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热轧带钢卷取塔形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于千  杨健  余威  王伦  李瑞恒 《轧钢》2007,24(3):59-60
分析了热轧带钢卷取塔形产生的原因,对卷取过程中夹送辊、芯轴和助卷辊的速度控制,卷筒与轧机间的张力控制,侧导板控制,以及卷取区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改进后,卷取塔形问题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张明金 《轧钢》2010,27(4):52-54
针对莱钢1500mm热轧宽带生产线生产部分品种规格时出现塌卷缺陷的问题,分析了卷取张力、带钢断面形状、卷取温度、卷筒涨缩、助卷辊辊缝设定对卷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俞家栋 《上海金属》1992,14(2):21-25
为适应卷取机卷取厚带钢的要求,开发了踏步控制(Step Control)卷取技术,出现了全液压卷取机。本文介绍了新型卷取机的助卷辊传动机构的改造、带钢头部的检测跟踪、助卷辊电—液伺服控制原理以及完满地实现空辊缝调定、预定位和踏步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宋沙沙  桑圣峰  闻杨  莫志英  柯于军  林悦 《轧钢》2022,39(5):108-112
板形是冷轧带钢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等级,同时影响着机组的生产效率和成材率。针对某1 420 mm酸轧机组生产的带钢出现中浪板形易导致连退产线出现带钢起筋的问题,介绍了酸轧机组的板形控制原理,分析了热轧原料凸度、热轧终轧温度、弯辊力控制模式、冷轧轧机中间辊辊形对带钢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中浪板形与热轧原料凸度和终轧温度密切相关;采用微中浪目标曲线自动控制时,带钢板形的边浪、中浪幅值都要小于手动控制模式;通过对冷轧机中间辊辊形进行优化,使其边部倒角更加圆滑过渡,能够有效改善边降过大的缺陷,同时板形控制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热轧原料凸度、提高终轧温度、开展板形自动控制以及优化中间辊辊形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冷轧带钢中浪大的板形问题,为连退生产运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取向硅钢带头卷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钢卷在后工序流转过程中的成材率等重要指标,而薄带钢带头卷取褶皱是卷取质量异常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针对薄带钢带头卷取褶皱问题,经过分析,通过调整助卷皮带松紧度及抱臂小翻板的角度,避免了横向褶皱的产生;通过提高出口辊组精度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了带钢纵向卷取褶皱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胡华东  王乐  汤化胜  徐国军  文雄  王栋 《轧钢》2022,39(2):124-128
针对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2 030 mm冷轧产线宽厚规格深冲钢卷出现大量梗印缺陷问题,通过现场实测与多功能仪自动检测相结合检测缺陷卷热轧卷横断面轮廓曲线,检测热轧卷微观组织及硬度等方法,分析了梗印缺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带钢横断面存在连续局部高点,卷取中局部高点逐层累加形成鼓包,因深冲钢屈服强度较低,成卷后局部高点处存在应力集中,使其沿径向和横向发生延展变形而导致梗印缺陷的形成,且梗印缺陷卷开卷后在带钢边部形成浪形。为此,在热轧工序通过优化轧辊轴向横移、弯辊策略以及调整轧制节奏等措施,增大工作辊辊缝凸度,从而有效改善热轧带钢横断面局部高点缺陷,为冷轧工序提供合格原料。在冷轧工序通过优化工作辊辊缝形状、分小卷卷取等措施,宽厚规格深冲钢的局部高点可得到有效控制,显著降低了因梗印缺陷造成的不良改判率。  相似文献   

