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栲胶-噁唑烷鞣革中游离甲醛含量过高的缺点,采用六种甲醛捕获剂去除甲醛,结果表明:乙酸铵、尿素、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淀粉、水解胶原产物、活泼亚甲基聚合物这6种捕获剂均可降低栲胶-噁唑烷鞣革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其中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去除甲醛效果最好.当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的用量为1.5%,作用时间为1.5h,pH为6.0,应用到栲胶-噁唑烷鞣革中甲醛去除率为72.06%,同时对革坯有明显的增厚作用.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江苏省地区化妆品企业生产的儿童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情况。经检验分析,所检儿童化妆品所有项目指标合格率均为100%,表明本次抽查的企业都能严格执行产品国家标准和卫生标准,产品质量状况良好。但目前国家对儿童化妆品的质量要求与成人化妆品几乎无异,对此建议国家对儿童化妆品加大质量目标,提高标准值要求,同时加强对本类产品的监督抽检力度,切实提高儿童化妆品产品整体质量水平,为消费者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3.
几种醛类鞣剂及其成品革中甲醛含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通常用作有机合成鞣剂的原材料,由于其对人类及别的生物体的毒性,因此其使用受到限制,通过对THPC,THPS,噁唑烷A和噁唑烷E及成品革的甲醛含量进行测定,考察了这几种无铬鞣剂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BA栲胶与ZE噁唑烷结合鞣制技术,通过对山羊酸皮鞣制的研究,单因素试验确定结合鞣的最适宜用量为:5%BA和3%ZE。ZE补充鞣制的工艺条件为:鞣制结束后pH值提至7.0,鞣制温度为40℃,鞣制后的坯革收缩温度达到90℃。针对噁唑烷鞣剂在鞣制过程中释放甲醛的特点,在ZE鞣制结束后增加氧化工序,再加入1.5%端氨基树枝状聚合物做甲醛捕获剂,降低皮革中甲醛的含量,可将游离甲醛含量从133.99mg/kg降至36.18mg/kg,游离甲醛去除率达到73%。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在2015~2018年进境水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方法 通过对经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进境的鱼类、甲壳类、双贝类、腹足类和爬行类动物共13537批次样品中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微生物、疫病和寄生虫的多指标检测获取质量评价数据, 进而针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统计检测数据显示, 2015~2018年共检出进境水产品不合格批次为585批, 不合格率为4.3%。逐年检出进境水产品不合格率分别为8.3%、6.1%、3.2%、2.1%, 不合格率明显降低, 说明进境水产品质量总体呈变好趋势。重金属含量超标270批次, 占不合格样品量的46.2%, 可见重金属污染是影响进口水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所有监控的水产品种类中甲壳类样品不合格率最高, 其中蟹的不合格率达48.9%。甲壳类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最大, 但甲壳类水产品是否对重金属富集作用更强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另外, 水产品进口区域对产品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来自东南亚的水产品检出不合格率较高, 检出不合格蟹的进口产地分布较广, 针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域水产品质量应重点关注。结论 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动态监测并对重点进口区域的重点水产品进行重点目标的检测, 有利于提高进口水产品质量。通过对进口水产品安全调查和分析为进口水产品质量把关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给出食用性评价为消费者食用水产品安全给出有力保障。精准评估我国目前进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以期为促进水产品贸易和提升国内水产品安全监管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皮革游离甲醛含量达标,用亚硫酸氢钠和葡萄糖对戊二醛AA、THPC、THPS和噁唑烷E鞣剂进行改性,考察改性前后产品及成革中游离甲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对几种醛鞣剂改性后,产品和成革中的甲醛含量有明显升高,戊二醛AA改性后升高最多,甲醛含量从0.41μg/mL上升到4.11μg/mL,成革中甲醛含量也从80.5μg/mL上升到138.7 mg/kg,因为甲醛含量的增加使得改性后成革收缩温度都有所提高,成革物性变化不大;葡萄糖改性后产品和成革中甲醛含量降低,降低最明显的是葡萄糖对噁唑烷E的改性,产品甲醛含量从4.03μg/mL减低到1.60μg/mL,降低了57.8%,收缩温度和物性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7.
