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体与服装特征曲面间面积松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三维人体扫描仪得到标准人体和同一款式不同材料、不同放松量服装的点云数据,计算人体与服装在人体后面、侧面和前面部分之间的面积松量,分析不同面料、不同规格在特征截面面积松量的分配规律,讨论影响面积松量的主要因素,揭示特征截面面积松量与面料力学性能的内在联系.研究认为,影响胸围和腰围截面面积松量主要因素是胸围放松量.影响臀围截面面积松量的主要因素是面料的2HG、1g2HB和重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维人体扫描仪得到标准人体和同一款式不同放松量服装的点云数据,从逆向工程角度采用最小二乘法和3次多项式分段拟合不同部位截面的曲线,计算人体与服装曲线之间法线距离和射线距离.结果表明,人体与服装间廓体松量用法线距离指标比射线距离指标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服装生产中外套规格检验的需求,针对利用一般人台检验外套规格与真人穿着外套效果相差较大 的问题,对多松量人台进行研究。本文在女子中间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美国[TC]2 扫描仪扫描53件实验用松量样 衣得到外观轮廓三维点云数据;采用SPSS对围度层角度半径与特征围度层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 析,得到围度与角度半径之间的线性模型;应用数学方法分析胸围、腰围与臀围和其他特征围度层之间的回归关 系,得到各特征围度层之间的回归方程,获得不同松量的外套用人台的松量分布规律;采用线框建模的思想,逆 向建模实现外套用多松量人台模型的建模,为获得多松量外套用试衣人台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成衣立体裁剪操作流程及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立体裁剪方法制作成衣样板的操作流程;针对成衣立体裁剪的特点,探讨操作流程中需要注意的操作要点,主要包括人台与面料的选择、服装松量的加放、面料丝缕的控制以及纸样的修正等,为成衣立体裁剪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标准服装人台仿真模型,采用新的人体尺寸测量体系进行特定尺寸的测量,通过特定的尺寸比判定个性化人体特征截面的变化特点,根据人体特征截面特点和相关测量尺寸获取个性化人体特征截面轮廓上关键点坐标,分别对各特征截面轮廓线进行三次样条曲线拟合,并在标准服装人台的基础上确定相邻曲线,最后应用VC++和OpenGL实现不同体形的个性化服装人台仿真模型的建立。这对计算机辅助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效果的良好展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分析女装分割线的省量设置和服装造型的关系,选取三开身翻驳领女西装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的分割线省量分配方案,制作相同号型的样衣.采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测量立体着装前后人台腰围与样衣腰围的空隙量(WK值),与样衣胸围与样衣腰围的差值(BW值),结合整体造型主观评价结果,对3款样衣的造型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得最符合人们审美标准的分割线省量分配方案,为服装的样板制作及生产实践提供有效的结构设计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女裤合体性问题,建立了距离松量模型,并据此修改女裤弯裆线,最终生成契合不同女性体型的个性化裆线样板。基于标准人体模型,首先制作了4条在裆弯线处含不同放松量的裤子,探讨了给定放松量下裆弯线距离松量分布情况。然后利用人体扫描系统对着装前人台和穿着这4条裤子的人台先后进行扫描,提取着装前后人台的裆弯线并测量出距离松量,通过分析距离松量和给定松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距离松量计算模型,用于估算人体裆弯线处的距离松量,在人体裆弯线处加入计算的距离松量可以生成裤装样板裆弯线。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三维扫描的样板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服装放松量对人体与服装空间关系的影响,制作了两件款式相似、服装放松量相差较大的女西服,采用VAXELAN三维人体扫描仪扫描穿着和脱掉服装两种状态下的标准人台和真人模特,得到人体与服装特征横截面(胸围、腰围、臀围)投影叠加图及正、侧面投影叠加图,并测得人体与服装的间距.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服装放松量对人体和服装间松量分配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放松量下服装支撑点的差异及其反映出的人体体型信息.  相似文献   

9.
汪丽群 《饰》2008,(1):55-57
色彩与形态互为依存,服装中分割线作为构成形态的重要元素,与色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视觉层面出发,色彩对分割线的存在和设计起到强化作用;从情感角度出发,色彩与分割线都具有传达情感的特征.本文从分析它们各自的情感特征出发,探讨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加深服装的情感气氛并会使观者产生深刻的精神体验.  相似文献   

