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北京圣医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其基质材料取材于海带,是从天然植物褐藻中提取的甘露糖和古罗糖混合组成的多糖钠盐,是一种线性大分子,分子量5万~20万,水合力强。海藻酸钠溶于水形成粘稠胶体,在钙离子作用下产生大分子链间交联固化,可根据临床需要加工成不同大小规格的圆形或类圆形固态微球。KMG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栓塞的血管壁未出现肉芽肿性脉管炎;KMG微球在血管内磷酸缓冲液的作用下,钙离子渐渐析出,微球以分子脱链的形式于栓塞后3~6个月内无毒降解(降解产物为:无毒、无害、无抗原性的多糖钠盐并随尿液排出)以及KMG微球的可塑性等上述特点保护了血管的功能,不易形成侧支循环,能满足多次栓塞治疗的需要,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和丙烯酸甲酯(MA)通过自由基共聚形成线型大分子P(NIPA-MA),再用联胺取代MA嵌段上的甲氧基,得到一种多官能团的温敏大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肼)(PNMH),用它交联氧化的海藻酸钠(OSA),得到可生物降解的温敏凝胶PNMH-OSA。研究了PNMH的取代度(DS)、海藻酸钠的氧化程度(DO)、pH值和离子强度对PNMH-OSA凝胶降解性能的影响,同时以次甲基蓝(MB)和牛血清蛋白(BSA)为模拟药物,采用包埋法将药物载入凝胶中,研究了凝胶的释药行为。结果表明,凝胶降解速率随海藻酸钠的氧化程度、pH值增加而增加,随PNMH的取代度、离子强度增加而减慢;药物释放速率与药物的分子量和凝胶的降解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但其难溶特性限制了其应用。文中采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AmimCl)溶解纤维素(Cel),海藻酸钠(SA)与明胶(Gel)混合水溶液作为凝固浴进行纤维素再生,进一步通过浸泡氯化钙(CaCl2)溶液交联海藻酸钠,制备了一种透明、高强度的复合水凝胶。分别探究了纤维素浓度(3%,4%,5%,6%,7%和8%)及不同的海藻酸钠/明胶质量比(0:10,2:8,4:6,6:4,8:2和10:0)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水凝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凝胶中各组分之间的氢键作用及海藻酸钠与Ca2+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赋予水凝胶优异的力学性能,相比于纯水作为凝固浴制备的再生纤维素水凝胶,强度提高了26.36%。随着纤维素浓度的增加,水凝胶的结晶度和网络结构的致密性增加,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此外,海藻酸钠/明胶的比例也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海藻酸钠与明胶质量比为6:4时,水...  相似文献   

4.
张晨宇  王利强 《包装工程》2020,41(23):76-82
目的 介绍海藻酸钠基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机理、特点以及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方法 重点阐述海藻酸钠的成膜机理、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机理,以及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水滑石的抑菌性能,利用在不同改性方法下水滑石与氧化锌结合形成的增强抗菌结构,探究以海藻酸钠为基材制成的海藻酸钠/水滑石/纳米氧化锌复合膜体系的力学、阻隔和抗菌等性能。结论 绿色食品包装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倍受关注,将海藻酸钠(能完全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与水滑石-氧化锌抗菌剂结合,以增强抗菌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符合国内外研究和开发新型抗菌材料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海藻酸钠-碳材料复合凝胶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酸钠的亲水性和其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赋予海藻酸钠水凝胶良好的吸附性能,成为处理水中污染物的理想吸附材料。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因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常用于污染物的吸附,与海藻酸钠复合可进一步改善和丰富海藻酸钠凝胶的性能。针对海藻酸钠-碳材料复合凝胶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活性炭这3种碳材料为主线,简单总结了海藻酸钠-碳材料复合凝胶吸附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谢航  刘纯  胡灏  王志伟 《材料工程》2022,50(11):26-33
