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蕊  李彬彬 《包装工程》2007,28(10):215-217
通过对诺基亚手机形象视觉识别与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探明产品的视觉形象作为品牌符号,其识别成为品牌消费的重要部分;品牌传播受遗传与变异规律的制约,其符号链须秉持一致性与连续性才可确保品牌传播的有效性;品牌符号在传播的双向环境中,应对内形成识别,对外加强区分。  相似文献   

2.
牛旻  陈刚 《包装工程》2021,42(18):282-286
目的 针对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消费机制,探明虚拟偶像这一新的消费符号在品牌设计中的原理、功能和发展趋势.方法 使用符号学与图像学方法,从品牌设计、大众文化、日常审美和跨文化传播4个维度入手,通过对比真人偶像、动漫拟人形象和虚拟偶像的不同品牌设计原理,总结出基于虚拟偶像符号的品牌设计与传播策略.结论 在互联网时代,虚拟偶像不仅契合了数字符号消费潮流,建立了全新的品牌机制,创造出品质稳定、个性多元、视觉效果高度风格化的品牌形象,也促进了企业品牌思维的革新.  相似文献   

3.
楚图腾是“风”。风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的一种。在历史长河中,风图腾符号从神秘走向民俗融入民间,与巫术和宗教崇拜有着承上启下的关系,但更多的是风符号的吉祥象征意义。作为一种元素运用在现代广告传播中,能更加快捷地走进消费者心里,并能有效地树立民族品牌形象,并借助广告的诸多表现形式,让其特色魅力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4.
张芳兰  杨明朗 《包装工程》2006,27(1):211-212
分析了家用电视机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通过对电视机外观符号系统中的结构符号、色彩与材质符号及品牌符号消费的系统研究,指出现代高清电视机会出现新的设计符号特征并日益被消费者理解接受,电视机品牌符号也将成为消费购买决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梁建飞 《包装工程》2012,33(20):25-28
以语义学原理为启示,分析了图像符号在品牌传播过程中的应用,论述了品牌传播的本质、图像符号在品牌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品牌传播中图像符号语法结构和语义生产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像符号因"真实感"的再现在品牌塑造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图像符号的层级、语法与语言符号具有异质同构的特征,品牌图像符号的意义生产具有识别、经验、判断3个递进层次语义过程。  相似文献   

6.
解析包装的符号传播语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分析如何将符号传播更好地运用在包装设计上,从不同视角解释了符号传播与包装设计的关系。指出符号传播在包装设计中如何灵活运用,并对其在包装中的可变性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包装其实是由结构、图形、材料、色彩和文字符号等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设计师通过对这个符号系统中的符号元素进行创新、加工和整合,设计出蕴含各种文化价值的包装。  相似文献   

7.
杨明朗  张芳兰 《包装工程》2005,26(2):125-126
论述了药品包装中的符号消费,同时分析了药品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视觉符号的合理设计并提出OTC药品包装设计中的品牌符号消费及符号消费准则,从而促进药品市场的销售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亚敏 《包装工程》2015,36(16):129-132
目的分析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解性差异,进而提出差异弥合策略。方法以跨文化传播中常见的视觉符号为基础,利用案例分析法阐释视觉文化的跨文化误读实例及其原因。结论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会因为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而产生误读与曲解,通过强化共同诉求激发情感,实现视觉符号的本土化转换,以及培养受众群的跨文化意识,弥合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场上对品牌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传播频率越大,传播效果越好,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为提高品牌传播效率,降低品牌传播成本,本文从一个经典的微分方程模型出发,建立序参量,并基于协同学建立品牌传播的微分方程模型,建立协同模型从而更好的预测品牌传播的过程,进一步地看清品牌传播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
11.
品牌战略决策下的标志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蔡玉硕 《包装工程》2008,29(3):110-112,130
标志服务于品牌、企业,其发展也必然要符合企业、产品等的整体发展战略.以品牌战略为基点,从品牌战略及决策,标志在品牌战略决策中的地位以及如何运用标志设计锁定目标3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理解标志与品牌战略的紧密关系,从而正确有效地展开标志设计.  相似文献   

