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构建独立计量区域(DM A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的方法,近年来受到国内外供水企业的广泛关注。利用IWA提出的不可避免漏失水量计算公式计算独立计量区域中不可避免漏失水量,与采用最小夜间流量法实测出的该DM A不可避免漏失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对不可避免漏失水量经验公式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可为进一步提出适合我国独立计量区域不可避免漏失量计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节制闸、分水口、退水闸均安装了自动化流量测量装置,为全线水量平衡计算、供水水量核算提供技术支撑。水量计量涉及中线建管局(总干渠)、地方调水办(地方配套输水管道)、自来水厂及地方水利部门等多家单位,因此,水量的精准计量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典型分水口供水水量计量的工作实践和工程实例研究,探讨了大型供水工程水量计量存在的问题。对类似调水工程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性和服务可靠性,常采用多水厂向管网供水。多水厂供水区域可分为完全由单一水厂供水区和多水厂联合供水区。这些供水区的划分,以及管网中各节点(管段)由各水厂供水百分比,可利用给水管网水质模型中的水量溯源功能分析。在叙述水量溯源原理与分析过程后,以单工况示例和延时模拟示例进行了说明。水量溯源对了解各水厂向管网供水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实时监测管网运行状态、及时捕捉管线漏损,需开展供水计量区的超短时需水量预测。然而,供水区域和时间粒度的减小均会带来需水量数据波动性的增加,导致预测难度增大。在此背景下,以多维度水量融合提高信息利用度为学术思想,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为实现手段,提出基于多维度水量融合的LSTM预测算法(FFB-LSTM),预测我国南方某真实独立计量区的超短时需水量。与传统LSTM、ANN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FFB-LSTM在MAPE、MSE、MAE三个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模型,能够高精度的预测计量区超短时需水量,为供水行业计量区的超短时需水量预测工作提供了有效范例。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实例,对乡镇供水管网设计中供水区域控制点的选择、水量分配、供水管道材质及管径确定、水力计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该类型供水管网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实例,对乡镇供水管网设计中供水区域控制点的选择、水量分配、供水管道材质及管径确定、水力计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该类型供水管网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多水库联合运用情况的水库联合供水模拟模型。该模型以系统年总供水量最大为目标,以日为计算时段,以水库日供水量为决策变量,以水库库容、可供水量、供水保证率等为约束条件,采用模拟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重点对水库群联合供水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新修订的《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 92-2016)水量平衡分析的相关要求,重点阐述了未计量水量和漏失水量等关键组成部分的计算方法。其中,注册用户水量中的未计量水量主要通过水力学原理,按照实际情况选取参数计算;漏失水量则通过水量平衡表扣减和漏失水量分项组成的计算累加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杭州市某区域的漏损水量评价分析,得出各部分水量所占的比例,方法可供其他水司的漏损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浑河闸工程供水的各灌区引水计划的调研,利用水量平衡的方法,计算出浑河闸工程计划供水量,并明确浑河闸工程供水时间确定方案以及供水来源,提出供水应注意的问题,在保障浑河闸工程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供水任务。  相似文献   

10.
代影君  任崇 《东北水利水电》2010,28(5):34-35,66
计量小区管理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供水节水技术,是对供水管网进行主动渗漏控制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计量小区管理技术对中小城市的供水管网进行了试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实施计量小区管理有效确定了供水管网的漏失,并通过DMA供水量平衡演算,评估管网漏失水平,建立DMA模型,提高供水管网管理和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1.
供水量预测是为满足流域发展需要提前进行的应策性预报,它是在流域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以地区范围内预测基准年所有供水工程的实际可供水量为依据,提前审察和预测未来可供水的增长情况,以保证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新增水源工程的规划与建设。根据钱塘江流域四市及钱塘江水系1997—2003年的供水量,简要分析了流域供水量逐年变化情况,同时给出了流域供水量灰色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利用模型分别预测2008年、2010年、2015年的供水量,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预测误差小,应用效果比较符合实际。该模型能为流域总供水量指标的预测提供一种定量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引黄济津河道水质数值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自由表面方程、状态方程和水质输运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河道垂向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根据2000-2001年第6次引黄数据资料对水质模型进行调试,建立引黄济津调水工程水质模型。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2002-2003年第7次引黄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引黄济津河道水质状况。同时,根据污染物浓度峰值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及降解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县级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工作实际,论述有关农业灌溉需水量、可供水量和供需平衡的计算,举出实例阐明某些重要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发展规划是需水预测的依据,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检验区域发展规划是否合理可行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嵩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基础,进行可供水量、需水量和耗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嵩明县需水量呈增加趋势,但耗水量呈减少趋势;按平水年需新水量计算,现状年(2012)和远期规划水平年(2030)需水量略超出可供水量,而近期(2020)和中期(2025)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而按P=75%需新水量计算则各水平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水;各水平年耗水量均小于可供水量,说明在充分考虑水资源二次利用的情况下,可供水量均能够支撑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在落实规划用水效率前提下,嵩明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基本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介绍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农业供水成本的形成及固定资产的分摊计算方法,合理测算、确定农业供水成本水价,科学分析成本水价将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诠释成本水价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在沈阳区域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面对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现实问题,进行有效的水资源平衡分析,找出平衡缺口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关键。通过对基于三次平衡原理的供需平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分析,奠定了本次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典型区域供需水预测计算结果的分析.客观评价了区域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形势,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基于现状供水能力、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外调水的一、二、三次平衡分析,为进一步进行三次平衡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探讨相应的节水政策提供了科学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资源配置系统确定供水工程的建设规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特性和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需求、系统简化、水资源调度策略、计算方法对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的影响,提出了确定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并具体应用到某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水资源配置“三次”平衡分析确定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的主要步骤为:(1)绘制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图;(2)进行需求分析,包括经济、生态环境需水;(3)制定水资源调度策略;(4)进行水资源配置“三次”平衡分析,初步确定供水工程的建设规模;(5)进行流域耗水平衡分析,分析经济与生态的耗水比例;(6)确定供水工程的规模以及供水工程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Surface water is a scarce reource that is applied by various users for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The regulation of surface water use is an element of regional water management at various management levels. At each management level, the allocation of surface water supply capacity is a policy instrument. An optimization model has been formulated to support the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allocations at a particular management level. The model describes the allocation problem as a network, in which arcs represent waterways and nodes represent inlets and locations where there is a demand for surface water supply. The use of surface water for a specific activity at a specific node is referred to as an application, for example, for sprinkling, for use as cooling water, for dissolving effluent, and for conservation of environmental areas. The optimization model generate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surface water and of surface water supply capacity. The operation of the model was demonstrated by a case study, where it was applied to maximize the expected revenues in agriculture (measured as value added).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省万载县高城乡集中供水uI=程为例,介绍了村镇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规模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