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变化环境对区域水文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山西省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有序聚类方法,诊断了1955—2015年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以及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实测径流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平均线性减少率为-0.917 mm/a;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气温却呈现显著性升高趋势;径流突变主要发生在1968年和1982年,上静游站径流系列可划分为4个阶段:天然阶段(1955—1968年)、轻微人类活动影响阶段(1969—1982年)、中等人类活动影响阶段(1983—2000年)和强人类活动影响阶段(2001—2015年)。不同阶段内降水-径流关系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21世纪以来,相同降水量条件下的产流量明显偏少,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河源区作为黄河的水塔,其水量的丰枯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采用M-K秩次相关检验和有序聚类法分析了1961—2013年来黄河源区气温、降水和径流的演变特征,分阶段研究了降水-径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61—2013年间,黄河源区气温显著升高,降水增加趋势微弱,实测径流整体呈微弱下降趋势;实测径流序列在1989年发生突变,由于兴建了生态保护工程,将实测径流系列划分为1961—1989年、1990—2000年和2000—2013年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降水-径流相关性较好,阶段性差异明显,2000年以后的点群位置明显靠下,表明其他非降水因素对河川径流量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尼日尔河是非洲的主要江河之一,基于该流域1951—2012年的水文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过去这60年来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年内分布以及降水量-径流深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51—2012年期间,尼日尔河流域年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年均气温在19...  相似文献   

5.
尼亚加拉河是世界第一大瀑布的水源地,其水量的变化对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水力资源利用至关重要.分别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有序聚类法、小波功率谱法研究尼亚加拉河流域1951—2016年间的气温、降水、径流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以径流深突变点分阶段分析了流域降水-径流关系.结果表明:1951—2016年间,尼亚加...  相似文献   

6.
依据漳河水库流域1963—2008年水文气象资料,利用R/S法对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地区未来气温、蒸发量、降雨量和入库径流量可能呈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趋势的随机性成份可能很大,因此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或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2)1995年为突变点,前后两个系列的统计特征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已经不符合“一致性”的要求;(3)流域人类活动日趋频繁,使得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为了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情况对流域水循环演变特征的影响,以灾害多发地带的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流域及周边12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以M-K检验方法为主,分析流域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同时,选取沙颍河流域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①1961—2013年,沙颍河流域的年降水量表现为减—增—减的变化趋势,年均气温呈减—增的变化趋势,年潜在蒸散量为下降态势;②年降水量在1982年发生突变,年均气温和年潜在蒸散量分别在2001年和1970年发生突变;③年降水量、年均气温以及年潜在蒸散量的演变周期分别以29、28、28 a为主;④沙颍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林地为主,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发生在耕地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耕地面积逐期减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期增加。  相似文献   

9.
叶尼塞河是亚洲北部具有代表性的河流之一.以叶尼塞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方法、小波分析法和滑动T检验,诊断了该流域1951—2015年水文气象要素的演变规律以及变化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1951—2015年,该流域的实测流量和降水量均呈现显著性增加趋势,平均线性增加率分别为437(m...  相似文献   

10.
利用乌裕尔河流域的雨量站和水文站近60 a的降雨、气温、蒸发及径流资料,运用线性趋势估计、累积距平、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乌裕尔河流域的气象水文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该流域的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蒸发无显著性变化;降雨和径流均有明显的丰水期、枯水期变化,总体上均呈不显著减小趋势;降雨存在30 a的主周期波动,径流存在21 a的主周期波动.研究成果可为乌裕尔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管理及下游扎龙湿地的水循环及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密苏里河流域RULO、NE水文站以上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的历史演变趋势及阶段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16年,密苏里河流域年均和四季的气温、径流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冬季增温显著,季节径流只有夏季径流为不显著增加,年径流平均线性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黄土高原变绿对黄河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的径流演变扰动显著且影响强烈,估算其影响对保障区域水安全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1959~2016年黄河中游延河干流延安水文站控制流域(以下简称“延河流域”)径流量及同期面降水量,识别了径流演变的变异年份,分析了径流与降水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间的响应关系,定量估算了黄土高原变绿对延河流域径流非一致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在1970、1996年发生了径流变异,总体呈现衰减趋势; 若以1970年之前径流过程为参照基准,则可得统计期内降水变化导致径流减少2.8×108 m3,贡献率为18.1%; 1971~1995年,延河流域径流主要受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导的人类活动影响,驱动径流减少4.75×108 m3,贡献率为30.6%,之后径流变化由新增人类活动和植被恢复为主导的黄土高原变绿联合驱动,贡献率分别为3.7%和47.6%。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变绿正在成为驱动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潜在威胁着黄土高原未来的水资源安全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昌水专学报》2016,(3):43-47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流域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对水文过程的变化进行检测与归因,能够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等提供技术支撑。以抚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55—2008年流域降水、径流等水文要素的演变特征与突变节点,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近60 a来,抚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呈弱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呈弱减少趋势;1967年之前,人类活动扰动较小,年径流量相对比较稳定;1968—2002年间,年径流量呈弱上升趋势,该阶段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改变占主导作用,贡献率为78.6%;2002年以后,径流量呈减小趋势,该阶段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改变占主导作用,贡献率为76%。  相似文献   