12.
熊伟 《包装工程》2006,27(3):246-247,266
为了将符号学当作一种方法去认识,以裨益于广告的创意表现,以了解广告符号的相关基本性质,广告形象符号到广告意向符号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复杂的结构,重点探讨了广告符号的任意性、系统性、差异性、差别的同一性和共时性.提出在传播环境中,关于符号传播研究和时间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CD包装设计中色彩、图形、文字等表现符号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在CD包装设计中完美运用各种可视元素,将CD音乐所包含的非物质文化符号充分地传达给消费者,以期更有效的帮助CD唱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推广,促进其音乐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4.
雷青  王欣 《包装工程》2018,39(6):74-78
目的从人的认知心理角度揭示包装设计的内在逻辑须具备符号化特征,符合符号设计与传播规律,包装设计的认知要求与符号设计的出发点具有高度一致性。方法首先分析了包装设计中符号系统的4个构成要素,其次从"格式塔"心理学、人类注意与记忆特点等认知心理方面,阐述了符号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最后对包装设计中如何进行符号设计进行了分析。结论通过有效方法强化包装设计构成要素(色彩、文字、商标、图形等)的符号化特征,才能在消费者认知和传播过程中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15.
吴国荣  陈振益 《包装工程》2007,28(6):185-186
在梅勒的结构主义符号学中,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社会(非物质社会)的进行了区别.由此可以分析出在非物质社会下设计呈现出艺术化和审美化的趋势,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符号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翟一川  黄维 《包装工程》2019,40(22):68-70
目的通过对品牌初创期发展需求的分析,以及探究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使之正确地认识品牌初创期中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策略及意义。方法通过对品牌阶段性发展(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老化期)需求的解析,得出品牌初创期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和需求侧重点,并对当下信息传播环境中消费者认知的演变和新媒体传播的优势进行对比与分析,提高消费者与品牌相关信息的匹配度,实现双方共振的传播策略,更有效地保障目标消费者群体对传播信息的接受、注意、认知和阅读,从而更好地促进品牌初创期相关信息的传达,最终提升品牌认知率与增强品牌竞争力。结论信息内容融入阅读场景、信息传达提供选择的方式、信息深度匹配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17.
李晴  张志鹏 《包装工程》2023,44(14):262-269
目的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研究品牌传播方式的变化,总结新的传播策略以指导品牌的包装设计。方法 从传播学角度,搭建了传统品牌传播模型,结合新媒体时代下媒介与消费者的新特征,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重构,基于新模型的特征总结了新媒体时代下品牌的传播策略,由此提出了品牌包装设计的注意事项,并以瑞幸咖啡为例进行了论证。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介的全能性和消费者的主动性对品牌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品牌方应从三个方面建立传播策略并指导其包装设计:适当提高品牌方自身的舆论投入,在设计时结合媒介的全能性,关注大众消费群体舆论的实时性,同时兼顾特定消费群体需求的差异性;引导消费者进行舆论讨论并发表更多的正面评价,在设计时结合消费者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包装的高辨识度与可互动性;进行品牌联合,在设计时综合运用上述策略,注意表达方式和内容的选取。  相似文献   

18.
王莉 《包装工程》2020,40(22):197-200, 206
目的 品牌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应怎样传播品牌形象?视觉形象的关注是品牌舆论形成的起点,图像和视频,作为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传播的工具和媒介,应传达其对消费者的关注和尊重。方法 基于钉钉、腾讯、欧莱雅、纯甄等品牌案例的分析,提炼品牌形象的视觉构成,借助弱传播的假说理论,解读品牌危机处理中吉祥物和人物符号传递出的“示弱”、“卖弱”、“同弱”、“敬弱”等价值取向,探究品牌传播过程中视觉形象的修辞功能和传播机制,分析视觉形象在品牌舆论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结论 作为工具和媒介的视觉形象,它勾连着品牌和消费者的情感,无论是强势品牌、新兴品牌、利基品牌亦或墓地品牌,面对消费者,唯有以“弱者”的姿态,才能化解品牌危机,重塑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