格低廉、距离信息感知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吴飞龙 《中国电力》2017,50(8):135-140
针对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的测控通信技术瓶颈,通过多种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直接转发点对点方式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在技术方案实施中分析评估了机载天线最佳选型和安装位置,前向利用双重发射分集的方法,返向利用检测接收信号能量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卫星通信系统信号被直升机旋翼遮挡导致通信链路中断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力地推动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实用化进程,并进一步拓展卫星通信技术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从巡视时间、质量、频次分析了无人机巡检相对于人工巡检的优点,结合巡检经验阐述了无人机常用机型特点、巡检材料准备、飞行注意事项,列举了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几类应用,最后对无人机巡检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无人飞行器应用于电力线路巡视,通过与常见的线路巡检方式对比,表明无人飞行器线路巡检的优势。介绍了无人机线路巡检系统的组成,针对无人机续航时间短、飞行距离有限的问题,提出了在无人机线路巡检过程中采用无线电能传输的方法,并探讨了无人机线路巡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对于多旋翼无人机在高压输电线路巡检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对多旋翼无人机可以进行的巡视内容和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归纳出了多旋翼无人机作业的流程。  相似文献   

10.
传统单一人工线路巡视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作业效率低等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智能化转变。无人机智能巡检因其作业高效、缺陷发现率高等优点,不断被应用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通过研究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成果,分析了无人机巡检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探讨了实现无人机巡检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为无人机智能巡检在线路运行维护中的推广与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信数据链中继方式是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远距离、超视距巡检飞行的关键技术瓶颈。通过对多种中继方式可行性分析和评估,阐述空中中继无人机、地面固定、车载移动、OPGW光纤等中继方式在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研究和实地验证情况,介绍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设置地面中继站的方法和经验。推荐无人机巡检实用化的通信中继方式及改进完善意见,建议创建支撑无人机巡检的通信数据链中继站资源信息数据库,为无人机实用化巡检作业提供实时的通信中继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固定翼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电网的日益扩大,巡线的工作量也日益加大,固定翼无人机作为无人机的一种,可以被应用在输电线路巡检中,以提高巡线的效率。基于固定翼无人机平台在输电线路巡检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包括对于固定翼无人机巡线系统设计思路、固定翼无人机巡线系统组成、各分系统功能以及关键技术问题等的研究。主要的巡检方式包括可见光巡检、红外光巡检、紫外巡检和三维激光扫描巡检。巡检对象包括线路走廊、导线、塔身、金具等。巡检内容包括线路走廊异常、设备热缺陷、电晕放电等。  相似文献   

13.
以固定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运用遗传算法(GA)对巡检路径进行规划研究,并基于此构建巡检线路系统,在某段户外输电线路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A算法优化的无人机巡检线路可以满足巡检优化要求,大幅度提高巡检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陈万意  周琳 《大众用电》2021,36(4):68-69
为了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传输线的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越来越广.许多输电线位于地形复杂且环境恶劣的区域,显著增加了传输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为了确保正常供电,必须及时维修或更换出现问题的传输线,因此确保输电线路检查工作的效率非常重要.无人机在输电线路检查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检查人员可以通过无人机检查输电线路的故障,...  相似文献   

15.
GPS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基于掌上电脑的智能巡检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方式,通过与传统巡检方式的对于验证其先进性和应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华中电网某地区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可视化巡检工作的实际应用情况,详细分析了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可视化巡检中的作业流程、巡检内容以及巡检技术要求,并针对在清晨、傍晚、阴霾等环境光线较暗情况下,无人机难以快速、精准、高效地开展架空输电线路可视化巡检、缺陷识别等难题,以图腾柱开关控制电路为核心,研究了一种可用于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可视化巡检中的自动补光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环境光线亮度实时检测模块、高低电平逆转模块、图腾柱开关控制电路、稳压模块、LED补光模块,并以多旋翼无人机搭载可见光巡检设备为测试平台,现场实践论证了该自动补光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无人机巡检技术由于其优越性已经成为各大公司巡检优先考虑的技术手段,无人机巡检能否有效开展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安全问题,为了便于输电线路和杆塔上故障分析诊断,无人机巡检时要求拍摄高清晰度的线路和杆塔照片,为此,巡检时要求无人机要尽可能的靠近输电线路或杆塔,但是和输电线路或杆塔越近,必然存在另一方面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对速度和飞行方向加以控制,就有可能撞上输电线路或杆塔,所以研究巡检无人机的避障策略具有现实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快速建设,传统效率较低的人工巡检模式已难以跟上和满足其巡检需求.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该智能巡检技术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而如何将这些领域的方法和技术合理、高效地应用于其中,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首先概述了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的应用现状,而...  相似文献   

19.
崔昊杨  韩奕  张驯  王茺  刘诚 《电网技术》2023,46(6):2594-2603

为通过提高输电线路巡检航拍绝缘子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模糊图像质量来提高检测准确率,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的运动模糊绝缘子图像复原方法。为有效融合图像深、浅层特征,基于U-NetL1结构搭建生成网络,并在特征融合过程添加并行注意力机制,加强对有效特征的学习,下采样层级联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与残差模块,扩宽感受野和加深网络深度的同时避免梯度消失问题;另外,采用内容损失与对抗损失作为损失函数,以提高复原图像质量。构建绝缘子运动模糊图像数据集进行实验,与DeblurGAN、SRN等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指标均高于其他算法;采用YOLOv4进行目标检测实验,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升绝缘子检测准确率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对电力输电线路中绝缘子缺陷实时快速的巡检需求,提出了一种结合FasterNet-tiny和YOLOv5-s-v6.1网络模型改进的缺陷快速检测算法FasterNet-YOLOv5。首先引入参数量小推理速度更快的FasterNet网络替换原先的CSPDarkNet53主干网络,加快网络的检测速度。然后结合由GhostNetv2网络提出的解耦全连接注意力机制(decoupled fully connected,DFC),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设计了DFC-FasterNet模块,模块中的DFC Attention机制可以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增大感受野,提升网络的检测精度。最后针对玻璃绝缘子自爆缺陷目标较小和背景较复杂的情况,重新设计Neck模块,提出BiFPN-F特征融合模块,使网络更精确地定位绝缘子缺陷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快速精准定位,其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达到93.3%,相较于改进前提升5.67%,检测速度达到45.7 Hz,较改进前提升近1倍。同时与最新的YOLOv8n和YOLOv7-tiny相比,改进后的FasterNet-YOLOv5在自爆缺陷上的检测精度和速度更具优势,该文所提算法能够更快速地对绝缘子及其自爆缺陷实时定位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