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菠萝蜜多糖(JFP-Ps)的体外酵解行为,通过收集新鲜的人体粪便建立体外酵解模型,电位法测定多糖酵解产物中pH值、铁氰化钾法分析还原糖含量变化、苯酚-硫酸法分析总糖含量变化以及气相色谱法分析短链脂肪酸(SCFA)组分和含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体外酵解过程中,JFP-Ps酵解产物的p H值从5.78(0h)降低至4.48(48h),还原糖含量从16.63%±3.03%(0h)增加至49.57%±1.65%(1h),后持续降低至9.37%±2.22%(48h),总糖含量从64.51%±0.86%(0h)下降至16.98%±0.58%(48h),总SCFA、乙酸、丙酸以及正丁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JFP-Ps可被人体粪便微生物利用,酵解产物降低了反应体系的pH值和酵解产生乙酸、丙酸和正丁酸3种短链脂肪酸,研究结果可为菠萝蜜多糖源"益生元"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人体新鲜粪便酵解模型研究广叶绣球菌多糖在体外的酵解特性,以便为其体内的消化特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制备广叶绣球菌多糖和人体粪便菌群混合液,在无氧环境下发酵0、1、2、6、12、24、48h后,检测酵解液中的OD600值、pH值,总糖、还原糖、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4种粮食体外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发酵技术比较4种粮食发酵特性,评价高粱、黄豆、早籼米(糙米和精制白米)发酵性能。将4种食物制成冻干粉加入培养基,接种人体新鲜粪便进行体外发酵,定点记录发酵液产气量、测定pH、氨和SCFA含量。黄豆组产气量最大,空白组产氨量最多且pH最高,高粱组pH最低,产氨量最少。高粱组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最高,空白组最低。4种粮食体外发酵有助于增加SCFA,高粱优于其他三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香蕉抗性淀粉在乳酸杆菌作用下的体外酵解作用及其对乳酸杆菌的生长增殖作用。香蕉抗性淀粉经过人工胃液和人工小肠液模拟体外消化后,接种健康大鼠粪便中经选择性培养的乳酸杆菌,模拟在结肠中乳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培养24 h后,观察乳酸杆菌的增殖情况;设定厌氧培养时间分别为0、4、8、12、16、20 h,测定pH值、乳酸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在发酵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抗性淀粉后,乳酸杆菌的数量增加了3.51 log cfu/mL。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pH值逐渐降低,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逐渐升高;发酵20 h后,短链脂肪酸总酸含量达到113.46 mmol/L,乳酸含量达到4.53 mmol/L。试验证明,经人工胃液和小肠液消化后的香蕉抗性淀粉更有利于肠道中乳酸杆菌的利用,并促进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和产酸。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对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以健康成人粪便作为体外发酵的微生物接种物,用体外法研究酪蛋白、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对体外消化产物水解度(DH)和不同培养时间(0,24,48 h)的体外发酵产物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包括短链脂肪酸(SCFA)和支链脂肪酸(BCF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和酪蛋白组DH显著高于豌豆蛋白组。2)发酵24 h时,蛋白底物添加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大豆蛋白组最低。3)蛋白底物添加组各时间点NH3-N浓度和MC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大豆蛋白组最高,酪蛋白组最低。4)SCFA和BAFA浓度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大豆蛋白组SCFA浓度最高,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组BCFA浓度显著高于酪蛋白组。食物中添加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有利于MCP的合成,有利于被肠道微生物利用产生VFA,从而有利于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包埋前后的海藻糖基麦芽五糖(N-G7)在模拟消化液及体外酵解过程中的变化,采用口腔、胃部及小肠的体外消化模型分析消化前后溶液中N-G7的质量和N-G7微球(ALGCa)中的糖组成变化,应用体外发酵技术评价N-G7微球的发酵行为,检测不同时间点的pH值、菌体浓度(OD600)、产气量、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等指标的变化,并探究其对人体肠道微生物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G7在口腔消化2 min后在强酸性的胃部环境中几乎不被水解,在小肠中N-G7的水解率达到了82.70%。采用不同质量分数(1%、2%、3%)的海藻酸钙对其进行包埋,形成的微球保留80%以上的N-G7到达结肠。在体外酵解中,各实验组的pH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OD600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质量分数2%的ALG-Ca组产气量和碳源消耗率在0~6 h内达到最低,而后逐渐增加,证明包埋后的N-G7发酵体系属于缓慢发酵。与对照相比,质量分数2%的ALG-Ca组产生大量SCFA,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更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青海的黑枸杞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菌种,制备黑枸杞乳酸菌饮料,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g∶mL),植物乳杆菌接种量2.0%,发酵时间6 h,装液量40%。在此最佳条件下,黑枸杞乳酸菌饮料感官评分为9.3分,总糖含量为0.17 mg/mL,总酸含量为1.69 g/L,花青素含量为52.75 mg/L、总黄酮含量为0.07 mg/mL、总酚含量为0.99 mg/mL。  相似文献   

8.
