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朋友讲了一个笑话给我听,说是从前有一个善人做了极多好事.很多人对他说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他.却有一个人说来世为了报答他要做他的妈妈。朋友说到这儿已经笑做一团了,我只是淡淡一笑.说.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讲,朋友一愣.我告诉她.如果她已经成了母亲,就会明白了。  相似文献   

2.
老坐办公室的人.想不成为茶叶专家都不可能。我坐办公室的时间不多.即使坐下来,也是手不离键盘.眼不离显示屏。茶是喝的.但很少有闲心来品,所以对茶的话题一直是敬而远之.生怕有人一句话撑过来:“你也懂茶?”就像现在遍地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不知不觉地,我从事眼镜工作已有四年了,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可谓是与眼镜风雨同路,一齐走过。  相似文献   

4.
拜读鲁讯先生的文章,处处能看到先生说罗汉豆、写罗汉豆的情景。《朝华夕拾》(小引)中有这样的载述:“我有一时,曾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菱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感。”在《孔乙己》文中描述孔乙己“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风波》文中描写“六斤吃炒豆”;《祝福》中提到“阿毛剥豆”;《社戏》中写到“双喜、桂生、阿发‘偷豆’”等等。尤其是“茴香豆”,使之成为驰名中外、家喻户晓的下酒菜和地方休闲食品。罗汉豆,学名蚕豆,又称胡豆、倭豆、佛豆。据考是公元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  相似文献   

5.
震林 《上海纺织》2004,(5):38-38
前一阵上海的报纸纷纷登载这样一件事,在浦东,有一皖籍男青年徒手攀援世界第三的金茂大厦。浏览当时各家媒体的消息报道,主调都是批评其追逐个人名利的俗念。  相似文献   

6.
今年暮春的一天,我又进了北京的“莫斯科餐厅”一次。说是“又进”,因为我曾经进过一次,但那已是42年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7.
传说北来宰相王安石;青年时进京赴考.在京城街上看到一家门楼挂着一只走马灯.灯上写了向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这是马员外特意为独生女选婿所出.谁能对中.就将爱女许配给他。但这盏走马灯挂出半年多.无人能对。王安石看了后,一对也无佳句。次日,当王安石在考试时,主考官以厅前飞虎旗作题;  相似文献   

8.
朱砂 《饮食科学》2007,(8):47-47
又是周末.罗绮和老公还没起床便吵了起来,本来是小风小浪,可却因为那些每吵必提的陈芝麻烂谷子演变为“完美风暴”。结果老公摔门而去.罗绮没了攻击的对象,气呼呼地回了娘家。  相似文献   

9.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过祈祷年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冰雹,不要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社祷,总不能样样如愿。”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  相似文献   

10.
说“吧”     
邱伟坚 《食品与生活》2004,(9):11-11,10
提起“吧”,都市人必然会想到这是个外来语,言指酒吧、咖吧等等。其实bar在英文中可作名词解释的意思很多: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压力单位)、审判席律师席被告席、体操器械之一的双杠、彩色勋带……《新英汉词典》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住在上海,不知道“移民”两个宇。其实,上海就是个移民城市,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移民来自四面八方,江浙一带最多。真正的上海人住在浦东,说的是本地话,带“呃”音,听上去比上海话沉重。宁波人、无锡人、苏州人,到了上海都不说方言,除非在自家人的小圈子里。  相似文献   

12.
红裳 《饮食科学》2008,(11):29-29
在这个流行追星的年代,我和表妹们比较特别,我们追的不是什么大明星.而是我们的姥姥。  相似文献   

13.
"驮"出精彩     
格林童话中有位漂亮的小公主,她将对父亲的爱比作了"盐",谁料国王勃然大怒,下令将小公主逐出皇宫,并且将重达50斤的食盐捆在了公主的背上,叫她一辈子驮着盐行走。在小公主眼里  相似文献   

14.
我遇见Ruby是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父母是归国华侨,她也有中文名字,但是我们更愿意叫她Ruby。Ruby,红宝石,代表着火热的爱情,一个让人产生梦幻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送给你吧     
这是我做的一个梦记不太清了,可我挺喜欢的,大过年的,你要是看了挺高兴,就送给你吧。  相似文献   

16.
小孙儿变了     
去年秋天,刚刚19岁的小孙儿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远在国外的儿子、儿媳不能赶回来为他送行,于是我们老俩口不顾年迈体弱送孙儿去学校。一路火车,一路叮嘱:吃饭不要太节约;衣着要整洁;上街要注意安全;钱要放好,不要丢失;常来电话……到达长沙某大学新生宿舍时,已是下午一点钟了。学校的午餐时间刚过,我们忙让孙儿先去吃午饭。面对领  相似文献   

17.
18.
我的朋友和至交,他们大都智力聪慧,事事有所事。之所以有这样的才智和作为,皆因他们爱读书善学习。一位年长的朋友常念及“书是一味良药,常饮用便能提神安心,给人永葆无恙”。后来,我在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说苑》中找到了依据,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痛者也。”他指出,不读书学习的人其五官脏器患有疾患——是瞎子聋子。 书是知识的载体,读书学习是增长理性知识的必然途径。古代哲  相似文献   

19.
张士魁 《烹调知识》2004,(12):24-25
过去读《道德经》,读到“(圣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时,的确对老子产生过误解:“味”何以会是“无味”的?敢问是翁“无味”之“味”的主张,在现今人世可曾有过?倾20年之“体味”,以古稀之龄来“玩味”:恰是此公把“味”给“味到”了“无味”的境界与高度,于是才能成就为地地道道的“诸子”之首!恰如老子自己的肺腑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