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恒温热板法织物透湿测定仪测定涤纶仿真丝织物的透湿性能,并与蒸发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恒温热板法织物透湿测定仪取代蒸发法测定织物透湿性是可行的,并具有操作简捷、稳定性好、精度高、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蒸发法和热板法测试了各类薄型织物的透湿性能,从理论和实验论证了热板法代替蒸发法进行织物透湿性测试的可行性,并为研制热板法透湿测试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蒸发法和热板法测试了各类薄型织物的透湿性能,从理论和实验论证了板法代替蒸发法进行织物透湿性测试的可行性,并为研制热板法透湿测试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用透湿量作为涤纶织物透湿性能的评价指标,采用透湿杯法对不同克重的涤纶织物进行透湿性实验,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涤纶织物的透湿性能随织物克重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涤纶织物克重与织物透湿性能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公式,为合理设计涤纶织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磁控溅射法制备防水透湿织物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自制磁控溅射设备在PET织物上以聚四氟乙烯为靶材,制备了防水透湿织物。溅射后PET织物的抗湿性明显提高,透湿性几乎没有改变,接触角显著增大,说明此种方法制备防水透湿织物是可行的。溅射后织物表面生成一种不同于聚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结构的薄膜,薄膜呈多层贯通蜂窝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文献[1]研讨的基础上,将反映薄型织物透湿传热性能的四个模拟量作为聚类指标。通过灰色聚类分析,得到了织物综合透湿传热性能的量化值,初步探讨了原料、结构、后处理对织物透湿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织物拒液、透湿的机理出发,提出了新型拒液透湿织物的设计方案,文中在对所试织的织物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组织对织物拒液性和透湿性的,确定合理的织物组织的原料配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织物湿传导通道的三种形式,指出了织物中透湿孔洞有多种多层次结构,横向尺寸相关甚大,在湿传导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各不相同,提出了描述织物中各层次透湿孔洞的物理量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Coolmax与棉混纺织物的吸湿速干性问题,设计并试织了 9种试样,探讨了织物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蒸发速率和透湿量的变化规律,采用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法分析了织物的吸湿速干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除芯吸高度外,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总体随混纺纱中Coolmax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混纺纱中Coolmax纤维含...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一种低温下织物热湿传递试验装置,在-20℃和20℃模拟环境温度下,测试了防水透湿织物两侧的温度与湿度的分布和透过织物的水气量,比较织物在低温下和常温下的湿传递特性.结果显示:水浴的水气蒸发量(模拟人体出汗)、织物表面水凝结量和透过织物的水气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近似线性增长,说明了织物湿阻与表面水凝结是无关的.在低温环境下(-20℃),水浴的水气蒸发率(模拟人体出汗)、织物水凝结率和透过织物的水气蒸发率大,织物湿阻小,表明了织物表面湿阻与环境湿度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以非稳态氯离子扩散系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混凝土在蒸养过程中静养时间、升温速度、恒温时间及恒温温度对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养时间的延长对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而过快的升温速度、较长的恒温时间及较高的恒温温度均会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强制循环太阳能供热水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的数学物理模型,为太阳能供热水系统的实际工程设计和系统性能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液体膨胀式波纹管蒸汽疏水阀排量不稳定、漏汽率高等问题,分析波纹管热动元件的热工特性.基于Riedel蒸汽压方程和气液平衡方程,建立饱和蒸汽压式波纹管热动元件的热力学模型,设计相应实验系统,进行不同参数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蒸汽压式波纹管热动元件伸长量是相变温度的单值函数,近似呈指数关系;采用不同混合比、刚度及填充方式,可调节疏水阀的排水过冷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值解析法,分析热轧带钢在卷取机导板通道里面的运行轨迹。以上下导板为边界,以带钢头部不碰撞到导板为目标,推导出具体钢种和厚度的带钢卷取时的夹送辊最佳偏转角。该方法直观、准确,可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提高宽厚复合板热轧成形质量,以不锈钢与低合金钢层状复合结构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宽厚复合板结构复合及加工协同变形的技术要求,制定宽厚复合板热轧成形工艺路线,并对热轧宽厚不锈钢复合板成形轧制力模型进行研究.将热轧复合变形区分成Ⅰ、Ⅱ两个区段,并依据热轧过程中轧制区间内金属流动变形规律,确定各界面上摩擦切应力τ的方向,进而推导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成形轧制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轧制力模型可准确预测轧制力的大小,有效提高轧制力的计算精度.经轧制成形制造的不锈钢复合板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制定工艺路线合理,可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用柱状晶CuAlNi形状记忆合金作为感温及控制元件,将其进行定型处理成弹簧,测试了相变温度及回复力.设计制作控温水阀,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进水温度为50 ~ 70℃的范围内,不同阀芯位置的出水温度分别为38.50、38.75℃,调温性能可靠,控温精度为1.50℃,误差小.  相似文献   

17.
在真空环境中,印制板上大功耗器件的散热方法主要采用传导散热,因此增加大功耗器件与印制板接触面积是降低芯片热量的最好办法。如何对大功耗芯片与印制板之间缝隙灌注材料和灌注工艺选择,是解决大功耗器件散热效果直接体现。选用稀释后的DBSF-6101三防保护剂对航天产品印制板上大功耗器件进行温度散热灌注处理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可以解决印制板上大功耗器件在真空环境中散热由辐射散热转变为传导散热,大大降低印制板上大功耗器件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椰壳纤维为增强体,以ES纤维作为基体材料,制备椰壳纤维/ES复合材料,并采用直接浸润吸水法对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浸泡时间越长,板材吸水越多,但在吸水过程中板材的吸水速率呈现递减趋势;复合材料成型温度对其吸水性能有着高度显著的影响,成型温度越低,吸水率越高;提高成型温度可减少复合材料中的空隙,降低吸水率,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Fpccp管生产及施工的需要,围绕水胶比、外加剂的掺量及蒸养参数(静养时间、升温速度、恒温时间、恒温温度及降温时间)等对C40早强混凝土脱模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满足"6h脱模强度不低于20MPa"的早强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0.34、减水剂掺量1.1%、速凝剂掺量1.8%)及蒸养制度(静养时间10~30min、升温速度20~22℃/h、恒温时间120~180min、恒温温度65℃、降温时间10~40min).可加快模具周转速度,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为Fpccp管生产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