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筑师》2016,(6)
苏州沧浪亭是著名的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从"沧浪之水缘由来"、"沧浪之景因何生"、"沧浪之境哪般看"、"沧浪之意如何承"四个方面,分析了沧浪亭物质地看存在一千年、精神地看承载二千年历史文化的缘由,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传统的内在精髓是如何通过园与人文精神、自然及社会时空的互动得以保存的内在机制和独特价值的,以沧浪亭为例,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穿梭于情、景、境、意的表达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景境观念与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园林的生命力正在当代设计实践中得到活跃呈现,而以往对中国园林的基本理论认识中的不足也在显现,这要求我们对园林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反思。该研究以"景境"作为传统园林欣赏与营造的核心关注,在中国园林史的情境中,进行景、境、意三个方面的讨论:对于"景",在观念上要超越表面化的视觉形式,在营造上建立起自由灵活的态度;对于"境",在观念上要超越现代主义空间的不当预设和视觉画意的局限,在营造上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建立起人的综合体验;对于"景"与"境"共有的"意",可从外在的文学品题和内在的文化审美两个方面关注,尤以抓住呈现生命精神的"势"这一关键作为营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山水画既是古典园林造园的灵感源泉和创作蓝本,也是古典园林发展的真实记录。文章以宋代山水画中的建筑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从宋代山水画入手,探究宋代山水画中"建筑"作为构景要素的构景特征,从中找寻山水画"画理"与古典园林"园理"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4.
刘庭风 《园林》2004,(3):4-5
北方园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观、私家园林中都有表现,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仿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从内容的布局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儒道佛三家对园林的渗透。前朝后寝,指园林的后园式布局,与日本园林,岭南园林不同。前朝后寝在园林中主要表现为两方  相似文献   

5.
从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析了南宋园林成长的基础,通过对叠石理水、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等园林要素的研究,总结出南宋园林的典型特征:巧趣柔美、清雅俊逸,并解析了南宋园林在"壶中天地"的园林格局、.题名点景"的叙景方式、"雅俗共赏"的审美特性三方面存在的文化遗产价值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研究中,众多学者更侧重于对江南园林的探究,而对皇家园林声景的分析则相对较少。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园林之典范,其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值得人们探讨与研究。以声景理论为基础,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从声源的角度,分析避暑山庄声景的营造,发现其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并根据其声景现状,提出保护与修复建议,以为避暑山庄声景修缮与现代园林声景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楹联艺术是以园林景观为载体所诞生的文学形式,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沟通人与景、景与情的艺术桥梁,对于当代园林景观的建设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赏析古典园林景观楹联的方法,以观赏者游园时由远及近的感官次序,依次将楹联所述的园林景观分为了"声景"、"香景"、"物景"、"光景"等四景,并对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对于园林建设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景观景题创作是对中国优秀园林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四字景题的分析,探索植物景观景题造词方法及规律,提出了四字景题创作"画面感、意境美、重植物、合尺度"的基本评价标准及景题创作方式.认为在景题创作时可以借鉴诗词、楹联和古典园林景名,收集与归纳景题常用字词等,运用诗性思维,使植物景观具有...  相似文献   

9.
严敏 《风景园林》2020,27(7):121-127
《环翠堂园景图》是一幅明代徽州长卷版画,清晰刻画出一座私家园林—坐隐园的全貌。以该版画为研究对象,以声景为研究视角,探寻传统园林绘画中的园林声景营造价值。通过画面观察结合诗文资料补充,提炼画卷中园林声景的声音要素,分析画卷中的坐隐园声景类型,总结画卷中传统园林"声色"风景营造在选址、时间维度、声景联想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得出:从传统园林绘画中可有效地提炼声景的构成要素,有助于深入理解传统园林的声景营造思想与特征,表明园林绘画在声景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隐逸作为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观念与实践经过不断地扩展与传承,植根于文人园林中,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精神诉求和必不可少的取景意向。在晚明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隐逸内涵渐趋宽泛,心隐、吏隐、时隐、身隐等不同的隐逸状态衍生出不同的"园隐"观念,并产生了大量以"隐"为主题的文人园林,这些园林在选址、景题、空间营造、要素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园隐"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晚明文人园林的内涵与景境。  相似文献   

