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合理确定1604综放工作面采放比、放煤步距,结合矿井的煤层地质条件对1604综放面的采放比、放煤步距不同分组情况下的安全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采高下,放煤步距越大,煤壁稳定性越差;相同放煤步距下采高越大,煤壁稳定性越差。该工作面采高控制在2.5 m~3.0 m之间,既保证了安全生产,又能提高顶煤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张晋东 《山西化工》2021,41(2):127-129
长臂综采时适用于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式,长臂综采的工艺参数大多依据经验确定,采用MAT-LAB分析的方式对采放比及放煤间距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对开采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放比的增加会增加顶煤的放出量及顶煤的放出率,但过高的采放比会造成顶煤放出率的降低;放煤间距的增加对于顶煤的放出率的影响较为复杂,呈现变化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庄旺矿50207综放工作面为背景,通过工作面液压支架矿压数据观测,得出了周期来压步距在22.4~27.6m,平均来压步距为25m;工作面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30.7MPa。同时对5#煤层顶煤冒放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顶煤冒放性的三个施工工艺关键因素:采放比、放煤步距和放煤口位置及尺寸,从而为提高特厚煤层综放面回采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杰 《山西化工》2021,41(1):142-143,155
对于厚煤层的开采,我国多采用综采放顶煤的方式,这种方式实现了一次采全高,可以降低开采的工程量及巷道的维护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存在着采出率较低的问题,影响了煤矿的开采效率.针对综采放顶煤的采放比及步距进行实验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提高煤层的采出率.依据煤矿的现场工程条件,进行实验模型的搭建,采用不同的采放比及...  相似文献   

5.
张书江  关佳林 《河北化工》2014,(7):43-44,47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低位放顶煤工艺顶煤放不净、采出率低、容易出大碴块、含矸率高等问题,以山西金晖瑞隆煤业为例,从放顶煤开采设计损失及放煤工艺损失着手,提出提高采出率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对放煤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类似情况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康延雷  胡云飞 《河北化工》2013,(9):49-50,53
为研究准东煤田巨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首分层顶煤冒放性问题,利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B1煤层首分层综放开采进行分析,认为B1煤层首分层顶煤冒放性较好,推进至距切眼36~40 m,顶煤基本可以随采随冒。  相似文献   

7.
针对综采工作面煤炭采出率低而含矸率高的问题,以某矿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地质、水文、瓦斯以及煤层情况的基础上,基于PFC2D仿真软件对不同采高、不同放煤步距下的采出率和含矸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最佳综采放煤工艺参数,为优化放煤工艺参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寇海萍 《山西化工》2021,41(1):112-113,116
为进一步保证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效率和安全性,以21051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煤层以及顶底板情况的基础上,拟采用走向长壁放顶采煤工艺,并基于PFC2 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放煤步距和采高下的采出率和含矸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经济、成本得出走向长壁放顶采煤工艺下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张建功 《山西化工》2022,42(1):135-136,138
为了解决提升厚煤层综放开采的回收率,以屯兰矿184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采高下顶煤的应力峰值及水平位移变形量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采高的不断的增加,此时应力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顶煤的水平位移量同样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采高为3m时的应力峰值及水平位移量均为最大值,同时对不同采高下的顶煤冒...  相似文献   

