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在简单回顾了分组交换技术的产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后,描述了分组交换技术的最新发展,即快速分组分组交换技术,重点讨论了帧中继技术和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最后,本文简单展望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简要介绍了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公用数字数据网和公用帧中继网络建设的发展历程,网络能力及各网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文章比较了帧中继与ATM在技术上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帧中继与ATM网络互连、业务互连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文介绍了帧中继网络的概念、原理及它的特点,并给出了帧中继网络在我国金融业的两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特网的浪潮冲击着信息产业的每一个角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触发了信息市场的需求,加大了电信改革的力度,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使信息产业中的三大信息网——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出现了走向融合的大趋势。网络的业务将向以IP业务为中心的方向融合,网络逐渐向着有利于IP业务的分组化网演进和融合。  相似文献   

11.
PLC控制监控系统的数据通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从串行通信的角度详细讨论了通过普通电话利用调制解调器进行远程数据通讯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可编程控制器(PIC)和双端口存储器(PAM)实现的远程互连与通讯。  相似文献   

12.
作为计算机通信网基础的分组数据交换网是增值电信业务的主体,分组交换网因能实现异型计算机互通、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而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在我国新组建的公用分组数据网上开发的增值非话业务——电子信箱、可视图文、EDI等的业务技术的构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进的数据通信协议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祥  张伟功  丁瑞  周全  王建 《计算机工程》2011,37(18):252-253
在主机与目标机间建立与通信端口无关的命令驱动式数据通信协议,给出数据包格式及命令功能定义。该协议采用分层和模块化设计方法,支持1553B和RS-232 2种通信端口,通过扩展底层通信管理模块可实现对CAN、SPI、SPACEWIRE等总线的支持。SPARC V8存储器加载和下载软件的运行结果验证该协议的正确性,表明其能屏蔽不同通信端口之间的差异性,实现正常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数据仓库技术的基础上,将数据分析功能应用于网络通信的业务数据处理中,详细介绍了通信业务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来建设业务数据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法等,采用了HOLAP混合型的数据仓库结构设计,大大地节省了存储空间,提高分析效率。同时实现数据分析系统的信息发布功能,对于系统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处理与发布。课题的研究将有效促进我国网络通信企业的竞争能力,并形成数据系统化的市场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冷轧生产过程实绩数据采集的实例讲解,详细介绍了利用Pcap工具通过分组进行独立于协议的数据通讯.对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分层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宋琼  牛宝良  严侠 《计算机仿真》2005,22(12):85-88
振动试验仿真系统是一套全数字仿真系统,由三台计算机组成,形成一个Client/Sever模式的网络体系。该文在分析了振动试验仿真系统的数据通讯要求后,设计了仿真系统数据通讯方案,采用VB的Winsock控件技术实现了客户机的数据通讯编程。采用C语言设计Winsock API网络通讯程序,在MATLAB环境下编译成M函数,直接嵌入到仿真回路中,实现了MATLAB环境下的Winsock API的无缝链接,从而解决了服务器端的数据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交换型多兆比特数据服务的概念、性能、特点、结构、协议接口、用途、分组及信元格式,并与帧中继和异步传输模式(ATM)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数据通信设备中协议软件研发的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7):149-150,153
该文从研发一个数据通信设备的角度,提出了数据通信设备中协议软件研发所要考虑的关键环节,并给出了一些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回顾广域网技术的发展史,讨论其技术现状,展望未来。本文还进一步从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各种技术的利用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