7.
白晓婧  肖军 《轧钢》2017,34(1):63-65
针对传统的热轧带钢平整线一阶张力控制工艺存在带钢表面划伤和卷形错层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二阶张力控制工艺,其通过配置开卷机、矫直机、平整机、张力装置和卷取机等设备作为张力分段点,实施二阶递增张力控制策略,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以及板形和卷形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冷轧平整机辊型配置对带钢板形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对辊型进行计算与配置,将工作辊由平辊改为中凸形,支撑辊由平辊改为边部弧线形,提高弯辊和控制板形的效率,使带钢浪形缺陷的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何安瑞 《轧钢》2022,39(3):1-10
板形是热轧宽带钢的核心质量指标,对热轧宽带钢板形理论及相关控制技术的研究一直是金属压延领域关注的热点课题。从热轧宽带钢板形控制的装备、辊形及模型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辊形技术及控制模型的创新非常活跃,变接触轧制、改进型连续变凸度、特殊品种钢专用等辊形技术及相关控制模型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板形质量,并在延长换辊周期、降低轧辊消耗、提高轧制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绩。另外,总结了与板形控制密切相关的关键过程参数(如粗轧镰刀弯、精轧机架间跑偏)的检测与控制、板形智能判定和诊断技术、多尺度板形仿真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进一步完善热轧宽带钢的板形控制理论、实现板形控制的智能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冷轧钢卷粘结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优化卷取张力、合理控制板形、严格控制退火炉温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粘结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钢厂热轧生产线实际需要和热轧地下卷取机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地下卷取机有限元模型,对带钢卷取过程中的各卷取机构承载受力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以卷取新型号高强度带钢为例,通过带钢从夹送辊到卷筒的连续二维动态仿真,分析得到了夹送辊、卷筒、助卷辊的受力情况,从而对现有设备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找到了承载能力不足的设备,并确定需求能力的大小,为即将增设的超强卷取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带精轧机组工作辊初始辊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轧制过程中带钢的板形控制和运行性问题,建立了系统的热轧精轧机组工作辊初始辊形的计算方法,为实际生产中初始辊形的确定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煜  曹树卫  丁杰 《轧钢》2013,30(1):33-35
针对安钢热轧厚规格宽带钢卷取温度命中率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投用保温罩,改善精轧过程控制,优化带钢卷取温度控制模型,提高了厚规格宽带钢的卷取温度命中率,改善了产品的同卷性能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
高辉  王彬 《轧钢》2022,39(1):30-36
针对某厂冷轧卷取带钢咬入阶段常出现起套、断带等卷取失败问题,建立了卷取机带头咬入阶段的二维动力学ABAQUS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并提出了描述带钢咬入阶段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即带钢卷取半圈时张紧为卷筒和带钢的临界速度差。采用该指标,定量研究了带钢厚度、带钢与助卷皮带夹角、带头翘曲高度、皮带张力、带钢和皮带材料参数等因素对临界卷取速度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厚度是影响卷取速度差控制的重要因素,带钢厚度越小,达到稳定卷取张力所需临界速度差越大;带钢与助卷皮带夹角越大、带钢翘曲高度越大,达到稳定卷取张力所需临界速度差越大;其他因素如带钢翘曲长度、摩擦因数、皮带张力、带钢和皮带的材料参数对速度差的影响较小。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对该厂卷取机卷筒的初始速度进行了优化,生产表明带钢卷取初始阶段起套现象明显减少,并且能够迅速建立稳定张力,保证了卷取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5.
卷取机侧导板控制策略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传东 《轧钢》2010,27(2):50-53
基于莱钢1500mm热轧带钢生产线卷取机侧导板时序逻辑的分析,对涉及侧导板控制的常见卷形缺陷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侧导板位置控制和压力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案,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提高了侧导板的工艺适应性,改善了卷形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江 《轧钢》2005,22(5):56-57
分析了冷轧带钢平整工序板形缺陷较严重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通过采取制定退料重平制度、确保张力辊粗糙度、优化平整延伸率、减少煤气压力和热值波动、保证轧辊凸度等措施,使板形缺陷率降至0.24%。  相似文献   

17.
CSP板卷错层缺陷产生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付志刚  孙文彬  刘东辉 《轧钢》2006,23(2):63-65
通过分析带钢卷取过程中侧导板的控制过程,得出产生带卷错层缺陷的原因是侧导板没有夹紧带钢,随后采取了相应措施,完全避免了错层缺陷。  相似文献   

18.
杨喜恩  王莹  闫青华  王宁 《轧钢》2022,39(2):118-123
针对厚度0.2 mm以下极薄规格带钢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中浪缺陷的问题,对某UCM轧机极薄规格带钢局部中浪板形缺陷与轧制过程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工作辊温度测量与工作辊热凸度引起平坦度的有限元计算,表明中浪缺陷是由于轧辊热凸度过大而造成的。分析了轧辊热凸度影响因素,以及UCM轧机轧辊辊型,板形目标曲线,中间辊轴向横移,乳化液,中间辊、工作辊弯辊力等参数对极薄规格带钢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板形目标曲线优化设计,合理配置中间辊轴向横移量、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3种板形调节手段,增加中间辊轴向横移量,增加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负弯的调节余量,可在消除中浪的同时避免边浪的产生。同时,通过优化工艺润滑制度,降低乳化液温度到合理范围,可有效提高分段冷却的板形控制能力,使带钢平坦度回归到板形目标曲线设计范围,释放弯辊调控量。再有,通过支撑辊边部辊型优化设计,可提高辊型对边浪的抑制能力,在减少中浪的同时不产生边浪。采用上述措施,将中浪缺陷减小到5 IU以内,极薄规格带钢中浪板形缺陷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9.
张结刚 《轧钢》2022,39(2):96-101
针对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 250 mm热轧板厂厚度h≤2.5 mm高强钢、热成形汽车用钢、700 MPa以上宽厚规格高强钢等钢种卷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卷形缺陷,分析了卷形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生产表明:通过对辊道速度的修正、对夹送辊辊缝偏差的控制以及张力转换系数的调整,有效控制了厚度h≤2.5 mm高强钢内塔、外塔缺陷,钢卷返修比例由27%降至约5%;通过对层间系数的修正、对张力转换斜率及助卷辊压力和芯轴膨胀系统压力的调整,有效控制了热成形汽车用钢扁卷缺陷,钢卷返修比例由0.63%降至约0.32%;通过对冷却均匀性控制、张力控制、对尾部进行热补偿,有效改善了700 MPa以上宽厚规格高强钢的层错缺陷,提高了卷形质量,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分公司1700生产线在生产2.5mm以下薄规格产品时出现了大量的隆起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对隆起缺陷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分析、总结,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提高控制精轧机辊型磨削精度、优化辊型曲线、改变辊型凸度和调整轧制制度等措施进行设备改进和工艺优化。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薄规格热轧带钢隆起缺陷出现的数量和频率都明显地降低,隆起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