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气举属于补充能量的排液采气工艺,广泛适合于低产产液气井的排液采气,尤其适用于作业井的复产和地层能量弱且出液速度较快的气井,连续气举也要求现场要有比较完备的工艺设施和连续稳定的气源等条件,由于各井的情况不同,在实际的气举应用中要严密关注被举气井的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制度,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气举阀气举排液采气软件化工艺参数设计研究”,解决气举工艺应用存在的问题,完善了气举排液采气工艺参数设计计算方法并编制程序,实现了气举设计的软件、理论化、定量化处理。提高了气举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经现场应用表明,该项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文23气田增压气举排液采气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压气举是气田开发后期低压低产积液气井一项重要的排液采气工艺,在没有高压高产气井对低产气井进行增压气举时,安装天然气增压机实施增压气举,是完善采气工艺,提高气田采收率的重要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1990年4月文东油田第一口气举井投产以来,就从美国引进了一套连续气举井下管柱设计方法,经过近几年的刻苦攻关,我们研究出了一种适用于文东油田气举井的井下管柱设计方法,即“连续气举单双阀等压设计法”,该方法具有增产、降低注气比、节约注气量,提高气举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高压作业气举快速返排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增产措施结束后,为了减少和降低压裂液或酸液对油层的伤害,需要将入井流体及时排出,但对于低压油藏仅靠自然放喷不能达到返排残液降低伤害的目的。为此设计了可承受高压的系列偏心工作筒和气举阀,研制出高压作业气举快速返排技术,本技术是指在压裂或酸压管柱上配套高压气举工具,施工结束后不起出增产措施管柱,直接采用气举方式实现压裂液快速返排的一项技术。现场450余井次的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显著提高压裂液或酸化液返排率,缩短排液时间,对强化措施效果,提高油井有效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柱塞气举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柱塞气举是间歇气举的一种特殊形式,柱塞气举管柱结构一般有两种:不加封隔器的开式结构和加封隔器的闭式结构。其井下部件主要有气举阀、卡定器、缓冲器、活塞等。地面有控制器、节流阀、捕捉器、防喷盒等。柱塞作为一种固体的密封界面,将举升气体和被举升液体分开,减少气体窜流和液体回落,提高液体的举升效率。柱塞气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层,但当地层能量不足且有高压气来源时,也可以通过向井内注入一定的高压气体将柱塞及其上部的液体从井底推向井口,排除井底积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描述油井流人动态与举升系统流出动态出发,依据供排协调原理,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气举采油生产状况,可以进行定产量气举优化设计、定注气量气举优化设计以及含多个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同时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进行气举启动系统的设计。根据模型,研制了连续气举采油节点分析及优化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8.
长庆气田气井连续携液临界流速的确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庆气田大部分气井主力气层为不含边、底水的马五1储气层,但目前发现,由于马五含有滞溜水,部分气井有大量的地层水产出。即使气井不产地层水,也会由于井底、井口状态参数的变化而产凝析水。为了防止地层水及凝析水在井底聚积,增大井底回压,降低气井产量,确定气井...  相似文献   

9.
