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出现了100年一遇枯水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给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和影响。基于抗旱管理实践,从旱情特点、枯水成因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枯水影响等方面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旱情基本情况,回顾了旱情应对方案和取得的成效,并从干旱机理认知、监测能力、模型支撑、方案预案、水资源管理体制等5个方面剖析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抗旱减灾和综合施策的思考,以期为强化应对流域极端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与能力建设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2年江苏省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形成夏秋冬三季连旱。基于江苏省长江流域汛期降雨量和特征水位资料,详细分析了2022年7月以来高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复盘了抗旱保供措施。利用气象、水文相关参数和区域干旱过程的分析,对旱情进行了监测和评估。通过对抗旱救灾的调度决策及防御措施进行准确、及时、全面跟踪,提出了以完善工程体系、提升预警预报、开展精准调度、建设水文站网为重点的抗旱保供工作改进方向,为抗旱工作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郑静  张虎 《人民长江》2023,(2):7-11+42
2022年,长江流域遭受严重旱情。为缓解长江中下游严重枯水给供水、灌溉等用水需求带来的影响,保障流域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在水利部统一部署下,长江水利委员会同湖南、江西省水利厅分别于8月中旬和9月中旬实施了两次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保秋粮丰收补水调度。在分析长江中下游用水需求、前期水库群蓄水及调度情况和来水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了调度长江上游、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水库群的抗旱补水方案,两次专项行动分别补水35.7亿,25.9亿m3。根据2022年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补水调度实践,提出了存在干旱预报能力有待提升、旱区用水需求掌握不够精准、抗旱补水调度规则体系有待建立和抗旱调度基础研究有待深入等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最近30年先后发生在南平的两次夏秋旱的气候条件、受旱程度做比较,反思南平水利建设工作的成绩与问题,探讨新世纪初南平治水新路。  相似文献   

5.
夏军  陈进  佘敦先 《水利学报》2022,53(10):1143-1153
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遭遇从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长系列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江流域历史典型干旱及其致灾情况;剖析了2022年长江干旱发生的成因及特点;提出了科学抗旱减灾和综合施策的思考。分析表明:长江流域干旱发生成因受全球气候等多因素影响,尤其大气环流异常,夏季梅雨期过短,入陆台风少,副热带高压长时间大范围控制等,导致了流域大范围降雨量和径流量显著减少;长江干旱具有周期性特点,其中严重及极端旱灾中下游发生概率高于上游;2022年干旱显著特点是极端高温地区和范围具有实测记录以来第一,夏秋连旱问题十分突出。但是由于流域抗旱能力提高显著,严重干旱至今尚未引起严重旱灾。未来抗旱减灾的重点是,科学认识干旱的自然属性和成因;在进一步完善流域和区域水网及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着力提高抗旱能力的基础建设,要加强以减轻重大干旱风险为主要目标的预警预报和调度等非工程措施,建立流域水旱减灾风险管理体系和适应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2022年贵州省发生了继2013年特大干旱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为探究贵州省干旱灾害防治对策,通过总结2022年贵州省雨水情等特点,分析旱情演变发展趋势及其特征,立足于贵州省防旱抗旱实践,结合干旱灾害应对措施,探讨防旱抗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抗旱体系建设、强化旱情监测预警和调度等干旱灾害防御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今后贵州省干旱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22年江西省发生历史罕见干旱,气温、降雨、江河水位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为探讨新形势下抗旱工作有效对策,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深入研究2022年江西省旱情特点,对比分析了2022年与2003,2007年旱情表现,总结抗旱工作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灌区工程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抗旱监测预警体系、健全防旱抗旱体制机制等非工程措施建设,以全面持续提升防旱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受大气环流异常影响,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高温伏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致灾程度大。分析了近15 a来长江流域历年干旱灾害事件和本次干旱特征,以及长江流域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在2022年干旱应对中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下抗旱减灾的总体应对思路:(1)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切入点,从源头上规避干旱灾害风险;(2)以空间上的立体调蓄与时间上的峰蓄枯补为路径,实现干旱灾害的过程防控;(3)以优化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方式为手段,实现防汛抗旱统筹调控;并针对旱情评估与预测、旱灾风险研判和旱灾风险应对共3个方面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抗旱减灾方面的科技需求。  相似文献   

