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钢铁行业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的发展情况,详细论述了包钢稀土钢生命周期评价工作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指出包钢稀土钢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是包钢实现绿色制造、生态设计,打造绿色产品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改善稀土钢产品的环境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绿色发展和区域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外源稀土在黄刚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荆国芳  钱晓晴 《稀土》2002,23(2):38-42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黄刚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 :无定形 Fex 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 >Mn Ox>晶形 Fex Oy>永久负电荷 ;进入黄刚土的外源轻稀土 ,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 (2 9.90~49.72 %)、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 (2 6 .81~ 46 .76 %) ,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 4.93~ 2 8.72 %)。当外源稀土用量在 0 .6 84~ 2 .735 mg/ kg·季时 ,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 ,而用量达13.6 74m g/ kg时 ,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刚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 0 .6 84mg/ kg,此时 ,大豆增产 43.82± 15 .0 8%、油菜增产 17.92± 9.0 7%。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在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稀土迁移的影响,探讨稀土迁移的植物阻控效应,本研究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法选取不同治理年限下的典型样地,深入剖析其稀土含量特征,旨在量化评估生态林草措施下不同治理年限内阻控稀土迁移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水土流失样地随着生态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覆盖度的提高,植物种类的丰富,水土流失地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表层稀土流失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土壤-芒萁系统中,稀土元素生态富集系数Ax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了土壤中稀土含量的增加短期内促进了稀土元素向芒萁植物叶片的迁移。芒萁植物叶片优先富集土壤中的轻稀土元素,充分体现出超累积植物芒萁一定程度上可阻控稀土元素向下游迁移,有可能达到生物调控环境中稀土污染的目的。研究成果可为拓展南方红壤侵蚀区稀土迁移的生物阻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越峰  张铭  李建忠 《稀土》2021,(1):72-8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l kg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进行碳足迹研究.确定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建立碳足迹计算模型,核算分析产品各生产阶段的碳足迹,提出减排方案并量化减排效果及减排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生产1 kg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的碳足迹为52.4087 kgCO2eq,其中铁矿石采矿阶段是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属通报》2012,(24):38-39
(环发[201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稀土开采无序、乱采滥挖现象普遍,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加强稀土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包钢尾矿坝下风位土壤外源稀土累积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钢尾矿坝中含有大量稀土的尾矿在风的作用下扬起并沉降在下风位一定区域内,必然造成土壤外源稀土的累积.为了探求尾矿坝对下风位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ICP-MS法测定了尾矿坝东南一定区域内土壤中的稀土含量.结果显示,尾矿坝下风位8km~10km范围内土壤稀土累积明显,混合稀土及La、Ce、Nd和Pr的含量均高于我国地带性主要土类的平均含量;距离尾矿坝越近累积越严重,外源稀土主要来源于尾矿坝;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Eu表现为负异常,不同样地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差异明显.研究区土壤外源稀土的累积必然带来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无法预料的生态风险,甚至通过食物链威胁周边居民的健康,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与修复.  相似文献   

7.
稀土矿区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合理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环境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的该项机制设计并不完善。文中在分析目前稀土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缺陷及内在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矿区生态补偿设计,针对稀土矿区生态恢复评估与执行、生态补偿涉及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激励,对多种生态补偿备选工具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罗婷  张永庆  郑明贵 《稀土》2022,(3):145-158
在国际贸易中,离子型稀土的价值并未与其价格相匹配。本文对离子型稀土矿山建设、生产和复垦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水和土壤环境成本进行了量化,建立了考虑环境成本的全成本核算模型;引入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建立了国际贸易合理价格模型,并对2014—2019年离子型稀土国际贸易福利损失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环境成本核算中,水环境成本均值为9706.70万元/年,占环境成本99.53%;复垦期土壤环境成本为286.68万元/年。离子型稀土全成本均值为47907.63万元/年,单位成本均值为19.85万元/吨。2014—2019年离子型稀土国际贸易合理价格均值为33.43美元/千克,高于实际价格均值27.61美元/千克,福利损失较大。研究成果可以为离子型稀土环境成本量化及其合理价格形成提供参考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森林生态评价的研究现状、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以及面临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通过对仙人谷国家公园、九连山、鹞落坪、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AHP森林生态评价方法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所具有的有效将定量与定性数据有机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试析江西稀土生态工业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勇  杨斌清  王艳荣 《稀土》2006,27(6):95-98