11.
宋人造园往往从山水画中汲取造园要素和意境,前人多从意境内容方面来阐述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而鲜有将具体绘画手法与造园手法相比较。因此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点景"这个绘画与造园相通的手法,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两宋这个时代下,分别从宋代山水画和园林中总结"以亭点景"手法运用的特点,总结出五个"以亭点景"的空间模式,进一步类比,找到在"以亭点景"的手法运用上山水画与园林两者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邬东璠  陈阳 《中国园林》2007,23(11):89-92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文人的雅居之所,造园家通过对"景"的营造来追求"画意",景是画,画亦成景。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主要归纳为"实景"与"虚景"2大类。"实景"是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截取出自然景物中能够成画的部分,如对景、框景、夹景、借景、漏景等,均是将天然图画框选出来的技法"。虚景"是利用光影、透视等视觉效果所营造的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景象,如寄啸山庄片石山房的"水中月""镜中花";紫禁城倦勤斋的"墙里园"(通景画);以及大量利用水面倒影成景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结合杭州西泠印社概况及研究现状,从布局方式与篆刻手法之间的呼应、园林建设与印社发展的联系以及园林点景的布置和命名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主题园林"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主题园林的功能,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是以"得景"为目的。通过地宜条件和时宜条件等有利条件的创造与利用,以及对不利条件的转化,来强化人的"得景"感知,实现借景。得景方式的差异,取决于人感受外部事物的5种方式。按照人对园林景物的感知方式的不同,把借景手法分为因视觉借景、因听觉借景、因触觉(肤觉)借景、因嗅觉借景等4种方法。而计成在《园冶》中所论述到的近借、远借、俯借、仰借,大多属于因视觉借景。本文以"风"这一得景主题为例,探讨上述借景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颐和园写秋轩的选址对于造园来说并不理想,但是我们的前辈们却能在这里创作出极富诗意的园林栖居,并被孟兆祯先生誉为典范。本文尝试结合历史文献、实地调研与测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分析其园林内部与外部空间环境、成景与得景等多方面因素,总结其"景面文心"的园林内涵,并深入剖析写秋轩假山的设计推理过程与其成功的原因。以期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山地园林造园艺术,并为现代山地园林的设计与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园林理景手法中具有鲜明的时间追求,借时间而生之景,会令人常看常新,百看而不厌。对时间要素的“季相”、“时相”、“气象”三方面进行了研究,藉以阐述“时间要素”在传统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陈从周先生100周年诞辰之际,阐述云南安宁陈从周园林文化纪念馆的项目背景和设计构思,以纪念和缅怀陈先生的园林思想和治学成就。该园馆设计以"梓室"为源展开,在性质和空间上与相邻的楠园实施分离,纪念馆格局为集中式,主要功能为园林文化展示与学习研讨等。设计构思受陈先生"以情悟景""以情看物""诗情画意"等园林思想启发,通过中国风景园林的诗、画、园三位一体的感受方式,诠释中国园林诗、画、园三位一体耦合同构的深层意蕴,以期借助纪念馆这一载体,纪念陈先生的园林思想,弘扬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翻开泛黄的《园林》创刊号,手中在编发二百期《园林》特刊,往事如烟,百感交集,一幕幕情与景涌上心头。廿五载,沐着风雨,一步步,一路走来,作为"原创的"亲历者,见证者,此时此刻我想说:《园林》是园林人的骄傲,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园林人的智慧和心血,正是那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可追溯约3000余年,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但此体系的最大特色并不再于源远流长,而是在于自然天成、人工斧凿与人文情怀无敌巧妙的结合。古人把世界观、人生观和造园技艺结合在一起,看似随意的地方其实都加倍用了心思。故研究古典园林旨在将其造园手法为今所用,使建筑景观的创作能够达到不着痕迹、自然而然的效果。古典园林组景有18种重要技法,本文通过对"借景"、"对景"、"分景"三种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技法分析,力求运用中能够寓情于景、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年关于明代园林绘画的中外学者研究进展,并以明代张复《西林园景图》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明代无锡安氏家族在胶山所建西林园的营造源流,对照分析了文人王世贞的《西林园记》、安绍芳与叶茂长所题三十二景园林诗以及现存的16幅张复所绘《西林园景图》册页,研究了西林三十二景中水景区、滨水区、山景区的造景意趣和空间特征。作为晚明文人园林一个重要案例,西林园图文资料的研究对明代园林史及绘画史具有一定推进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