14.
《南昌水专学报》2019,(3):10-16
根据赣江流域1965—2015年的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重标极差R/S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和MK法分析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1965—2015年期间的演变规律,并将三者的变化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趋势变化为上升趋势,但是气温的上升趋势最大,降水量和径流量趋势上升程度相近;周期和突变变化为气温存在一个主要周期和一个突变点,而降水量和径流量存在多个周期和多个突变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ENSO事件对径流变异的影响,以渭河干流华县水文站和支流北洛河状头水文站的还原年径流流量之和作为渭河流域出口流量,采用其1956—2010年径流系列,分析了ENSO事件与渭河流域径流变异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径流量的丰枯变化和变异与ENSO事件都有明显的对应关系,El Nio事件发生年径流偏枯概率较大,La Nia事件发生年径流偏丰概率较大.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渭河流域径流序列进行了变异诊断,得到变异点为1991—1992年;径流变异年份也是El Nio事件发生强烈年;采用Pearson、Kendall、Spearman法对变异点前ENSO事件的不同强度发生年月径流序列与变异年份月径流序列相关性进行检验,表明径流变异年份1991—1992年与El Nio事件年1987年,与La Nia事件年1970年、1956年和1988年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有明显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植被动态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陆地水循环的关键过程,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以海河上游典型流域蔡家庄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2000—2016年的MODIS NDVI数据作为植被数据,研究了该区域植被年内和年际动态变化特性及其与关键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及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DVI年内变化过程呈现明显的"单峰"特征,最小值发生在冬季和早春,于7月下旬达到峰值;年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其中年平均NDVI、年最大NDVI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起始生长日期趋于提前,生长期长度亦明显延长。年际尺度上,NDVI对降水变化呈正向线性响应,且二者相关性较好,而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弱;年内尺度上,NDVI对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均较好,都呈现出非线性正向响应,即降水和气温都存在某个阈值,使得NDVI的响应规律在阈值两侧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诊断了近60年来金沙江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的演变趋势以及径流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金沙江流域的气温具有显著的升高趋势,年均气温线性增加率为0.025 2℃/a,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显著;2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丰枯年交替的演变规律,尽管年降水量总体上具有非显著性增加趋势(M-K值为1.48),但秋季降水量呈现弱减少趋势;3受降水、气温、积雪和冰川等因素变化的影响,金沙江流域的流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然而,近20年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4年和季节降水量与径流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尽管年气温与流量具有不显著的负相关性,但由于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同步性,季节气温与径流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1952-2000年水文实测资料,从降水、径流、暴雨洪水、泥沙、水温、蒸发等水文要素出发,对分水江流域的水文特性做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流域水文、气象、下垫面等资料及现有模型特点,从模型输入、模型结构及参数、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大渡河流域径流预报不确定性溯源分析,识别影响径流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预报不确定性降低控制方法.在模型输入方面,引入气象降雨数据,并结合协-克里金插值处理以提高降雨输入质量;在模型结构及参数方面,针对流域上游存...  相似文献   

20.
贺一雄    郝丽莎    靳诚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1,(4):061-71
旅游流体现了旅游系统的内在联系,是当前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学界对旅游流影响因素与旅游流网络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有系统研究,对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的研究亦相对不足. 以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为对象,以省级行政区为单元,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耦合度模型,量化21世纪初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影响因素(以下简称要素)与网络结构(以下简称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时空演化. 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的主导流向为由中部和西南地区流向东部地区;(2)大多数汇地已经实现要素-结构的耦合发展,而大多数源地仍处于要素-结构的失耦状态,抑制了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快速增长的势头;(3)缺少优势要素是源、汇地要素-结构失耦的主要因素,改善弱势要素有利于增强要素-结构的耦合作用,而对于要素水平较好但网络地位偏低的源、汇地,则需适时促进其网络结构优化,以避免因结构退化导致要素-结构失耦;(4)应主要针对源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交通条件偏低的问题设计相应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流的增长及网络结构演化,实现要素-结构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