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坦克装甲车辆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操纵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的"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操纵系统",适用于各类定轴式变速器车辆,不需对原变速器作任何改动,仅加装本系统即可使车辆实现自动变速.经试验验证:该技术基本可行,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原车手动操纵的指标,且"加速性能"较手动操纵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2.
轮式装甲车辆自动变速操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志刚  翟涌  陈慧岩 《兵工学报》2004,25(4):394-397
本文利用机、电、液、气一体化控制技术,对国产现役轮武装甲车传动系统进行改造,使之具有自动变速的功能,即将定轴机械式自动变速操纵系统引入军用轮武装甲车,并从轮式装甲车传动系统的实际特点出发,重点论述了使之实现自动化操纵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实车试验的结果看,加装自动变速操纵系统后,该轮式装甲车的机动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减轻了驾驶员的体力消耗,提高了持续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苗成生  赵亦农  刘海鸥  席军强 《兵工学报》2014,35(11):1729-1735
基于对重型越野车辆离合器工作特性及气助力液压操纵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一套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实现离合器的自动分离、接合和保持的功能需求。该系统同时保留离合器的手动应急操纵功能,从而保证重型越野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利用协同优化方法对该自动操纵机构的核心部件——操纵油缸进行设计。为获取所设计的自动离合器操纵系统的特性,设计台架试验,进行分离、接合、定点控制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均满足使用要求,为进行自动换挡系统中的离合器起步和换挡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动变速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以机械式自动变速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为例,系统介绍了自动变速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STATEFLOW的AMT控制策略仿真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描述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MT)的工作过程, 包括离合器分离、接合过程, 分析了自动变速过程的混杂系统特征. 在Matlab/Simulink及Stateflow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控制算法的车辆机械式自动变速连续/离散混杂系统状态模型, 特别是分层次控制系统模型, 并着重介绍了制动工况与正常行驶工况直接切换的控制策略以及离合器结合状态的判断策略. 经过与实车试验的对比, 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得到了检验, 并进行了多种控制策略的对比. 应用这种快速原型技术对开发AMT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可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在特定环境下车辆无人驾驶的要求,可以将程控技术应用于车辆上,本文针对特定任务,讨论了在装有AMT自动变速操纵系统的履带车辆上,研制程序控制系统,以满足车速和行驶里程指标要求,通过试车证明本系统工作正常,满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液力变矩器(T.C.)和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组成了T.C.+AMT自动变速系统,应用AMEsim软件对越野车辆T.C.+AMT以及AMT自动变速系统进行了建模和换挡过程仿真.在分析车辆换挡过程的基础上,对T.C.+AMT与AMT的仿真结果在换挡品质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为T.C.+AMT自动变速系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对液力自动变速器(AT)和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分析比较之后,提出了由液力变矩器(Torque Con- verters-T.C.)和固定轴式齿轮变速箱组成的越野车辆T.C.+AMT自动变速系统,它既具有液力变矩器的自动适应性,又具有AMT易制造和成本低等特点,提高了车辆的越野性和通过性,是一种研究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自动变速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人工采集手段和操纵计算机界面已不能满足某型火箭炮数据采集和保存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据采集设备。介绍火箭炮已有的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系统组成绘制其原理框图,并对各模块功能进行分析;在不影响火箭炮射击精度的前提下获取采集数据,通过循环主程序软件设计实现ARM芯片对工况数据的采集、存储及输出。分析表明结果:该设计大大缩短了火箭炮技术状态检测时间,为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无人直升机双模式地面操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辉  张晓林 《航空兵器》2009,(4):24-27,32
针对无人直升机遥控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模式地面操控系统,讨论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组成,并对其主要组成的操纵输入单元、传感器与传输介质、DGPS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和遥控发射单元的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分析并讨论了遥控数据抖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测试表明本系统操纵简捷,遥控数据稳定,满足无人直升机遥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个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发动机稳态性能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发动机性能试验过程的自动控制,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贮存和处理.该测试系统是在以W780电涡流测功器为基础的发动机稳态性能试验台上,配备了IBMPC/XT微机、DT2805数据采集板等硬件设备,发展出功能齐全的测试软件系统,实现了试验过程的自动化.实验后处理软件,具备了数据的换算、存贮、显示、列表输出,绘图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研制通用的兵器设计型专家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作者自行研制成功的通用兵器设计型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关键技术:集成知识表示,多级知识获取,元级控制策略,模糊综合评价,相似优先比决策等。并给出了利用该系统设计火炮身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对专家系统技术在地炮总体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面向对象的知识库和黑板控制结构为核心的地炮总体方案参数设计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讨论了系统实现了关键技术,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知识获取以及系统的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火炮装药温度实时自动测定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火炮药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其温场处于非平衡状态。本文介绍采用全自动间接测量法 ,由微机控制的非接触式实时测量装置 ,实现不同存放位置、不同装药号药温的自动实时检测、显示和传输。在阐述药温实时精确测量重要性和必要性基础上 ,给出了火炮装药温度实时自动测定的原理、基本构成、系统硬件、软件设计 ,以及功能考核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两个挠性陀螺和两个挠性加速度计构成的速率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将速率捷联惯导系统应用于反舰导弹的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了稳定回路和自动导引系统的设计。在参考自动驾驶仪控制方案的基础上,给出了稳定回路的控制规律和自动导引系统的导引规律,并说明了用计算机实现前置比例导引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动机械传动系统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自动机械传动(AMT)及自动变速操纵系统(ASCS)中的关键技术(离合器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不同于当前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它根据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和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差,得到理想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并通过控制离合器驱动机构的行程增量,使得实际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和理想的相一致.该策略可实现起步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满足驾驶员平稳、快捷的要求,同时具有所需输入信号少的特点,试验证明这一策略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赵丁选  王卓  张景波 《兵工学报》2003,24(3):412-415
本文将变结构前馈模糊控制器应用到车辆换挡过程控制系统中,通过对换挡过程油压控制曲线不同阶段设定不同控制参数集的方式,来改变系统的特征状态空间。在初期充油阶段和低压保持阶段,缩小模糊控制区,扩大强比例控制区和保持控制区;在调压阶段和高压保持阶段,则缩小强比例控制区和保持区,扩大模糊控制区,充分发挥控制器对油压的调节作用,达到改善换挡品质的目的。而前馈控制环节,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缩短换挡时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C8051F的气象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种基于C8051F系列超低功耗单片机的自动化船用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由主芯片C8051F020、风向风速传感器、液晶显示屏组成,用以满足船艇部队气象通报的数据采集需求。通过综合分析,设计由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组成。其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工作稳定,能满足精度和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金雨 《兵工自动化》2023,42(1):39-41+56
为解决目前国内枪弹包装行业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一套基于PLC的枪弹自动化包装设备控制系统。对枪弹自动化包装设备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简介其功能及工作原理;介绍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说明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介绍控制系统软件的方案设计,说明系统各组成部分控制模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故障判断准确、数据采集实时;包装结实,适宜运输、储存;系统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