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烤烟叶片与烟梗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使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以及带有氢火焰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河南、云南烤烟叶片与烟梗中的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叶片中共鉴定出25种酸性成分,从烟梗中共鉴定出24种酸性成分.总体上看,烟梗与叶片所含的酸性成分种类较为接近,90%以上的化学成分为双方共有.从烟梗与叶片所含的酸性成分含量对比看,叶片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是含有1 5个碳原子以下的脂肪酸,如异戊酸和β-甲基戊酸等;烟梗中含量较高的是含有15个碳原子以上的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亚麻酸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和内标法,对CO2膨胀前后福建上部、中部和下部烤烟的酸性、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对比分析.测定出丙酸、2-甲基戊酸、苯甲酸和月桂酸等15种酸性成分;糠醛、芳樟醇、β-紫罗兰酮等17种中性香味成分;吡嗪、噻唑、吡咯等16种碱性香味成分.结果表明,烟丝经膨胀后,酸性香味成分中的异戊酸、戊酸、β-甲基戊酸、己酸、辛酸、壬酸、月桂酸、油酸和肉豆寇酸含量均下降,而丁酸、苯甲酸的含量明显增加;中性香味成分中,异佛尔酮和香茅醇的变化不明显,中部和下部烟丝中的大马酮含量显著增加,其余14种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碱性成分中,噻唑、吡咯、吡嗪、2-乙基-3-甲基吡嗪的含量变化与烟叶部位相关,其余成分的含量均减少.  相似文献   

3.
云南烤烟复烤片烟自然陈化时间与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本文研究了云南烤烟复烤片烟在自然陈化过程中陈化时间与香味成分(中性、酸性和碱性)和感官质量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陈化过程中,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云南烤烟复烤片烟的香味成分在陈化初期呈快速上升趋势,中期呈缓慢增加趋势并达到最大值,后期开始下降.这种内在变化促使云南烤烟复烤片烟的香气质、香气量以及整体感官评价呈现出感官质量上升期、感官质量高峰和相对稳定期、以及感官质量下降期.香味成分的变化与感官质量呈正相关关系,醇类成分和个别碱性成分与感官质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HXD前后烟丝中烟碱及部分香味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卷烟加工过程中烟草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技术,对两种牌号烟丝在HXD前后的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测定了烟丝中吡啶、吲哚等17种碱性香味成分;二氢大马酮、芳樟醇等18种中性香味成分;2-甲基戊酸、苯甲酸等12种酸性香味成分;采用溶剂萃取法对HXD前后烟丝样品中游离烟碱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XD工序对烟草总生物碱和游离生物碱的影响显著,总生物碱降低近16%,游离生物碱降低近30%;碱性香味成分总量和中性香味的酮类化合物呈下降趋势,而中性香味成分中的醇类化合物及酸性成分的总含量呈明显升高趋势。其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最为显著,含量均大幅提高,增幅分别达18%和31%。  相似文献   

5.
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9,他引:3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法对国产 (湖北鹤峰、重庆奉节 )和进口 (巴西、津巴布韦和马拉维 )白肋烟中的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进行了分析 ,共鉴定出 2 0 0种香味物质。文献检索表明 ,其中有 30种成分为烟草中尚未报道的化合物。采用内标法对白肋烟中重要的 2 6种碱性、39种中性和 15种酸性香味物质的含量 ,以及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的总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分析的白肋烟样品中 ,(1)国内外白肋烟均含有相同种类数的香味物质 ,其不同点在于 :①国产白肋烟烟叶的酸性成分总量低于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白肋烟 ,而高于巴西白肋烟 ;②国产白肋烟的中性香味成分总量 (不计新植二烯 )高于津巴布韦和巴西白肋烟 ,略低于马拉维白肋烟 ;③国产白肋烟中的新植二烯含量明显高于国外白肋烟 ;④湖北白肋烟的碱性香味成分总量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的接近 ,略高于马拉维白肋烟 ;⑤国产白肋烟中的杂环化合物 (吡啶、吡嗪和吡咯类 )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 ;(2 )国内 2个主产区白肋烟香味物质的含量在酸、碱、中 3个集分中的差异比较突出 ,即除了湖北上部白肋烟酸性成分的总量低于重庆上部白肋烟的以外 ,湖北上部、中部和下部白肋烟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 ,以及中  相似文献   

