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洗法处理含油污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洗法处理大庆油田含油污泥,通过投加适宜药剂对油泥进行调质,以含油污泥脱油率为指标,综合考察热洗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固液比、热洗温度、热洗时间、搅拌强度、热洗液pH值和热洗次数)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投加量对油泥洗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热洗工艺条件,使处理后的油和泥沙能满足回收和环境的要求,油泥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的标准。热分析及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热洗法有利于污泥脱水除油。  相似文献   

2.
张楠  王宇晶  刘涉江  张凯 《化工进展》2021,40(3):1276-1283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与加工过程产生的含有油、固体颗粒、重金属、水等的复杂组成体系,其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已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我国含油污泥产生量大,未经处理外排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各石油生产及加工企业均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含油污泥的处理,形成了热洗、热解、加温加压调理、微生物处理等技术,其中热洗具有油回收率高、残渣含油率较低、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对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标准进行了总结对比,对化学热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清洗剂种类和浓度、热洗温度、热洗时间、搅拌速度、液固比等因素对含油污泥处理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化学热洗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含油污泥化学热洗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银玲 《清洗世界》2021,37(5):33-34
在这项研究中,对采油厂的油性污泥进行了采样,并对油性污泥进行了热化学预处理和浮选技术处理.通过筛选和复合,确定了高效清洁,环保的油污污垢清洗剂的组合,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含油污泥洗涤前后的原油红外光谱检测表明,原油主要成分并没有出现变化,经过处理以后,原油回收价值则会变得更高.  相似文献   

4.
任杰  许光宇  崔凯  郭坤 《当代化工》2024,(3):516-520
采用热化学清洗法处理含油污泥,对不同类型的化学清洗药剂进行单剂筛选和复配优化,考察了不同热化学清洗药剂配方对含油污泥的除油效果,并对热化学清洗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在单独使用的清洗剂中,硅酸钠表现出了最佳的除油效果,清洗后油泥的残油率为16%;复配清洗药剂中阴离子型-碱性无机盐-碱的清洗药剂组合的清洗效果最好,即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Na2SiO3+KOH,清洗后油泥的残油率仅为4.55%,表明不同类型清洗药剂的复配可以显著提升热化学清洗效果。考察了各操作条件对含油污泥热化学清洗除油效果的影响,最优的清洗条件为热洗温度75℃、液固比5∶1、热洗时间90 min、搅拌速率400 r·min-1。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5,(6):1061-1063
以汽油为萃取剂,采用三相物理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考察了溶剂比、萃取温度、搅拌强度及搅拌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 g含油污泥在萃取温度35℃,加入0.09 g[由Al2(SO4)3和壳聚糖复配]絮凝剂,加入萃取剂体积2倍的采油废水,搅拌强度120 r/min,搅拌时间20 min,汽油加入量为2 m L/g油泥时,萃取率可达97.3%。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6):1061-1063
以汽油为萃取剂,采用三相物理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考察了溶剂比、萃取温度、搅拌强度及搅拌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 g含油污泥在萃取温度35℃,加入0.09 g[由Al2(SO4)3和壳聚糖复配]絮凝剂,加入萃取剂体积2倍的采油废水,搅拌强度120 r/min,搅拌时间20 min,汽油加入量为2 m L/g油泥时,萃取率可达97.3%。  相似文献   

7.
采用预处理、调制加热、离心分离的处理工艺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达到含油污泥中的油、泥、水三相分离.通过对含油污泥处理参数进行优化,实现含油污泥预处理后达到污泥含油小于2%,含水小于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崔世彬  陈婷婷 《辽宁化工》2011,40(10):1038-1040
炼油厂产生的含油污泥占含油污泥的比重很大,且其含油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实验采用化学洗涤法在平平加-20和硅酸钠溶液为洗脱液的条件下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并回收原油,确定硅酸钠在液固质量比为6︰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0 min,质量分数为0.03%的条件下达到最佳洗脱液效果,残油率为5.3%。与之相比平平加-20的最佳处理效果虽然不比硅酸钠好,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不同环保标准对应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案,将油泥在设定的温度下快速热解,研究其热解过程,选择热解后残渣的减重率、石油烃(PHCs)质量分数、热值作为评价油泥热解效果的标准,并核算系统的能量平衡,综合以上因素,给出选择热解工艺参数和预期处理效果的方法.研究表明:热解温度对降低残渣PHCs质量分数起主要影响,热解时间对残渣...  相似文献   