噁唑烷鞣剂SCU与栲胶结合鞣成革具有高湿热稳定性,但成革中存在一定含最的游离甲醛.本文研究了结合鞣工艺对成革收缩温度及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基本不影响成革中的甲醛含量,甲醛含量只随着嗯唑烷SCU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该结合鞣法在皮革中产生的游离甲醛,可以用甲醛清除剂DT-A988进行较有效的清除,当DT-A988用量为4%时,成革中的甲醛含量低于70 mg/kg.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皮革游离甲醛含量达标,用亚硫酸氢钠和葡萄糖对戊二醛AA、THPC、THPS和噁唑烷E鞣剂进行改性,考察改性前后产品及成革中游离甲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对几种醛鞣剂改性后,产品和成革中的甲醛含量有明显升高,戊二醛AA改性后升高最多,甲醛含量从0.41μg/mL上升到4.11μg/mL,成革中甲醛含量也从80.5μg/mL上升到138.7 mg/kg,因为甲醛含量的增加使得改性后成革收缩温度都有所提高,成革物性变化不大;葡萄糖改性后产品和成革中甲醛含量降低,降低最明显的是葡萄糖对噁唑烷E的改性,产品甲醛含量从4.03μg/mL减低到1.60μg/mL,降低了57.8%,收缩温度和物性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库拉索芦荟凝胶为原料,采用酸法研究其水解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2.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8 h,底物质量分数为6%时,水解效果最好。FT-IR分析结果表明:水解后的羧酸盐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氨基N-H伸缩振动吸收峰都明显增强。将其用于噁唑烷鞣革的甲醛去除中,结果表明,甲醛捕获率为30.68%。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型噁唑烷鞣剂(SCU),并研究了其与黑荆树、杨梅和落叶松栲胶的结合鞣法。结果表明:采用噁唑烷SCU与黑荆树、杨梅栲胶结合鞣,成革收缩温度较高。较佳的鞣制条件为:先用栲胶鞣制,再在60℃、pH值5~6的条件下用噁唑烷SCU鞣制4h。当栲胶用量为碱皮质量10%,噁唑烷SCU用量为0.5%时,成革收缩温度高于90℃;栲胶用量为10%,噁唑烷SCU用量为2.5%时,成革收缩温度高于110℃;而当栲胶用量为15%~20%,噁唑烷SCU用量为6%时,成革收缩温度可以达到120℃。作为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的噁唑烷鞣剂,噁唑烷SCU表现出比其它商品噁唑烷鞣剂更优的结合鞣性能。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儿童彩妆领域的开发还处于空白,在一些特殊场合,儿童化妆时基本上都用成人化妆品。不少成人化妆品刺激性较强,含有增白、激素等成分或有毒物质,而儿童的皮肤对细菌的抵抗力较弱,使用后容易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导致皮炎等疾病。随着儿童化妆品市场的不断成熟,开发出真正适合儿童使用的彩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市场的。与此同时,也应尽快建立起对儿童化妆品专门的检测标准和管理标准,引导市场向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曾对全市儿童化妆品市场进行专项检查,结果发现,有些经销单位出售的儿童化妆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三聚氰胺缩合氨基树脂(MGSR),并研究其基本性质及复鞣性能。结果表明:MGSR对氯化钠、硫酸钠、戊二醛、甲醛、丙烯酸、噁唑烷、阴离子加脂剂的稳定性较好;MGSR与铬粉结合复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能达到111.4℃以上,增厚率超过9.65%,断裂伸长率达到50.3%以上。坯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等力学性能均随MGSR的分子质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唐山市市售干制水产品甲醛含量。方法采集唐山市内四区(路北区、路南区、开平区和凤凰新区)的4大类水产品(鱼类、虾类、贝类和海产头足类软体动物)的干制品,共计101份样品。采用中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3025—2006中规定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文暂以刘淑玲等[1]推荐的水产品甲醛限值(30 mg/kg)为标准计算不合格率。结果干制水产品中普遍存在甲醛,甲醛检出率为100%。甲醛含量范围在0.75~483.26 mg/kg之间。全部样品中超过30 mg/kg的有30份,占29.70%。甲醛含量最低与最高的样品分别为对虾干和海米。不同种类样品的甲醛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海产头足类软体动物干制品甲醛不合格率最高。结论唐山市市售干制水产品质量较好,但海米等个别样品不排除人为添加甲醛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泡椒肉制品是我国西南地区特色休闲食品,为了解其质量安全,对重庆市2008~2011年1807份泡椒肉制品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质量的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产品原材料等。结果发现样品总不合格率为7.47%、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为2.32%、双乙酸钠不合格率2.05%,泡椒鸡块和泡椒凤爪不合格率较高。