陈旭 《生物化工》2021,(2):61-63,66
在对比液滴模型和液膜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大牛地气田泡排井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式.针对该式计算工作量大、参数确定困难、现场应用受限的问题,借助Wallis液膜经验模型建立了新的临界气流速经验计算式,并基于现场流压测试数据确定了大牛地气田泡排直井临界携液状态对应的无因次速度数.该式基于现场实际数据建立,计算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气井井筒积液会引发产量下降,井口压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目前对于积液预测所使用的临界携液模型主要有:Tunner模型、Coleman模型、李闽模型等,它们之间的差别为携液系数的变化,无本质区别。为了更准确的预测涪陵气田页岩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基于Tunner模型,考虑返排液量和井斜角对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涪陵气田页岩气井的临界携液模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衰竭式开发的加深,由于地层压力下降,举升能量降低,以致气井产量达不到临界携液流量,井筒积液严重。气井积液已经严重影响到气井的正常生产和气田产能发挥。泡沫排液采气技术具有施工容易、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对积液严重的凝析气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两种新型适用于高含凝析油井(20%~90%)的泡排剂的现场应用,简述了该工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通过应用该工艺取得的经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能量的衰减、边底水的推进、反凝析的出现,天然气流入井筒时能量不足,无法将液体连续携带出井筒,从而在井筒中形成积液。本文分析了小直径油管排液采气的原理,给出了选择气井连续排液的合理油管直径的计算方法,指出了应用该技术的技术界限与条件;通过对雅大凝析气田各积液井积液现状与排液条件的分析,得出雅-大凝气田小直径油管排液采气的适应性及相关需求条件,为开展小直径油管排液采气工艺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长庆气田储层属于"三低"储层,因压裂酸化等改造措施进入地层及井筒的液体,返排非常困难,长期滞留不仅对储层造成伤害,而且直接影响试气速度和资料的准确录取。对于致密地层的气井,由于气藏的渗透率较低,流通性差,导致天然气的生产速度较低;另外,大量气井在生产过程中因种种因素导致地层堵塞,造成气井产量下降,对于低压气井,返排压井液就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页岩气井主要以水平井分段压裂投产为主,由于压裂改造用液量大,需要快速大量返排压裂液。根据对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排液采气技术进行分析,得出橇装气举排液技术具有排量大、机动性好及井场不需要电等系列优点,可满足页岩气快速排液需要,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白庙、桥口凝析气藏特点,分析总结了气田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集成应用储层保护技术、增压气举排液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B—HI无固相气井修井保护液,解决了作业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井喷和作业后不易复产的生产难题。增压气举排液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气并排液难题,“射孔+气举”一体化管柱,实现了负压射孔工艺,并有效地避免了补孔无效二次作业,达到了降低作业成本、减少地层伤害的目的。对深层低渗凝析气藏开发,具有普遍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藏采用大规模水气压裂进行工业开发,相比于常规边底水气藏,涪陵页岩气田气井全生命周期均气水同产,且采出水为压裂返排液,气井的生产特征差异和变化较大,经典的李闵和Tuener模型计算的临界携液流量与气井实际发生积液的产气量出现了一定偏差。本文针对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状况,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气井携液临界产量的机理进行分析,考虑界面张力、临界韦伯数和液滴变形等参数差异对气井临界携液产量的影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准确预测气井连续携液的临界产量,对气井合理生产制度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气井连续携液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都会产生地层水或凝析液。产出液若不能及时排出,就会聚积在井底,造成水淹停产。实验研究在建立可视化实验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手段采用压缩空气和水作为实验对象,模拟气井连续排液和积液这一物理现象,并测试井口压力、井口温度、注入气量及实验液量等参数,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捕捉高速气流中液滴实际形状。通过实验测试后对数据处理发现:实验结果同Turner液滴模型公式计算结果基本相符,同时文章给出了该公式的修正系数。该研究成果对于科研教学以及指导现场应用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冬  刘小军  王泉波  胡涛 《辽宁化工》2015,(1):78-79,110
天然气水合物会对气井的开发和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几种水合物防治措施在128井区的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水合物抑制剂在高压集气井和中压集气井的试验情况,对试验情况和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气藏多是有水气藏,气井一旦产水,就会使采气速度和一次开采的采收率大大降低,甚至把气井压死。准确确定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速或流量,提前预测气井积液,对于延长无水采气期,提高气藏采收率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几种预测积液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Duggan模型,Turner模型,Coleman模型,Nosseir模型,李闵模型,杨川东模型,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为现场排水采气工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气井最小临界携液流量的准确计算对于确定气井合理配产、优化气田开发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在Turner模型的基础上,对临界携液系数进行修正,从而推导出了不同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但这些模型均将界面张力和天然气偏差因子取为常数,忽略了温度和压力对它们的影响。因此,对液滴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界面张力,运用DAK方法计算天然气偏差因子,提出了考虑实际界面张力和天然气偏差因子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应用修正前后的3种常规模型分别对某气田的临界携液流量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修正的临界携液模型能够更加准确预测气井状态,判断井筒是否积液,较常规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适用于气田实际生产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