胶原、海藻酸钠和透明质酸是天然来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与生物安全性,在细胞培养、组织工程、药物负载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单纯的胶原力学性能较差,将胶原与海藻酸钠制备成复合水凝胶材料后,可以通过调节海藻酸钠与Ca^(2+)交联程度来改变水凝胶支架的力学性能和孔隙率,模拟细胞培养的力学环境和细胞微环境。本研究通过PIUMA纳米压痕仪和DHR流变仪表征Ⅰ型胶原/海藻酸钠/透明质酸水凝胶的杨氏模量和溶胶-凝胶转变温度。并将内皮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在水凝胶微环境内进行3D培养,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培养0,3,5,7 d时细胞的活力情况,表征Ⅰ型胶原/海藻酸钠/透明质酸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并在内皮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培养0,1,4,6 d时,观察内皮细胞的迁移、成血管情况,在培养1,6,9 d时,观察内皮细胞的生长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水凝胶杨氏模量为(600±81)Pa,水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温度为23.2℃。细胞培养0,3,5,7 d时,活力持续增强,培养4,6 d时,观测到共培养下内皮细胞的迁移,培养1,6,9 d时,水凝胶内的内皮细胞球体持续生长扩散。本工作表明,Ⅰ型胶原/海藻酸钠/透明质酸水凝胶对内皮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用于细胞3D培养的理想支架材料。水凝胶的杨氏模量和溶胶-凝胶转变温度对细胞活力无损害,可作为研究血管新生的相关体外模型,在血管组织工程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动态亚胺键合成了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氧化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OSA-CMCS).通过海藻酸钠的糖醛酸,合成了OSA,并通过与CMCS的席夫碱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交联度的自修复OSA-CMCS水凝胶,研究了OSA-CMCS水凝胶的微观形态、黏弹性能、溶胀性能、自修复性能、酶促降解性能和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内源乳化凝胶化法制备海藻酸钠/羽毛蛋白复合微球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海藻酸钠与羽毛蛋白的质量比,乳化剂Span80的用量、油(液体石蜡)/水两相体积比、纳米碳酸钙与海藻酸钠质量比等参数对复合微球形貌与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固定海藻酸钠浓度为37.5g/L时,海藻酸钠与羽毛蛋白质量比为2∶1、油水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4%、纳米碳酸钙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13.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大小为184μm左右。  相似文献   

9.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电场响应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水溶液通过凝固浴凝固,再通过反复冷冻-解冻的方法制备出交联的水凝胶。该水凝胶在NaCl水溶液中加直流电场后表现出溶胀、收缩、弯曲行为。该凝胶的弯曲速度和最大弯曲度随电压及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形变量随凝胶中的海藻酸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廉价的海藻酸钠、丙烯酸和三乙烯四胺作为原料,设计并制备出具有双网络互穿结构的海藻酸钠/聚丙烯酸水凝胶。通过对水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发现该凝胶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和较好的稳定性能。以Cd(II)离子作为研究对象,以水凝胶作为重金属吸附剂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能在pH值大于2.5时具有较高的吸附率;吸附实验中由于水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Cd(II)离子能在其内部进行有效扩散,在离子质量浓度为120 mg/L,水凝胶质量浓度为1g/L的条件下,整个吸附过程在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离子质量浓度低于120 mg/L时,大量暴露的活性位点使水凝胶的吸附效率达到95%以上。在选择性吸附实验中,水凝胶对Cd(II)的吸附效率最高,分配系数Kd达到84.62 L/g。海藻酸钠/聚丙烯酸水凝胶是一种具有处理重金属废水潜力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冷冻-解冻交联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交联Ca2+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钙(PVA/Alg-Ca)互穿网络水凝胶。探究了影响混合水凝胶pH敏感性及平衡溶胀比的原因,考察了冷冻-解冻循环次数、Ca2+浓度、海藻酸钠含量对凝胶弹性模量(E)的影响。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对E定量控制,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生物物理环境。数学模型模拟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1,可实现对PVA/Alg-Ca互穿网格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天然多糖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黏附性以及独特的应力形变-释放特性,因此,海藻酸钠外覆聚电解质复合膜形成的微胶囊是很有前途的细胞培养和药物缓控释载体.