李祎  王萍 《现代食品科技》2017,33(6):248-254
本文以龙葵果为原料,对益生菌发酵龙葵果汁进行工艺优化,选取初始糖度、初始pH、乳酸菌的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酵母菌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8个因素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总酚含量的关键因素为乳酸菌发酵温度和酵母菌接种量;用中心组合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糖度12%、初始pH 4.5、乳酸菌接种量5%、乳酸菌发酵温度39.5 ℃、乳酸菌发酵时间24 h、酵母菌接种量0.07%、酵母菌发酵温度25 ℃、酵母菌发酵时间20 h,优化后发酵龙葵果汁的总酚含量达到1.18±0.02 mg/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21.6%。发酵龙葵果汁的抗炎及抑菌活性与发酵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发酵龙葵果汁的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率达到82.98±4.16%,抑制白蛋白变性能力达到81.57±1.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孙百虎 《中国酿造》2022,41(1):92-97
为提高桑葚(Morus alba L.)精深加工潜力,以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种,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桑葚汁的理化性质、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桑葚汁是四种乳酸菌优良的生长基质,发酵结束添加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桑葚汁中活菌数皆超过11 lg(CFU/mL)。发酵过程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综合比较四种菌种的发酵能力,菌株LP的发酵性能最佳,发酵后桑葚汁中活菌数为12.5 lg(CFU/mL),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4 mg没食子酸当量(GAE)/mL、4.5 mg芦丁当量(RE)/m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3%,铁离子还原力(FRAP)为25.3 mg抗坏血酸当量(AAE)/mL,其抗氧化能力最强,菌株LP可作为桑葚发酵的最佳菌种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体外发酵技术,用酶解法将甘薯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后作为体外培养肠道菌群的主要碳源,体外发酵并观察发酵液在0,6,12,24 h中的pH值、产气量、NH3-N含量的变化,在12,24,48 h分别测定发酵液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通过以上指标的变化来判定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试验组相较于空白组能显著降低(P<0.05)发酵液的pH值,降低发酵液中的NH3-N含量,并显著提升(P<0.05)SCFA的产量,说明甘薯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作用,有利于人体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1.
块状牛肉发酵特性与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乳酸菌对块状牛肉发酵,研究其发酵特性与工艺优化.通过发酵特性单因素试验,得出原料肉漂烫时间、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葡萄糖添加量对块状发酵牛肉制品的pH值、氨基酸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块状牛肉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原料肉漂烫时间10rnin、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0h、葡萄糖添加量1.5%.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银耳芽孢高产胞外多糖深层液态发酵培养基,提高银耳芽孢多糖的发酵产量以及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索不同来源的碳氮源及营养元素对银耳多糖产量的影响,并结合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得到高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一步使用50 L发酵罐进行了发酵工艺的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得到银耳芽孢高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5 g/L,NaCl 0.6 g/L,复合氮源(酵母浸膏和玉米浆干粉1:1)3.6 g/L,MgSO4 0.5 g/L,KH2PO4 1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7 ℃,发酵初始pH5,发酵时间6 d,接种量3%(v/v),摇床转速150 r/min。优化完后银耳芽孢胞外多糖产量为214.45 mg/100 mL,在摇瓶发酵阶段达到了较高的产量水平。50 L发酵罐放大发酵中验证多糖得率为258.78 mg/100 mL,比摇瓶实验得率提高了21.03%。本次优化显著促进了银耳芽孢胞外多糖的产量,为其规模化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高温豆粕制备大豆肽具有生产成本低、水解度高的特点。该研究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菌株;以水解度为监测指标,采用该菌株发酵挤压膨化的高温豆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紫外诱变条件为20 W紫外灯35 cm处辐照4 min;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培养基组成的优化:可溶性淀粉2.5%、MgSO40.04%、豆粕10%、吐温-80 0.5%;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时间44 h、接种量4%、菌龄21 h、摇床速度200 r/min、装液量30 mL/250 mL、起始pH 7.5,此条件下高温豆粕的水解度可达到22.86%,比优化前提高了8.34%。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单宁酶固态发酵工艺分析,结合传统厚层通风制曲的结构,设计了移动式填充床固态发酵反应器。利用设计的固态发酵反应器以发酵茶梗为基质中试化生产单宁酶,探究10、15、20 m3/h通风量对单宁酶中试化发酵效果。结果表明:在通风量为10、15、20 m3/h的条件下,发酵达到的最大酶活分别为8.21、8.08、8.41 U·gds-1,达到最大酶活的时间分别96、120、144 h。利用设计的填充床固态发酵反应器以茶梗为基质发酵生产单宁酶,不仅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还能有效提高单宁酶酶活。  相似文献   

15.