6.
云南和河南陈化的复烤片烟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考察气候条件对复烤片烟陈化质量的影响,研究了在云南玉溪和河南许昌两地不同气候条件下陈化云南烤烟复烤片烟的香味成分(中性、酸性和碱性)、pH值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云南烤烟复烤片烟在玉溪和许昌两地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自然陈化后,样品酸碱中各类成分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明显不同;②醇类成分和pH值均呈降低趋势,在许昌自然陈化的降幅均大于在玉溪的降幅;③中性香味成分总量和酸碱中总量均呈增加趋势,在玉溪陈化的增幅均大于在许昌的增幅;④碱性成分也均呈增加趋势,在许昌自然陈化的增幅较大;⑤在玉溪陈化的云南烤烟复烤片烟样品的整体感官质量高于同期在许昌陈化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烤烟烟梗中氨基酸含量和组成特点,选择了国内18个代表性产地,对上、中、下部位烤烟烟梗和对应叶片样品氨基酸进行了测定,比较了烟梗和叶片20种氨基酸含量差异,分析了烟梗与对应叶片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并考察了不同部位烟梗氨基酸差异规律。结果显示,烟梗中氨基酸总量略高于叶片,烟梗中异亮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等11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应叶片,色氨酸、组氨酸等4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叶片;不同烟梗间氨基酸含量变异性大于叶片间变异性;除缬氨酸、苏氨酸和胱氨酸,烟梗其他氨基酸含量与对应叶片氨基酸含量有显著相关性;上部烟梗氨基酸含量高于中部和下部烟梗。总之,烟梗与对应叶片氨基酸含量具有正相关性,但组成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自然贮藏条件下烤烟叶片和烟梗中TSNAs含量(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探讨降低烟叶TSNAs形成的主要途径,收集了不同产区烤烟样品并进行自然贮藏和烟叶含水率控制试验,同时测定贮藏前后叶片和烟梗中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贮藏1年后烤烟叶片和烟梗TSNAs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烟梗TSNAs的增加比例显著高于叶片,增加幅度是叶片的5.78倍。叶片和烟梗中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烟梗中硝酸盐减少量是叶片的32.23倍。叶片和烟梗中生物碱含量均有所降低,但变化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烟叶TSNAs增加比例与硝酸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不同含水率叶片进行1年的真空贮藏,发现叶片TSNAs含量与含水率呈线性关系,随着叶片含水率的升高(从6.8%到23.1%),TSNAs含量逐渐降低。因此,TSNAs前体物含量降低、叶片含水率适当增加均有利于烤烟在自然贮藏过程中减少TSNAs的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9.
醇化过程中白肋烟香味成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醇化过程中白肋烟香味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醇化过程中白肋烟香味成分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所测定的 17种中性香味成分中 ,许多中性香味成分含量在醇化过程中呈明显增加趋势 ,增加幅度较大的成分有糠醛、糠醇、苯甲醛、苯乙醇、氧化异佛尔酮、巨豆三烯酮和金合欢基丙酮等。在所测定的 12种碱性香味成分中 ,有吡啶、2 ,3-二甲基吡嗪、2 ,5 -二甲基吡嗪、2 ,3,5 -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2 -乙酰基吡啶等 6种重要碱性香气成分含量有明显增加 ,但碱性成分总含量在醇化过程中呈大幅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几种国内外混合型卷烟烟丝中香味物质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的前处理分离方法,以及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分析鉴定技术,对9种国内外混合型卷烟烟丝中的半挥发性酸性、碱性和中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37种碱性成分,83种中性成分和12种酸性成分。采用内标法定量测定了烟丝中的噻唑、吡啶、四甲基吡嗪、吡咯和吲哚等18种碱性香味成分;芳樟醇、二氢大马酮、香叶基丙酮、氧化异佛尔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47种中性香味成分;乙酸、3-甲基戊酸、十四酸和棕榈酸等12种酸性成分。以及酸性、碱性和中性成分的总量,评价了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前处理过程的回收率。研究结果表明,烟丝中中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国外卷烟比国产卷烟略高;烟丝中酸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国外卷烟比国产卷烟略低;烟丝中碱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烟碱除外)国外卷烟是国产卷烟的2.2倍。   相似文献   