膜的渗透分离特性决定了海藻酸盐基微囊的物质扩散传递行为,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海藻酸盐基微囊膜的传质数学模型研究,概述了小分子物质、大分子蛋白以及氧气在海藻酸盐基微囊膜上的扩散传递行为,总结了材料物化性能、pH值等参数对微囊膜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海藻酸盐基微胶囊的制备和应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PVA-海藻酸钠-活性炭共聚物水凝胶氧气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藻酸钠、聚乙烯醇(PVA)为原料,氯化钙、硼酸为交联剂,添加少量活性炭,制备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共聚物水凝胶,采用池膜法测定氧分子通过凝胶膜的通量,探讨原料含量、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对材料氧气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浓度为4.0%,海藻酸钠浓度为2.1%,活性炭浓度为0.2%,交联剂为5%氯化钙饱和硼酸溶液,交联时间为15min,制得的PVA-海藻酸钙-活性炭共聚物水凝胶氧气的扩散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和水性聚氨酯(WPU)为原料,采用冷冻解冻法制备含水性聚氨酯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水凝胶,并探究WPU的用量对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各种实验方法对WPU的合成进程,凝胶的形成,以及凝胶的微观结构,凝胶的溶胀性能、凝胶分数、愈合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观察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WPU含量的增多,凝胶内部微孔体积增大,且数量增多;当凝胶中WPU含量为25wt%时,凝胶拥有较好的微孔结构并获得1000%的吸水溶胀率;WPU的用量对复合水凝胶的凝胶分数、自愈合性能和力学性能也存在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树状大分子的自组装表面修饰与荧光客体分子的相转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韩巧荣  丁马太  夏海平 《功能材料》2005,36(12):1951-1953
研究了树枝状大分子PAMAM(G=4)外围氨基与脂肪酸的自组装行为;同时研究了为PAMAM(G=4)树状大分子所包裹的荧光客体分子PHL和RB通过上述树状大分子的表面修饰实现由水相向油相的转移以及在非极性正己烷相中的紫外及荧光性能,发现当十二酸浓度为10%时,41%的PHL分子和几乎100%的RB分子可由水相转移到正己烷相,且这些被包裹在自组装体系中的染料分子的荧光未被猝灭。  相似文献   

16.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水凝胶硬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均匀设计试验法制备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水凝胶,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原料配比、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与凝胶硬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分别绘制了硬度与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氯化钙浓度、交联时间的关系曲线,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凝胶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凝胶硬度的主要因素是交联时间,其次是SA、PVA和CaCl2浓度.  相似文献   

17.
温度及pH敏感P (DMAEMA-g-PEG)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氧化还原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醋接枝聚乙二醉共聚水凝胶P (DMAEMA-g-PEG).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温度、pH敏感性及溶胀一退胀可逆性,其相转变温度在45℃左右.少童PEG大分子单体的加入,使水凝胶具有较高的溶胀率,但随着PEG大分子单体用量的增大,溶胀率反而下降;水凝...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1G)外围的氨基与中氮茚衍生物CCA中的羧基的自组装行为。这一自组装实现了对树状大分子PAM-AM的表面修饰,从而也实现了CCA由油相向水相的转移。水相中PAMAM的紫外吸收与荧光都明显增强,且变化的程度与CCA的浓度有直接关系的紫外与荧光监测结果,都证实这一相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通用的离子模板交联法制备了物理交联高强度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水凝胶,并可能通过可控的方式实现PVA/SA水凝胶的三维空间变形.对同一块水凝胶选择性交联,利用PVA/SA和PVA/SA/Fe3+水凝胶具有显著的溶胀性差异的特点,通过两步法引导图案化水凝胶局部溶胀和整体弯曲,发生可控变形,得到特定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树状大分子PAMAM(G=1)通过其外围的氨基与3-氰基-1-中氮茚甲酸甲酯(PIN)的羰基和氰基相互作用而自组装的行为.这一自组装既实现了对树状大分子的表面修饰,也实现了中氮茚衍生物由油相向水相的转移.水相中PIN紫外吸收峰及荧光峰的出现,且其变化的程度与油相中的PIN的浓度及水相中PAMAM的浓度有直接关系的光谱监测结果,证实这一相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