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捆绑装配式综合加固技术是一种外纵横墙采用方形薄壁钢管混凝土构造柱、槽钢圈梁、内横墙用扁钢或支托角钢拉对多层砖混结构加固的方法。本文针对既有砖混结构多层住宅的抗震加固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捆绑装配式综合加固方法,有效地改进了旧加固法的缺陷,提高了施工速度,增加了结构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既有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和老旧住宅的综合改造,完善改进抗震加固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传统抗震加固技术,基于Revit平台开发了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BIM模块.首先,梳理了Revit平台二次开发技术和抗震加固技术,建立了模块整体架构.随后,基于C#语言,针对增大截面法、外包型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等抗震加固技术开发了相应的快速建模功能,并通过梁、柱、墙等构件的抗震加固介绍了该模块的功能和实现路径.最...  相似文献   

3.
田水  谷倩  彭少民 《建筑科学》2007,23(1):27-31
通过对碳纤维布加固带门洞粘土砖墙在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了粘贴碳纤维布加固修复带门洞粘土砖墙这种抗震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其抗震加固的效果。本文对加固后墙体的破坏形态、变形性能、耗能能力和承载力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带门洞粘土砖墙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分析了碳纤维布对开裂砖墙的加固机理,表明碳纤维布用于带门洞粘土砖墙的抗震加固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PFL)窄条带加固技术具有造价低廉、施工简易、工作可靠等诸多优点.介绍了HPFL窄条带抗震加固砌体结构的研究成果:HPFL窄条带能显著提高墙体的抗震抗剪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和延性,并减缓墙体刚度退化的速度.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具体设计和施工方法.经计算,加固前部分墙肢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加固后各楼层墙肢均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2片未加固和4片碳纤维布加固的低强度空斗墙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空斗墙加固前后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三斗一眠空斗墙的抗震性能优于全空斗墙体;采用X交叉形式对空斗墙进行抗震加固能取得较好加固效果.建议实际工程中采用X交叉形式对空斗墙进行抗震加固,两端粘贴竖向碳纤维布加固空斗墙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     
《重庆建筑》2016,(10):1-1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04/2016
  RC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墙加固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RC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墙(简称组合墙)是由混凝土梁柱网格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形成的一种轻型网格式抗震墙,可用于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笔者进行了1/2比例空框架试件、组合墙试件和组合墙加固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主要破坏过程,对比了组合墙加固框架前后试件承载能力、刚度等抗震性能变化。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组合墙加固框架后承载力、抗侧刚度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大震及大震阶段其承载力、等效刚度约为空框架和组合墙单独受力之和的0.9倍,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加固框架的破坏过程基本上遵循填充砌块-混凝土框格-外框架的破坏顺序,能够发挥组合墙多重抗震防线的特点,采用RC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墙加固框架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超过《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规定层数的多层砖房教学楼的抗震加固方案进行了探讨,根据既安全又经济的抗震设防原则,介绍了砌体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探讨了多层砌体教学楼抗震加固为砌体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房屋的有关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8.
RC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墙(简称组合墙)是由混凝土梁柱网格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形成的一种轻型网格式抗震墙,可用于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笔者进行了1/2比例空框架试件、组合墙试件和组合墙加固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主要破坏过程,对比了组合墙加固框架前后试件承载能力、刚度等抗震性能变化。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组合墙加固框架后承载力、抗侧刚度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大震及大震阶段其承载力、等效刚度约为空框架和组合墙单独受力之和的0.9倍,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加固试件的破坏过程基本上遵循填充砌块混凝土框格外框架的破坏顺序,能够发挥组合墙多重抗震防线的特点,采用RC加气混凝土砌块组合墙加固框架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就采用填充抗震墙或带框钢支撑加固含有薄弱层的RC框架的实用抗震验算方法问题,提出了采用改进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并给出了楼层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按本文方法计算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相吻合。还给出了填充抗震墙、带框钢支撑与原有框架构件连接构造示意,使两项加固技术进入了实用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10.
增设抗震墙加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加固方法,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意义上的抗震墙需从基础至所需部位上下连续,有时会给抗震加固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局部采用填充抗震墙翼墙和带框钢支撑方式加固的1/5缩尺框架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进行了与试验相同模型和工况的弹塑性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出了与试验相同的结论,即该加固方法能明显提高类似框架结构的抗震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体育馆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中使用消能装置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体育馆结构抗震加固的常用方法的优缺点、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参数选择、布置方式、与周边构件的连接方法等。对抗震加固中采用消能减震装置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采用通常的抗震加固、加层的方法对一框架结构加固加层的效果。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低层框架抗震加固、加层的新思路、新方法 ,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下结构纵向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沉埋隧道地震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应用于地下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阐述了采用动力分析方法求结构体系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原理和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地下结构纵向随机地震响应统计特征的数学表达式。将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看成是1个泊松过程,建立了采用首次超越破坏理论计算地下结构抗震可靠度的数学公式。以南京长江越江隧道初步设计方案(沉管段)为例,计算了其在高斯平稳随机过程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均方根值和纵向抗震动力可靠度。为地下结构整体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及动力可靠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途径,为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地下结构抗震概率设计规范的制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提出了单层工业厂房动态抗震投资决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文中建立了一种动态投资决策模型,利用这种模型可以较好地确定单层工业厂房的最优抗震设防水平和最优抗震加固水平等重要信息,从而为单层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决策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外包钢加固框架底层柱后,整体结构的质量、刚度、周期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应进行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外包钢加固后某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的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可为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加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缨  石强 《山西建筑》2007,33(1):70-72
分析了抗震加固考虑的三大因素,即刚度、延性、强度,根据不同房屋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增加抗震墙、加强柱子两种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加固方法,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后建筑的抗震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再一次证明了进行抗震加固是提高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从震害资料出发,论述了抗震加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将抗震加固方法分为传统加固方法和新型加固方法两大类,并建议优先选用效果可靠的传统加固方法.最后,分析了框架节点区加固、结构胶防火、变形缝处构件的加固等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对软粘土的震陷与计算分析还不多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尚未评价软粘土的震陷问题及规定其抗震措施。根据某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研究了软粘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计算模拟方法 ,进行了震陷估算及抗震措施评价 ,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与结论 ,供地震区软粘土震陷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9.
熊海龙 《城市建筑》2014,(30):66-66
建筑的抗震加固措施在发生地震时,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隔震能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现代化建筑土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家抗震和隔震的关键工作内容。本文试对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中的减震和隔震技术进行探析,并介绍了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CECS160:2004)已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试用。《通则》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最新抗震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提出了抗震性态设计、设计地震加速度、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结构影响系数、结构弹塑性侧移、高频结构竖向地震反应、建筑抗震设计类别等诸多抗震设计新概念和新方法,对提高我国建筑抗震设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今后修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