10.
含油污泥主要来自清罐作业以及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苏里格气田来水乳化严重,导致产生的污泥粘度大、难脱水.采用组合式污泥减量化工艺,完成污泥破乳,泥水分离,减少污泥拉运处理量,节约现场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洗涤含油污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刁潘  刘静  张永奎  刘瑾  姚太平 《化工进展》2014,33(10):2753-2757
针对新疆某油田重度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洗涤剂的复配及洗脱条件的优化研究。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硅酸钠助剂浓度对残油量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平平加,APEO)间存在着较强的交互协同作用;两者复配可以增强洗涤效果,并减少药剂用量。优化的复配洗涤剂配方为: LAS 2g/L,平平加3g/L,Na2SiO3 3g/L。复配洗涤剂洗涤含油污泥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液固质量比10∶1、洗涤温度70℃、洗涤时间1h,在此条件下污泥含油量从26.07%降低至1.21%。对污泥洗涤前后的红外光谱检测表明该复配洗涤剂对于污泥中原油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都有洗涤效果,特别是对饱和分的去除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净化油泥和回收石油资源,以环氧氯丙烷和有机胺为原料,制备系列分子膜剂和分子膜复配剂,将其用于落地油泥的清洗.测定分子膜剂及其分子膜复配剂的表面张力,研究表面张力与洗油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膜剂及其分子膜复配剂对落地油泥的分离均有一定效果,分子膜复配剂的效果优于单一膜剂,几种分子膜剂以等质量比例进行复配时,洗...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相离心机处理油性污泥,通过对油性污泥分离的参数进行优化,达到泥、油、水三相分离的要求,试验表明,在进料量小于5 m3/h的条件下,三相离心机的最优操作参数为:主电机频率33 Hz、副电机频率30 Hz,絮凝剂流量0.7 m3/h,油泥温度55℃。分离后的污泥含水量从98%降至70%以下,实现了油性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并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条件,可用于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油气田含油污泥是石油钻井、运输、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含油污泥所带来的生产和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原有的含油污泥处理方式已经不适用新的环保要求。目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初步实现了含油污泥减量化和原油资源回收,但其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含油污泥的石油污染物,甚至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方法有低毒、环保、效率高等特点,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特征、处理标准和环境影响。将生物处理技术分为生物表面活性剂(BSF)洗油法和生物降解法,并从BSF的类型和特性、洗油机理、降解工艺、降解菌、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BSF增强生物降解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文章指出BSF洗油法主要应用于高含油污泥(含油率≥6%)的处理,含油率可降到2%以下;对于低含油污泥(含油率≤6%)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可达到0.3%的生态标准。生物处理技术是最有前景的满足资源回收的环保型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溶剂萃取法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介绍了萃取过程的机理与相关工艺技术.根据溶剂萃取法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溶剂萃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海燕  闫光绪  郭绍辉 《化工进展》2007,26(7):1007-1011
分析了辽河油田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根据该种油污泥老化严重、生物毒性高等特点,本着无害化的处理要求制定出如下处理工艺:加水稀释–加热均化–加药除油–混凝沉淀–上清液回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该种含油污泥可以有效的回收原油,并且降低了污染物含量。最后对该工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表明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油田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政  郑川江  叶仲斌  薛新生  杨光  孙侹 《应用化工》2012,41(7):1232-1235
近年来,国内油田广泛开展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实现了有效的"控水稳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油田综合治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含油污泥主要由石油勘探开发和石油化工行业产生,对生产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但同时又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介绍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主要处理技术,包括调质-机械脱水、溶剂萃取、高温裂解、生物处理等,及由上述技术实现的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简述了采用综合利用处理技术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指出资源化利用技术将成为未来油泥处理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针对含油污泥的危害,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综合利用。近年来,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已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分析,介绍其原理及适用情况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对含油污泥性质与特征的基础性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积极寻求多种利用途径,彻底解决含油污泥污染问题,无害化、资源化及综合利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鉴于传统微波吸收剂在协同微波热解含油污泥时存在热解效率较低、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文引入磁性纳米粒子作为新型微波吸收剂,探究了磁性纳米粒子种类和质量浓度在强化微波热解含油污泥中的作用效果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在6种磁性纳米粒子(Zn Fe2O4、Fe3O4、Ni、Ni Fe2O4、γ-Fe2O3和Co3O4)中,添加Zn Fe2O4的实验组热解终温最高,为284℃,气、液相产物最多,分别为382m L和10.5m L;(2)当微波功率为800W、微波加热时间为20min时,添加纳米Zn Fe2O4实验组的热解终温在质量浓度5.0mg/g时最高;(3)随着纳米Zn Fe2O4质量浓度的增加,气相热解产物中H2、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