9.
张明波  熊丰  王栋 《人民长江》2023,(4):1-6+22
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汛期反枯”且偏枯严重的异常现象。为定量探讨2022年长江流域汛期枯水情势,基于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主要控制站1952~2022年汛期月平均流量序列(考虑了梯级水库调蓄影响),采用P-Ⅲ曲线和适线法分析了干支流主要控制站点的枯水重现期,并基于B值诺模图法探讨了枯水重现期的不确定性,采用典型年法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8月和9月的枯水地区组成。结果表明:(1)在水量方面,洞庭湖、鄱阳湖两湖水系2022年8~10月来水均为71 a来同期最小或次小,部分月份枯水重现期超70 a一遇。长江中、下游干流8月出现超70 a一遇枯水,来水量均为历史同期实测最小。7~10月长江上游和螺山站枯水重现期约30~60 a一遇,汉口、大通站来水量为实测同期最小。从重现期分析结果来看,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了极端干旱。(2)在来水组成方面,2022年8月和9月长江流域表现为上下同枯、干支同枯,在此期间,螺山、汉口等站来水量占大通站的比例与多年平均占比接近或偏高,而两湖来水占大通站的比例均显著偏小。从枯水地区组成来看,2022年长江流域枯水情势为流域性枯水。(3) 2022年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干旱防范应对水平,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以2022年长江流域湖南地区出现的历史罕见干旱为例,分析了大范围、高强度、长历时气象水文干旱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旱情旱灾特点,全面复盘了湖南省坚持以“水”为主导,做好“水”文章,突出提前蓄水、精准保水、联合调水、及时补水、精细管水、节约用水、积极增水、全力供水的工作过程。结果表明:通过科学部署,湖南省有效应对灾情,做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相关经验和做法可为后续干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下旬至8月,贵州省遭遇严重干旱,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江河来水偏枯,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介绍了2013年贵州夏旱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干旱灾害特点,总结抗旱减灾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从贵州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做好抗旱减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数据对此次干旱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并探索其成因。结果表明: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总面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3.7%,为1961年以来第二少。进入7~8月高温迅速发展,平均气温及高温日数均为历史同期最多。高温少雨导致长江流域干旱迅速发展,干旱日数普遍达20 d以上,中旱以上站点同样为历史最多。由于6月下旬南亚高压偏强,副热带高压北跳偏早,使得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水量偏少。7~8月长江流域长期处于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北方冷空气无法南下,也不利于南方水汽在长江流域辐合。高压内部强烈的下沉运动使得流域出现长时间高温少雨。此外,晴热天气使得流域蒸发量显著加大,进一步加剧了长江流域的干旱。  相似文献   

13.
2014年7月,陕西关中、陕南地区发生严重夏伏旱。通过对旱情、灾情的深入分析和对抗旱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指出了抗旱意识淡漠、抗旱水源紧缺、抗旱设施薄弱、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大宣传强化全民抗旱减灾意识,以人为本全力确保人饮安全,统筹兼顾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科学布局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等4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极端干旱防御能力,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以2022年重庆市历史罕见干旱防御实践作为切入点,分析回顾受旱原因,梳理干旱防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极端高温干旱有效应对方法。提炼出坚持党政统筹领导、做好节水优先、提升四预能力、强化水源保障、提升供水能力、健全体制机制等应对极端高温天气经验启示。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或其他地区干旱灾害防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事件,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广泛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利用最新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区域性高温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评估了2022年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的综合强度及其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高温覆盖范围为1961年以来最广,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达“特强”等级;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干旱过程最大覆盖范围达全流域的94.5%,为1961年以来最广,过程期间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达“特强”等级。持续性异常高温干旱造成流域水电、航运、供水和居民生活受到显著影响,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有所退化。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20 a来长江流域区域性高温和干旱事件具有显著的增多、增强以及同时发生的趋势,其影响呈现出系统性和复合型的新特点。未来流域水资源管理需重视气候变化风险,提高应对极端干旱与高温复合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冬季开始,受厄尔尼诺及其它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持续异常。特别是6月11日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以后,长江流域暴雨连绵不断,主要雨带长时间徘徊于长江流域,使得上中下游地区相继发生大洪水,并形成洪水的较恶劣遭遇。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干流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江段和洞庭湖城陵矶站、鄱阳湖湖口站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洪水位,枝城至大通的其余江段出现历史第二高洪水位,两湖水系的信江、抚河、昌江和澧水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洪水。  相似文献   

19.
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复合特征显著,给水资源、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等带来重大影响。基于1961~2022年长江流域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 MCI),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长期趋势和相互关系,给出了基于频次、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面积的综合危险性指数评估结果。研究表明:(1)四川盆地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干流沿线及以南地区是2022年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相对影响最大的地区,同时上述地区也是高温干旱复合风险增加趋势显著的地区。(2)在局地复合事件持续时间增加以及上游复合事件风险增大的叠加作用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周边水文干旱风险可能增加。(3)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复合极端事件将变得更为极端,特别在四川盆地东部和长江流域东南部最为显著;高温事件增加是复合事件增加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干旱事件与高温关联;长江上、中游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高温事件强度对复合事件强度起主要贡献的年份明显增多。(4)从综合危险性来看,长江全流域强高温事件并发的年份较多,而严重干旱常在上、中、下游中的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日照市继2002年特大干旱后的又一个枯水年,干旱和水利工程现状再次敲响了水资源紧缺的警钟。旱情分忻与抗旱减灾对策的实施,为应对出现的旱情,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确保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的安全,保持该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