10.
详细阐述了煤炭科学开采的内涵,安全开采、高效机械化或自动化开采、提高煤炭及伴生资源采出率、考虑环境承受力的可持续开采、保护和修复环境等是科学开采的基本要求。我国煤炭开采具有产量大、过度集中、地区差异大、安全状况差、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迫切需要科学开采。介绍了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煤炭开采在技术水平上和先进技术应用推广范围上都有了较大提高。其中我国在厚煤层大采高开采、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充填开采、煤机制造、煤与瓦斯共采、大倾角煤层开采、环境修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支撑了煤炭科学开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坚硬煤层综放开采提高顶煤回收率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煤充分破碎是实现放项煤开采的必要条件。在坚硬特厚煤层条件下放项煤开采,项煤只发生周期性断裂,而不能自行充分破碎,这给放煤工艺带来困难。我局所采侏罗纪煤系中,厚及特厚煤层储量约为6亿t,占全局可采总储量的17%,分布在15个矿井中12个井田,赋存面积大,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层不稳定,时而合并或尖灭,主要集中在富东开发区11—12撑和l2—14#合并层,煤厚5.13m,是七煤局的主采煤层。90年代前一直采用分层铺网等开采方式,存在巷道开拓量大,吨煤成本高,工作面推进度慢等问题,使不同煤层开采比例失调,限制了生产正常发展。为了探索改善坚硬煤层…  相似文献   

12.
马敏 《山西化工》2023,(3):164-165+168
以某矿工作面为对象,系统对该综采工作面的采煤工艺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工作面长度、割煤高度和放煤高度、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等,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长度是150 m,割煤高度是3 m,截深是0.8 m,工作日4个作业循环,某矿工作面的生产能力能够达到1.9 Mt/a;并通过对不同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放煤步距是0.8 m(采一放一)、多轮顺序放煤方式,某矿综采工作面顶煤回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板及顶煤活动规律、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及煤炭采出率问题,基于8105工作面的具体地质生产条件,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展开研究,得出8105工作面机采高度选为4.0m较为合理,宜在机采高度4.0m条件下选用合理放煤工艺进行回采。并在现场应用中将顶煤回收率控制在80%以上,综合回收率控制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山西化工》2021,41(3)
针对永定庄煤矿8103工作面的具体地质及生产条件,在分析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通过现场实测法及统计计算法等研究手段,确定了工作面合理的放煤步距为1.6 m,合理的放煤方法为三轮分层顺序放煤,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放煤管理水平,可使顶煤回收率和含矸率达到最优状态,从而实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前,放顶煤开采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比较广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应用该技术煤矿的开采产量和效率都相对较高。然而,综采放顶煤开采的技术特点也导致了煤炭开采的损失量比较多。本文以具体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作面的煤炭损失构成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得出导致煤炭回收率低的影响因素和要点,结合工作面参数和放煤工艺参数的确定、顶煤破碎程度以及计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讨论改进和研究提高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西化工》2021,41(3)
为进一步提升综采工作面回采率,降低其巷道维护成本,提升生产安全性,以及215021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水文以及煤层等条件的基础上,对放顶煤回采工艺参数中的采放比、放煤步距以及放煤方式进行综合确定,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关键设备采煤机、刮板输送机以及液压支架的选型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倾角大采高厚煤层的地质条件,以2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对切眼支护数值模拟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切眼的断面尺寸以及支护参数,为重型设备安装提供了安全技术保障。针对大倾角条件下以支架为核心的重型设备安装难题,研究并确定了支架的安装方案与工艺,为大采高综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山西化工》2021,41(2)
为提升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以12021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煤层、顶底板以及瓦斯等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对采煤参数(采高、工作面长度、工作面倾角)和采煤工艺(放煤步距)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效果进行验证,为后续提升工作面产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新时代环境下,煤炭企业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厚煤层开采技术和整体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大采高综采技术也是保障高效安全开采的重要方法。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以某煤矿为例,该煤矿的煤层厚度为7 m左右,结合具体技术指标要求,经过多方努力,研发出了7 m大采高综开采技术,并完善相应配套设备,针对煤矿开采现场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开采关键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其次,以大量的开采相关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薛村矿9271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模拟实验对轻型支架放顶煤的放煤规律进行研究,并通过工作面现场试验,测定出合理的放煤参数,解决了在大倾角俯伪斜条件下合理使用轻型放顶煤回采工艺的难题,保证了矿井安全、稳产、高产,进一步提高了矿井的经济效益,为开采类似条件下的煤层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