针对江西稀土工业未来发展,从江西稀土产业现状、相关技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业园效应方面对构建江西稀土生态工业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江西稀土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江西省饶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饶河生态功能区(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59 hm<'2>,生态盈余亏损0.27 hm<'2>,扣除森林生态用地之后,其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59 hm<'2>,人均生态盈余亏损1.00 hm<'2>,表明当前饶河源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系统难以支持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带来的负荷,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陕西省统计年鉴>的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人口、土地等数据,分析了1990~2008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变化情况,提出了关于未来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我国稀土储氢合金材料从摇篮到大门的标准体系架构与应用进行了研究,目前原材料标准和化学成分测试标准较为完善,主要产品LaNi5和La-Mg-Ni系储氢合金的国家标准已经发布实施,但材料性能测试方面仅有压力-组成等温线(PCI)测试国家标准和电化学容量测试行业标准,而且从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考虑有必要进一步修订。更重要的是缺乏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针对稀土储氢合金材料标准的现状,建议尽快确立测试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及其工作计划,通过制订/修订相关标准争取用3年时间形成完善的稀土储氢合金材料测试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曹晓明  班华  高明星 《包钢科技》2019,45(2):30-32,49
通过对包钢生产的U76CrRE钢轨进行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计算得到该产品的LCA结果,分析了该产品环境影响因素在各阶段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各生产工序的能耗情况和外购产品碳排放的构成情况,研究结果为U76CrRE钢轨的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镍矿冶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和原则,首次对国内某企业电解镍生产从采矿、选矿、冶炼、运输等过程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1t电镍的环境影响负荷为1837.92mPE,资源耗褐系数为116.55mPR。;环境负荷主要来源于酸化,为1828.58mPE,占总量的99.49%;冶炼过程是最为重要的环境影响阶段,占99.56%。  相似文献   

16.
《稀土》2020,(5)
矿山生态环境成本定量核算对稀土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生态环境成本和水环境成本是离子型稀土矿山生产过程中的最主要环境成本。本文以离子型稀土矿山土壤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成本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生态环境成本核算框架,对两种不同采矿方法(堆池浸工艺和原地浸矿工艺)下的离子型稀土矿山的环境成本进行了量化核算。研究表明,原地浸矿工艺环境成本(25430元/吨稀土)略低于池浸工艺(26683元/吨稀土),二者相差不大。建议离子稀土矿山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地质环境条件,考虑堆浸与原地浸矿两种工艺的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Farneback-GRU的稀土熔盐反应状态识别方法。通过Farneback稠密光流法、尺度变换和均值滤波量化稀土熔盐反应剧烈程度,并由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建立稀土熔盐运动场特征与稀土熔盐反应状态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模型精度达到95.23%,能很好满足生产企业检测标准,此外,模型的性能指标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为稀土电解槽在线控制提供了重要的闭环反馈参数,为提高生产安全系数和实现无人工厂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矿山项目环境成本核算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这使得环境成本量化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具有更高的要求。水环境成本是离子型稀土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成本。本文以离子型稀土矿山水环境成本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环境污染损失模型,并对赣南地区12个离子型稀土矿山的水环境成本进行了量化;分析了离子型稀土矿山生产规模与水环境成本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两个计算公式,编制了不同生产规模下水环境成本速查表,根据矿山生产规模可以快速查找其水环境成本,为离子型稀土矿山水环境成本量化提供了极大便利。研究表明,12个离子型稀土矿山中,水环境成本最高的是A1稀土矿(6015.93万元/年),最低的是A7稀土矿(390.36万元/年);在相同单位生产规模下,全覆式稀土矿水环境成本约为裸脚式稀土矿的1.62倍。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离子型稀土矿山的成本核算提供依据,对稀土矿山投资决策及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稀土冶炼分离过程现阶段仍停留在传统人工生产组织,基础自动化较为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偏低等实际问题,基于数字智能化转型的需求和愿景,探索通过应用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连接生产车间基础自动化系统,消除数据壁垒,形成对生产要素、生产过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全流程智能生产管控。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管控系统,实现对稀土分离过程涉及到的储槽、反应槽液位等数据监测和预警,及对生产物料消耗等数据管理。最终,为进一步构建稀土冶炼分离智能工厂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经济的基本原理入手.重点分析了构建江西赣州稀土生态工业经济园的经济技术前提,提出了江西稀土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