10.
采用美国[TC]~2三维扫描仪扫描53件样衣获取不同松量样衣三维点云数据模型;提取臀围、腰围、下胸围、胸围、腋围等16层三维点云;在MATLAB中实现多松量模型的围度方向与高度方向标准化、特征围度平均化与横截面对称化;最终完成多松量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标准化处理,得到规则的多松量三维点云模型,为后续的松量规律研究以及人台的建模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提出基于LeNet-5的从单张着装图像恢复人体三维形状的方法,建立着装人体正面轮廓和人体形状空间之间的映射模型,实现了高效、精确的三维人体建模,可以应用于对人体表面形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虚拟试衣. 基于PGA在流型空间上对公开的三维人体数据集进行数据扩增,给虚拟人体进行着装,构建着装人体数据库. 从着装人体正面投影图像中提取信息,以人体形状参数及正、侧面轮廓信息为约束,基于LeNet-5完成三维人体重建. 实验证明,对于身穿不同款式服装的人,采用的模型通常都能从单张着装图像中重建得到较高精度的三维人体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用SolidW orks软件建立虚拟机械模型库,结合网络技术和eD raw ings软件构建网络版机械制图实训平台.学生上网后可随时登陆虚拟实训室,对三维模型多视角观察,而且可对组合部件作动态爆炸处理或动态仿真其工作原理,为机械制图课程的课外教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多边形截面高层建筑边角凹凸对风载体型系数分布的影响.探讨不同边角凹凸的正方形及八角形等7种典型多边形截面的平均风压体型系数和极值风压体型系数的分布特征,并与规范十字形截面和CAARC标模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截面的风压敏感点位置,提出抗风最有利的截面形式.研究发现,0°风向角下迎风直角切角的体型系数与规范十字形有很大差异;十字形,深、浅锯齿,带凹槽的浅锯齿正方形截面的来流分离点不一致,凹槽可以缓和切角处的气流分离,使切角和中间区域的体型系数趋于一致;比较这4种截面形式,认为带凹槽的浅锯齿正方形截面为最优截面,浅锯齿正方形截面为最不利截面.  相似文献   

14.
网购服装日渐成为服装的重要交易方式之一,消费者要求网上虚拟体验服装产品的愿望也愈加强烈.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国内外服装商业网站试衣间的现状和不足,提出网上试衣间的构成要素及发展方向,研究了网上3D试衣间的后台支撑技术,给出了所开发的网上试衣间的一个实例.研究结果可为服装定制和商业平台的设计与制作提供有效的网上试衣的方法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颅颌面整复术前规划虚拟截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外科手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建立颅颌面虚拟手术可通过分析病人的个体手术计划及步骤,降低颅颌面外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精度.虚拟截骨是虚拟手术中的重点及难点,故侧重探索颅颌面虚拟术前规划技术中关键的虚拟截骨,以整形外科手术中的下颌角骨组织切除作为研究内容.以MC算法实现头颅的DICOM格式CT图像三维重建;利用二元树结构定义在重建出的三维头颅模型上分离出下颌升支;再研究虚拟截骨算法并对下颌升支实施虚拟截骨.虚拟截骨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三维重建算法及截骨算法得到成功应用,该系统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点云数据的三维人体头部分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维人体分割技术是数字化服装、数字化人体测量、计算机动画等应用中最关键的技术,但当前存在着分割不是很精确的缺点。针对头部分割不精确的缺点,对基于点云数据的三维人体头部分割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以最大距离法和近似凸包边法定位分割特征点和分割切面,并引入分割切面倾斜角实施头部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割方法提高了头部分割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桩在荷载作用下的几何特性、物理特性和层状土及其物理特性对桩基沉降的影响,选用模拟承台与桩土连接条件的罚单元,考虑承台与桩土的特性,运用虚位移原理推导了承台与桩-土的罚单元刚度矩阵,利用编制的三维有限元程序,分析得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台与桩体、土体之间存在着变形协调条件,用三维罚单元可以模拟承台与桩土之间连接问题的情况;增加桩体弹模,可有效减少桩基的沉降;与桩长相比,桩径的变化对桩基的沉降影响更大,对于控制沉降更为有效;在考虑土的层状特性的基础上,土的压缩模量变化对桩基沉降有一定的影响,可降低桩与土体滑移破坏的突然性;与土的内聚力相比,内摩擦角对沉降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维模型的多姿态人脸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正面、侧面照片建立起三维虚拟人脸模型,对待识别照片进行角度估计,把人脸三维模型进行投影,将多姿态识别转换成同一角度下两张照片的识别,从而解决了人脸的多姿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完整的解决人脸多姿态识别的方案,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待识别照片旋转角度的算法.  相似文献   

19.
一种面向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地形生成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一种面向虚拟环境的地形生成算法模型.引入Perlin噪声作为地形高度生成器的基本模型,通过控制噪声的幅度和频率以及噪声叠加,可以生成形态各异的地形.在渲染过程中,使用了3D纹理映射技术,可以模拟随海拔高度而各异的生态景象.给出了一种地形描述脚本语言,能够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快速而方便地生成地形.实践证明,用该算法模型在普通PC平台上能够生成真实感较强的地形,并能方便地应用到虚拟现实系统中,满足实时模拟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特殊制备材料力学性能超声无损检测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新材料性能和评估新制备工艺,利用超声显微无损检测系统和PVDF线聚焦超声探头,对增材制造(3D打印)和粉末冶金2种特种加工试件进行表面波波速测量,用于材料力学性能的反演.利用散焦实验测量和时间分辨法,测量试件截面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表面波波速,获取相应位置和角度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实验所用窄探头PVDF薄膜宽度仅为1 mm,通过减少被测面积,提高了探头的分辨率.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材料在任意方向上的表面波波速基本一致,呈各向同性.3D打印材料不同方向表面波波速略有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各向异性.超声显微无损检测系统可用于材料的小区域、多角度声学性能测试,实现材料力学性能的反演表征,为新材料性能检测、新制备工艺评估提供一种无损检测与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