据此对泡椒肉制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染发剂中染料使用情况和染发剂类化妆品安全风险点,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湖南地区14个市、州地区抽样的50批染发剂类化妆品进行检测,分析其中染料种类、含量及使用情况。结果 50批染发剂共检出对苯二胺、对氨基苯酚等14种染料成分,其中对苯二胺、间氨基苯酚、间苯二酚3种染料的使用频率最高,均超过了60%。有2批染料的苯基甲基吡唑啉酮超出规定限量,其余均未超标。19批染发剂产品批件标识成分与实际检出结果不一致,不合格率为38%。结论染发剂使用情况及批件标识有待规范,应加强对染发剂类产品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笔类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其用途也越来越多元化。笔类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益显著,如甲醛、甲醇、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盐会严重危害使用者的健康。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使用化学品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各国特别是欧美地区相继出台了越来越严格的安全法规,2011年7月欧盟正式实施了史上最严苛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这使我国的文具产业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就相关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潘鹏 《北京皮革》2008,(4):87-95
以生物材料为基础的交联剂对胶原的物理特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噁唑烷是一种常用的的醛类鞣剂,在制革工业中广泛地用于稳定胶原。但是具体的反应机理并不是很清楚,例如当它们同植物单宁结合的时候,认为是噁唑烷通过开环形成了碳阳离子媒介物,然后与胶原侧链的氨基酸和植物单宁的类黄酮体系反应。在制革工业中,已经使用了一系列的科技手段未研究噫唑烷与胶原的反应:噁唑烷与胶原鞣制作用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其与酪氨酸侧链有一个不可逆反应;质谱学结果表明噁唑烷与赖氨酸生成席夫碱化合物;噁唑烷同缩氨酸在NaCNBH3的存在下的反应,表明生成的产物的分子质量为28kD,赖氨酸增加了2个甲基;差示扫描量热证明了它们之间产生了协同效应,并且使胶原得到了较好的耐湿热稳定性;当植物鞣剂先于噁唑烷加入时,在较多的噁唑烷A的存在下胶原的园二色谱研究结果表明因为胶原的聚集椭圆率变小使其比二次结构的改变更明显。根据前面研究的结果,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试验未解释噁唑烷与胶原氨基酸侧链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类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其用途也越来越多元化.笔类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益显著,如甲醛、甲醇、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盐会严重危害使用者的健康.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使用化学品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各国特别是欧美地区相继出台了越来越严格的安全法规,2011年7月欧盟正式实施了史上最严苛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这使我国的文具产业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就相关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甲醛、戊二醛、噁唑烷、坚木栲胶为鞣剂,分别对绵羊皮进行醛鞣、植-醛结合鞣。得到的革样采用中性水、0.5mol/L脲溶液、2.5%十二烷基硫酸钠、菜油、甘油、机油做溶剂处理。通过对处理后革样耐湿热稳定性(Ts)的测定,探讨溶剂对醛鞣革及植-醛结合鞣革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革样Ts影响最大,其次是脲溶液和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干态下噁唑烷革样的Ts降低了9.4℃、干态下植-噁唑烷结合鞣革降低了3.6℃。非极性溶剂表现出有趣的作用结果,植物油和机油对醛鞣革样作用后Ts升高,对植-醛结合鞣革样作用后Ts降低。说明不同极性的溶剂对鞣剂与胶原的结合有着各不相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羽毛羽绒国家标准及欧盟羽绒检测标准中有关微生物指标的限量要求,结合实际检验过程,通过对来自生产企业送检及市场销售的羽毛羽绒及羽绒制品200批进行微生物含量检测,结果发现羽毛羽绒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不合格率为24.5%,其中嗜温性需氧菌的不合格率为8.0%,粪链球菌的不合格率为6.0%,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的不合格率为22.5%,沙门氏菌未检出;亚硫酸还原梭状芽孢杆菌为羽毛羽绒主要污染菌,其在样品中主要以芽孢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