11.
HXD烘丝过程中在制品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保持HXD出口叶丝含水率和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改变RCC循环风温度、RCC出口叶丝含水率、HXD负压、HXD蒸汽施加量、HXD工作风温、物料流量、HXD工艺气体流量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及气质连用技术、内标法定量,测定了HXD出口叶丝21种中性香味成分、10种酸性香味成分、9种碱性香味成分,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1)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变化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中性香味成分含量、酸性香味成分含量、碱性香味成分含量和香味成分总量影响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小,各种香味成分含量变化较大。(2)RCC出口烟丝含水率、HXD负压、HXD工艺气体流量以及HXD工作风温对香味成分变化幅度影响较大,为保证卷烟质量稳定,应着重关注这4个过程。(3)总结得出了获得最大香味成分含量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利用液液萃取法(LLE)提取酱香型习酒中的香气化合物,按照酸碱性将萃取组分分离,获得酸性/水溶性、中性、碱性三个组分,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C-O)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别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在具有典型酱香特征的习酒中共检测出7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酸性组分29种,中性组分43种,碱性组分22种,14种香气化合物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中均可检测到。研究发现酱香型习酒中主要的香气物质是酯类、醇类、挥发性有机酸、呋喃类、芳香族类、酚类、醛酮类、吡嗪类以及含硫化合物等。香气强度较大的物质有丁酸乙酯、己酸乙酯、1-丙醇、3-甲基丁醇、乙酸、3-甲基丁酸、糠醛、四甲基吡嗪和二甲基三硫,这些物质对酱香型习酒的风味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3.
HXD叶丝进料状态对其综合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叶丝进料状态(含水率、温度)变化对其综合加工质量的影响,通过改变RCC及HXD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不同叶丝出口含水率和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HXD干燥过程中,随着进料含水率的增加,干燥后叶丝的填充值及出口料温均逐渐增加,卷烟感官质量中的主要指标及酸性致香物质总量均有下降趋势;提高进料温度对叶丝的加工质量无明显变化,但卷烟感官质量中的主要指标、酸性致香物质及中性致香物质的总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香粳8618米饭重要香成分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栽培于江苏苏南地区的香粳8618为材料,碾米机加工稻谷成糙米,糙米用水蒸煮,借助装于玻璃管中的Porapak Q吸附剂富集米饭挥发性成分,重蒸乙醚洗脱吸附性,局醚洗脱液分别用盐酸、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的稀落液处理,得到挥发性物质的中性、弱酸性、酸性和碱性组分,经嗅感评定重要香成分存在于碱性组分中,碱性组分浓缩后,由GC进行分析,进行柱后感官评定,确定香成分峰的香气特征和位置,GC-MS测定重要呈香化合物的质谱图,经人工解析,确定为2-乙酰基吡咯啉,同时,以2-乙酰基吡咯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印证,合成2-乙酰基吡咯啉与前者在气味特征,质谱图方面均相吻合,最终确认2-乙酰基吡咯啉是香粳8618米饭的重要呈香成分。  相似文献   

15.
借助于有效吸附剂HayeSep Q,应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及色——质联用技术(GC-MS)对雪里蕻腌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同时还对捕集到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组分分离并结合嗅感评定。雪里蕻腌菜的特征风味在碱性组分中嗅感突出 。GC-MS检测解析结果为雪里蕻腌菜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烃、醇、酯、腈及含硫和氮的杂环化合物,其中丁烯腈及苯并噻唑与雪里蕻腌菜的特征风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烤烟烟梗和叶片中性香味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Itiswell knownthattobaccoleafconsistsoflaminaandstem .Theweightofstemisabout 2 5 %~ 30 %thatofto baccoleaf.Thesmokeproducedbytobaccostemburninghassomedisadvantages ,suchaslightaroma ,flattaste ,heavyoffensiveodorandstrongirritation .Soitisimportanttoanalyzethefl…  相似文献   

17.
烤烟香味成分与其感官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简单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烤烟各香味成分与其感官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大部分香味成分与感官质量呈较显著正相关,少量香味成分与感官质量呈较显著负相关,也有少量香味成分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不显著;②中性香味成分、酸性香味成分和香味成分总量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浓度和余味均呈较显著正相关,而碱性香味成分与各感官质量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优化的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方法,以乙酸苯乙酯为内标,对烟草中的致香物质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GC-MS/SIM)分析,准确测定了卷烟中的吡啶、噻唑、吡咯等24种碱性香味成分和糠醛、糠醇、β-紫罗兰酮等34种中性香味成分。结果表明:中性香味成分的回收率为73.05%~97.3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其中20种成分的回收率高于80%;碱性香味成分的回收率为71.49%~98.93%,其中22种成分的RSD小于10%,2-甲基吡嗪和四甲基吡嗪的RSD分别为14.96%和11.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