对高粱和大米混合发酵与单纯高粱发酵所得原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粱和大米混合发酵所得原酒总酯高于单纯高粱发酵,且其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及丁酸乙酯含量也较高;但单纯高粱发酵总酸含量高于高粱和大米混合发酵,尤其是丁酸和己酸。通过感官品评发现,高粱和大米混合发酵所产原酒感官品评略优于单纯高粱发酵,完全符合浓香型白酒香、绵、甜、净、长及香味谐调的特点。这为多粮代替单粮发酵生产高炉家酒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研究了发酵增效剂对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角瓶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发酵增效剂,有助于提高乙醇产量.糖化醪中发酵增效剂浓度为0.500g/L时,酒精度平均值为10.96(v/v%),比空白组酒精度提高15.5%,统计结果表明空白组和实验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7.
酒精沼气双发酵偶联中厌氧沼气的发酵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酒精沼气双发酵偶联新技术中,研究了一级高温(60℃)厌氧消化液(化学需氧量COD20 000 mg/L左右)直接作为酒精发酵配料用水的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批次的增加,厌氧沼气发酵过程中可溶性COD(sCOD)、可溶性总氮(TN)逐步累积;可溶性总磷(TP)和磷酸盐(PO43--P)未见累积;乙酸、丙酸逐步累积但丁酸未见累积。电导率在循环4批之后基本稳定。高温厌氧消化液中累积的乙酸盐、丙酸盐导致了酒精发酵时间的延长。一级高温厌氧消化液再串接第二级中温(35℃)厌氧降解(COD 2 000 mg/L左右),使得双发酵偶联工艺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腐乳混合发酵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的乳酸溶液喷在豆腐块上富集培养发酵菌,分离纯化出3株毛霉属菌株和3株根霉属菌株,经过蛋白酶活力测定确定2#鲁氏毛霉和1#米根霉为优势菌株,其相对蛋白酶活力分别达到了94.8%和89.3%;筛选所得毛霉∶根霉以7∶3制成混合菌悬液,最后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混合菌种发酵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豆腐坯水分含量80%、酒精度12%、用盐量11%。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火龙果酒品质与香气丰度,将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PRELUDE、NS-D与酿酒酵母RB2和X16分别进行火龙果酒的纯菌发酵与混合发酵,并对发酵产生的风味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RELUDE与NS-D产酒精能力低,但可以提高发酵液pH值,具有生物降酸的能力。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8组酒样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24种主要香气成分,其中PRELUDE和NS-D参与发酵的发酵液均检测到高浓度的苯乙醇、乳酸乙酯和葵酸乙酯,且只有在PRELUDE和NS-D参与发酵的发酵液中检测到3-甲基-1-戊醇,在进一步的香气成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感官评价中,PRELUDE与RB2混合发酵能够增加酒中酯类物质的种类与含量并且可提升果酒的果香味与花香味,改善火龙果酒风味。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猪血蛋白的利用率,从实验室现有菌种中筛选具有优良猪血发酵性能的菌株。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HF-1发酵160 h后,蛋白水解程度最高,pH下降幅度也最高,具有最佳的发酵性能。酸性蛋白酶是在猪血蛋白水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蛋白酶。黑曲霉HF-1具有更好的发酵猪血的性能,可能也与其分泌酸性蛋白酶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