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型缺乏对参与者市场行为的考虑,不适应于新的市场环境,需要结合市场的竞争性研究电力市场的建模问题.对电力市场均衡模型在国内外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对两类常用的电力市场模型Cournot模型和供给函数均衡模型,从应用领域到求解方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两类模型在分析市场不完善性、市场仿真以及风险分析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均衡模型存在的缺陷和改进的方法,充分考虑发电公司的市场行为,提高假设条件的准确性和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杨彦  张尧  陈皓勇  杜挺 《电网技术》2012,(7):100-105
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这给电力市场分析带来挑战.针对负荷不确定性与随机线路故障停运,建立了考虑系统运行不确定性的电力市场线性供给函数均衡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枚举所有可能的系统运行场景来处理不确定性因素.由于各系统运行场景的出现概率不同,发电厂商在各系统运行场景的收益不尽相同,因而面临相当大的决策风险.针对随机市场博弈的特点,扩展改  相似文献   

3.
基于期权理论的发电权交易模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优化发电资源配置,提高系统的运行安全是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目标,发电权交易是实现目标的一种可行手段.文中结合期权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权的发电权交易模型,并从数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发电权期权交易的权利金、执行价格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它们与合同方的收益改变量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算例说明了期权模式下的发电权期权交易具有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武群丽  席曼 《现代电力》2021,38(4):434-441
可再生能源配额和绿色证书制度的落实会对跨省区电力市场及绿色证书交易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定量研究该影响关系,首先搭建了配额制下的跨省区电力交易市场架构;其次,考虑省间发电成本差异性及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了火电交易市场与绿电交易市场联合的均衡模型;最后,算例仿真重点分析了不同配额比例下电力市场的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5.
电能交易与输电权统一的拍卖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电力市场交易的不同阶段,需要建立针对不同交易者、不同竞争深度的电力交易模式。拍卖模型是一种成熟的交易方法,并互根据不同的交易规则存在多种不同的拍卖竞价模式。针对供电方电力市场、用电方电力市场以及一个完全的电力市场,可以使用不同叫价方式的电力拍卖模型组织其市场交易。在电能期货交易的拍卖模型基础上,文中试图将拍卖模型引入到输电权的拍卖中,建立了一个电能交易与输电权交易相结合的统一拍卖模型。通过建立统一的拍卖模型,可以简化市场结构,降低整个电力交易的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以降低交易风险。虽然模型描述比较复杂,但是电能交易和输电权的交易是通过一次拍卖过程进行处理的,因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减排对象、体系成员、初始分配和排放核算等方面介绍排放权交易的现状和发展;归纳碳交易体系中碳信用的积累、流通和消费.讨论排放权交易与电力系统物理规律及电力市场经济特性的交互关系.指出多时间尺度动态、大量不确定性、多方博弈及多领域交互等因素在排放权交易研究中引入的难度,并强调在广义阻塞的框架中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系统在低谷期负荷特性及发电机组的策略,提出了调峰权和调峰权交易机制的概念。在该机制下,发电机组通过交换可调容量获得合理的效益,从而有效激励发电机组在系统需要时参与调峰。文中对比了机组在参与调峰权交易前后的发电成本,并证明实施调峰权交易对控制市场成本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有功市场竞标后进行调峰容量交易可以减少系统调峰压力,同时,发电成本和市场总体购电费用也因机组启停次数减少而随之下降,调峰权交易机制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以线性供给函数均衡(linear supply function equilibrium,LSFE)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市场出清价格(market clearing price,MCP)机制下考虑风电、机组约束以及系统约束的发电商策略性竞价模型。该市场模型对应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两层优化模型。模型下层求解市场出清问题来确定发电商最优出力以及正、负备用容量,上层求解发电商竞价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下层属于凸二次规划问题,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来求解纳什均衡点。算例测试表明与按报价支付(pay as bid,PAB)机制相比,在MCP机制下能量市场和备用市场的价格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9.
考虑阻塞的发电权交易改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湘凯  鲍海 《现代电力》2010,27(1):81-85
发电权交易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实现买卖双方及社会的多赢。发电权交易意味着机组出力的变化,从而引起系统潮流的变化,因此交易的形成必须通过阻塞管理环节,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介绍了发电权交易的背景,指出了发电权交易传统模型的不足之处,并从算法入手进行了改进。由于不同交易在某些阻塞线路上产生的潮流变化有可能反向,根据交易对关键支路潮流变化的影响程度,形成交易匹配对的优先级,缓解易阻塞线路潮流的交易优先进行,以此建立了考虑阻塞的发电权交易改进模型。通过算例对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所得到的出清结果和社会效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社会效用较传统模型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建立Cournot市场模型,推导了考虑合约的电力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解,通过分析表明,合约的存在能够使市场更有效率,并且期权合约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更具有灵活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姚军  何姣  吴永飞  严彩霞 《中国电力》2022,55(8):190-195
在分析碳市场和绿证市场区别及对电力批发市场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碳交易和绿证交易制度的电力批发市场能源优化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与绿证交易制度协调对于优化电源结构、促进电力行业碳减排具有积极作用。在碳排放总量目标下存在一个满足各发电商总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碳配额和绿证比例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必要开展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设计工作。总结了电力工业中碳市场交易发生的条件,并基于碳排放效用曲线分析了碳市场交易对发电商剩余的影响。建立了碳市场和电能量市场均衡交易模型,量化分析碳市场与电能量市场的出清情况。该均衡交易模型考虑了碳排放权约束,可以使清洁能源机组获得更多的发电量,有利于低碳电力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限制排污的市场化手段.由于火力发电厂是主要的排污源,排污权交易的实施会增加其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其在电力市场中的收益,进而影响未来发电投资决策和整个电力工业的运行.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存在排污权交易情况下多个竞争者参与的跨期能量市场、备用市场、输电权交易市场和排污权市场的博弈均衡问题,建立了综合互补模型,描述为混合线性互补问题.考虑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发电公司、输电权拥有者、市场套利者和电力用户.最后,用算例说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结合电力市场电量交易的特点,研究无功平衡,无功计费和无功定价,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营逐步市场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排污配额的优化配置,以某一区域的电力行业为例,基于电力企业运营资源费用、发电成本、污染物治理成本、污染物减排绩效、污染物排污交易价格以及污染物排放配额等因素,构建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CO2)排污交易优化模型,采用多情景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各因素对电力行业污染物交易以及电厂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排放配额的交易价格和政府的绩效价格,各电厂的电力生产量以及区域的外购电量不变,但各电厂污染物的交易状况发生改变,出现多种交易类型.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环境治理及电力行业污染物减排问题,实现对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有效控制,为未来区域能源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电厂运行优化以及建立区域污染物排放交易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电力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出发,通过描述电力市场决策模型与一般均衡模型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建立考虑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2种商品的电力市场竞争性均衡模型,并利用等报价方法对此均衡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无功功率定价问题的研究,指出一般均衡理论与节点电价理论之间存在的区别。最后,通过IEEE30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表明,电力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普遍存在的,可以作为电力市场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景东  赵沛 《中国电力》2021,54(12):156-161
低碳战略下,碳交易制度对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以碳交易地方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2006—2018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碳交易政策的实际影响效果。发现:(1)相对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具有更为迅速的下降趋势;(2)试点地区碳交易总量越高,交易额越大,则该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量越低。结论表明:中国的碳交易试点制度对于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寡头垄断的古诺模型推导求解发电市场在不同交易模式下的市场均衡解,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双边合同模式相对于集中竞价出清模式更具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