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上世纪90年代走出校门,刘琦已经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坚持了将近20个年头。从"弱冠"到"不惑",这些作品不仅记载了画家的心路历程,叙述了他各种焦虑与释然的"梦",同时也珍藏了我甚至我们这代人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走进他的画室,仿佛就打开了一扇门,跟着画面将那个不可复制、不能归复的年代重走一遍。那是在新世纪之初,我还是个15、6岁的小孩子,怀揣着成为画家的理想与刘琦结识并受他辅导。为了能够通过美术学院的专业课考试,进入正规学院学画画,我几乎每周都会跑到他的画室中练  相似文献   

2.
我的建筑观     
本文是《伦佐·皮亚诺作品集》(Renzo Piano Logbook)的前言,是反映他本人对自己作品思想的集中论述。古老的职业建筑是一个充满冒险的职业,建筑师总是处于"边界"的一群人,游走于刀锋之上。艺术与科学、创新与记忆、现代与传统,这些分庭抗礼的元素都使得建筑师不得不与危险常伴。他们的工作中充满了各种"材料",我说的不只是混凝土、木头、金属,建筑师要每天打交道的还包括历史、地理、数学以及自然科学、人类学、生态学、美学、技术、气候条件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4)
<正>日前,深圳某名校家长因为孩子晚上11点多还在写作业而在朋友圈为孩子哭诉,她声称:我,作为母亲,我替我的孩子哭诉,作业实在太多了……古有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刘琦燃荻读书的故事,而苏秦、匡衡、刘琦也一直被当作勤奋学习的榜样,在后世广为流传,从而也成为老师和家长拿来教育孩子的榜样。但如今,这位家长缘何因为自己的孩子深夜"刻苦"学习而哭诉,缘何因为作业太多而哭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我国戏曲博大精深,戏曲作品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都充满着多样性。而我国由于地理广阔,各省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和文化特点,每个剧种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形成了本剧种的个性特点。各地方剧种由各地方言形成,而方言一般代表着一定的地域文化特点,这就使各地方言剧种的唱腔与曲调都具有独特的韵味风格。川剧是川话、粤剧是广东话、豫剧是河南话,这些充满当地风土人情的地方剧种以其独特的板式、旋律和唱腔,形成了各自的表演流派,对地方戏曲做好传承与创新,通过实践表演中的不断摸索,充分发挥戏曲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喜欢大自然中壮美的瞬间,比如火山喷发、鲸鱼跃起海面、冰山崩塌等.这些壮美的瞬间都是短暂而且无法靠近的,而我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把这些瞬间都定格下来,想在这样的瞬间里感受永恒.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6)
<正>教了多年的美术鉴赏课,我感觉已被这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深深地吸引,每一幅作品都有着不同的魅力,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特别是当我再一次讲到《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我顿时激情澎湃,甚至有些激动,似乎有太多太多的感悟,下面我想借助几种鉴赏方法来谈谈我对《蒙娜丽莎》这幅作品的赏析。一、感受美术作品(感悟式鉴赏)每当《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都会被它深深地吸引,我看到的是一位双手搭在扶椅上,半侧  相似文献   

7.
城市与记忆     
无论我怎样努力,都难以描述这座城,我甚至可以告诉你高楼林立的街道有多少,高低起伏屋顶上铺的是怎样的材料,但是,这其实等于什么都没有告诉你。构成这座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它的空间量度与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各个时代的艺术家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创作了数不胜数的油画作品。这些油画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或因某种特定风格归属于某个派别,或因为挑战传统而特立于当时那个时代,无论哪种情况,这些作品都无疑是艺术家自身艺术修养与个性的体现,展现了艺术家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9.
正UED:您与姚仁喜先生是怎么认识的?你们之间有过什么样的合作?程泰宁:我和姚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彼此知道名字,他也经常会给我寄些富有创意的小艺术品,但彼此一直都没有机会见面。一直到七、八年前,姚先生来杭州,我们才有了第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虽说是第一次见面,却有一种"倾盖如故"的感觉,彼此聊起设计理念、作品和人生经历都很投缘。这些年,我和姚先生除了作品上的交流,也常会在一些论坛活动上碰面,交流近期的创作心得。但很遗憾,我们一直都没有机会在工程上有所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唐玉恩女士是蜚声中外的建筑大师。她和她的团队完成的众多建筑作品,几乎是每每荣获大奖或多种奖项,而且这些作品往往像上海图书馆一样,成为当地颇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到底为什么能达到这般境界?当我读到她《上海外滩东风饭店保护与利用》这部近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时,似有所悟:关键在于,作为此项工程的领军人物的唐玉恩,她是一位学者型建筑大师。她一直不满足于只有物质的建筑作品问世,每有新设计之前,总要做追根究底的研究,追求同时能构筑建筑理论的大厦,获取设计与研究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