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建彬 《山西化工》2022,(8):170-172+175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其中含有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大量的无机离子、有机化合物、溶解性固体及其他国内外关注的新污染物等。论述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征,渗滤液污染指数,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污染、难处理的废水,仅凭生物处理很难实现达标排放,其生化出水往往仍需要进行深度处理。膜技术尤其是纳滤、反渗透、正渗透等在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水质特性及处理技术,详细综述了纳滤、反渗透、正渗透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聂法臣 《辽宁化工》2014,(3):285-287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填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垃圾渗滤液如产生量过大则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过高,其可生化性差对水体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垃圾渗滤液可以污染土壤及水体、大气等;垃圾渗滤液可以使地面水体缺氧、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垃圾渗滤液直接威胁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可使地下水丧失利用价值;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一旦进入食物链将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但当前由于我国垃圾产量急剧增多,垃圾处理设施一时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大,那么如何进行选择高效有利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技术并实现其经济有效处理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工艺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杜道洪  姚兆俊  刘健东 《广东化工》2014,(9):152-153,157
垃圾卫生填埋因操作简单、处理量大而成为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其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因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文章概述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修复技术;重点阐述了垃圾渗滤液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行为与生物降解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的机理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成都市长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水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检测,考察了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对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受有机污染物种类和性质的直接影响.在可生化处理的垃圾渗滤液A中(BOD_5/COD_(Cr)为0.3~0.4),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有机酸类物质,约占90%;在不易生化处理的垃圾渗滤液B中(BOD_5/COD_(Cr)<0.15),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烷烃类物质,约占50%.研究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针对垃圾渗滤液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UASB—AS-气浮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物化预处理、厌氧分解、好氧生物处理、物化后处理.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出水水质达到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渗滤液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针对垃圾渗滤液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UASB-AS-气浮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物化预处理、厌氧分解、好氧生物处理、物化后处理,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出水水质达到GB 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渗滤液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垃圾渗滤液所产生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制定更严格的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的同时,我们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有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概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形成原因以及污染物的成分以及目前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方式,膜技术分离垃圾渗滤液中无机盐分和重金属的优缺点,并分析比较了纳滤分离后浓缩液的国内外主要处理方法。膜技术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垃圾组成和国外差别较大,导致垃圾渗滤液水质与国外垃圾渗沥液有较大出入,同时排放标准不同导致外国成熟的渗滤液处理经验不适合国内渗滤液的处理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水样进行检测与分析,研究垃圾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希望能为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发和选择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的特点,膜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膜技术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膜技术的优势并提出膜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罗丹  晏云鹏  全学军 《化工进展》2015,34(8):3133-314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重污染的有毒有机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现有的膜处理技术,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膜技术具有低能高效等优点,是未来渗滤液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垃圾渗滤液组成的复杂性,根据不同处理目的,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4种膜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总结发现,其中MF和UF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差,一般作为渗滤液的预处理技术;NF和RO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好,主要作为其深度处理技术。然而,膜污染阻碍了膜技术在渗滤液处理方面的发展与应用,为此可通过研究开发新型膜材料、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和膜分离工艺优化等方面来防止膜污染的发生,以便膜技术在渗滤液及其他水处理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重污染的有毒有机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现有的膜处理技术,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膜技术具有低能高效等优点,是未来渗滤液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垃圾渗滤液组成的复杂性,根据不同处理目的,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4种膜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总结发现,其中MF和UF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差,一般作为渗滤液的预处理技术;NF和RO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较好,主要作为其深度处理技术。然而,膜污染阻碍了膜技术在渗滤液处理方面的发展与应用,为此可通过研究开发新型膜材料、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和膜分离工艺优化等方面来防止膜污染的发生,以便膜技术在渗滤液及其他水处理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有机物浓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而垃圾渗滤液就是一种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构成复杂的高浓度毒性有机废水。对广州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具体的定量分析,了解渗滤液中有毒有机成分的浓度和种类,对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提供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秦为军 《辽宁化工》2022,(10):1470-1472,1475
冷冻浓缩技术是在低温环境下物理化学相平衡理论为基础,在实现污染物浓缩同时得到再生水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总结了此技术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对比了此技术相较于常规水处理技术所具有的诸多优势,最后分析目前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特性及危害。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现有处理方法,以及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研究和应用。主要有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和膜组合工艺,并分析几种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和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提出膜法组合工艺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沈马利 《广东化工》2014,(13):106-107
在急需解决某垃圾发电厂部分垃圾渗滤液的背景下,结合某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现有的水解+缺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该文对该污水处理厂尝试附加处理此部分渗滤液后的水质和成本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当时日均处理量2.3万m3)短期附加处理少量(日均73.4 m3)垃圾渗滤液是可行的,附加处理此渗滤液使吨水处理直接成本增加0.014元,合每吨垃圾渗滤液被附加处理的实际直接费用为6.37元。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表明,电化学氧化过程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当电流密度为12 A·dm-2,氯化物浓度为6000 mg·L-1,用SPR阳极电解240 min时,可去除90%COD、3000 mg·L-1铵氮。对操作条件如阳极材料、电流密度、氯化物浓度对渗滤液处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4 种阳极材料石墨、PbO2/Ti、DSA和SPR中SPR具有强电解催化作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率最高。此外,增加电流密度和氯化物浓度可提高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辽宁化工》2021,50(4)
为了解决我国渗滤液处理能力的不足,现有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出水无法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以及膜处理工艺产生的浓缩液难以处理等问题,课题对国内渗滤液处理和浓缩液处理技术进行调研,从工艺的适用性、稳定性、经济性、出水指标等角度来选出适合我国的渗滤液和浓缩液处理技术路线。该课题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渗滤液处理工艺技术,减少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排放总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焚烧、堆肥、填埋和综合利用等方法。其中卫生填埋由于具有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置的主要方式。但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有毒、有害的垃圾渗滤液,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土壤和地表水源,甚至会污染地下水。因此渗滤液污染控制是垃圾填埋场运行的一个关键问题,且由于渗滤液处理所具有的难度已使其成为水处理领域和环境卫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对贵州省4个2001-2012年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进行了调研,分析垃圾渗滤液的水质,通过对不同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和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渗滤液水质相比,贵州省垃圾渗滤污染物含量显著偏低,COD为0.5~4.8 g/L。调研的部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工艺经改造后,出水可达到GB 16889-2008表2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比较选择MBR+UF+RO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最优。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建议积极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